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综合 > 正文

钢制烟囱高度25米,直径0.7米的风荷载?

15米高烟囱的风荷载受荷面积怎么算

1、根据烟囱的直径和高度计算出烟囱的横截面积,即受荷面积。
2、根据烟气流速和风向、风速等因素,计算出风荷载的作用面积。一般来说,烟气流速越高、风向与烟囱轴线夹角越小、风速越大,风荷载的作用面积也越大。
3、根据计算得出的风荷载和受荷面积,计算出烟囱所受的风荷载大小。

风荷载的风荷载参数

中国规定的基本风压w0 以一般空旷平坦地面、离地面10米高、风速时距为10分钟平均的最大风速为标准,按结构类别考虑重现期(一般结构重现期为30年,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为50年,特别重要的结构为100年),统计得最大风速v(即年最大风速分布的96.67%分位值,并按w0=ρv2/2确定。式中ρ为空气质量密度;v为风速)。根据统计,认为离地面10米高、时距为10分钟平均的年最大风压,统计分布可按极值I型考虑。 基本风压因地而异,在中国的分布情况是:台湾和海南岛等沿海岛屿、东南沿海是最大风压区,由台风造成。东北、华北、西北的北部是风压次大区,主要与强冷气活动相联系。青藏高原为风压较大区,主要由海拔高度较高所造成。其他内陆地区风压都较小。 风速  风速随时间不断变化(图1),在一定的时距Δt内将风速分解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平均风速的稳定部分;另一部分是指风速的脉动部分。为了对变化的风速确定其代表值作为基本风压,一般用规定时距内风速的稳定部分作为取值标准。
建筑设计中的取用:基本风压应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附录D.4 中附表D.4 给出的50 年一遇的风压采用,但不得小于0.3kN/m2。
对于高层建筑、高耸结构以及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其他结构,基本风压应适当提高,并应由有关的结构设计规范具体规定。
当城市或建设地点的基本风压值在本规范全国基本风压图上没有给出时,基本风压值可根据当地年最大风速资料,按基本风压定义,通过统计分析确定,分析时应考虑样本数量的影响(参见附录D)。当地没有风速资料时,可根据附近地区规定的基本风压或长期资料,通过气象和地形条件的对比分析确定;也可按本规范附录D中全国基本风压分布图(附图D.5.3)近似确定。
风荷载的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系数可分别取0.6、0.4 和0。 从某一高度的已知风压(如高度为10米的基本风压),推算另一任意高度风压的系数。风压高度变化系数随离地面高度增加而增大,其变化规律与地面粗糙度及风速廓线直接有关。设计工程结构时应在不同高度处取用对应高度的风压值。
对于平坦或稍有起伏的地形,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应根据地面粗糙度类别按表8.2.1 确定。
地面粗糙度可分为A、B、C、D 四类:
——A 类指近海海面和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
——B 类指田野、乡村、丛林、丘陵以及房屋比较稀疏的乡镇和城市郊区;
——C 类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
——D 类指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 8.2.2对于山区的建筑物,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可按平坦地面的粗糙度类别,由表8.2.1确定外,还应考虑地形条件的修正,修正系数η分别按下述规定采用: 1 对于山峰和山坡,其顶部B 处的修正系数可按下述公式采用:
式中tg α—山峰或山坡在迎风面一侧的坡度;当tg α>0.3 时,取tg α=0.3;
k—系数,对山峰取3.2,对山坡取1.4;
H—山顶或山坡全高(m);
z—建筑物计算位置离建筑物地面的高度,m;当z>2.5H 时,取z=2.5H。
对于山峰和山坡的其他部位,可按图8.2.2 所示,取A、C 处的修正系数ηA、ηC 为1,AB 间和BC 间的修正系数按η的线性插值确定。
2 山间盆地、谷地等闭塞地形η=0.75~0.85;
对于与风向一致的谷口、山口η=1.20~1.50。 8.2.3对于远海海面和海岛的建筑物或构筑物,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可按A 类粗糙度类别,由表8.2.1 确定外,还应考虑表8.2.3 中给出的修正系数。 也称空气动力系数,它是风在工程结构表面形成的压力(或吸力)与按来流风速算出的理论风压的比值。它反映出稳定风压在工程结构及建筑物表面上的分布,并随建筑物形状、尺度、围护和屏蔽状况以及气流方向等而异。对尺度很大的工程结构及建筑物,有可能并非全部迎风面同时承受最大风压。对一个建筑物而言,从风载体型系数得到的反映是:迎风面为压力;背风面及顺风向的侧面为吸力;顶面则随坡角大小可能为压力或吸力。 8.3.1房屋和构筑物的风载体型系数,可按下列规定采用: 1 房屋和构筑物与表8.3.1 中的体型类同时,可按该表的规定采用;
2 房屋和构筑物与表8.3.1 中的体型不同时,可参考有关资料采用;
3 房屋和构筑物与表8.3.1 中的体型不同且无参考资料可以借鉴时,宜由风洞试验确定;
4 对于重要且体型复杂的房屋和构筑物,应由风洞试验确定。 8.3.2当多个建筑物,特别是群集的高层建筑,相互间距较近时,宜考虑风力相互干扰的群体效应;一般可将单独建筑物的体型系数μs乘以相互干扰增大系数,该系数可参考类似条件的试验资料确定;必要时宜通过风洞试验得出。 8.3.3验算围护构件及其连接的强度时,可按下列规定采用局部风压体型系数: 一、外表面 1 正压区按表8.3.1 采用;
2 负压区
-对墙面,取-1.0;
-对墙角边,取-1.8;
-对屋面局部部位(周边和屋面坡度大于10°的屋脊部位),取-2.2;
-对檐口、雨篷、遮阳板等突出构件,取-2.0。
注:对墙角边和屋面局部部位的作用宽度为房屋宽度的0.1 或房屋平均高度的0.4,取其小者,但不小于1.5m。 内表面 对封闭式建筑物,按外表面风压的正负情况取-0.2 或0.2。 风的脉动部分对高耸结构所引起的动态作用。一般结构对风力的动态作用并不敏感,可仅考虑静态作用。但对于高耸结构(如塔架、烟囱、水塔)和高层建筑,除考虑静态作用外,还需考虑动态作用。动态作用与结构自振周期、结构振型,结构阻尼和结构高度等因素有关,可将脉动风压假定为各态历经随机过程按随机振动理论的基本原理导出。为方便起见,动态作用常用等效静态放大系数,即风振系数的方式与静态作用一并考虑。 8.4.1对于基本自振周期T1 大于0.25s 的工程结构,如房屋、屋盖及各种高耸结构,以及对于高度大于30m 且高宽比大于1.5 的高柔房屋,均应考虑风压脉动对结构发 生顺风向风振的影响。风振计算应按随机振动理论进行,结构的自振周期应按结构动力学计算。 注:近似的基本自振周期T1 可按附录E 计算。 8.4.2对于一般悬臂型结构,例如构架、塔架、烟囱等高耸结构,以及高度大于30m,高宽比大于1.5 且可忽略扭转影响的高层建筑,均可仅考虑第一振型的影响,结构的风荷载可按公式(8.1.1-1)通过风振系数来计算,结构在z 高度处的风振系数βz 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ξ—脉动增大系数;
υ—脉动影响系数;
—振型系数;
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8.4.3脉动增大系数,可按表8.4.3 确定。 注:计算 时,对地面粗糙度B 类地区可直接代入基本风压,而对A 类、C 类和D 类地区应按当地的基本风压分别乘以1.38、0.62 和0.32 后代入。 8.4.4脉动影响系数,可按下列情况分别确定。 1 结构迎风面宽度远小于其高度的情况(如高耸结构等): 若外形、质量沿高度比较均匀,脉动系数可按表8.4.4-1 确定。 当结构迎风面和侧风面的宽度沿高度按直线或接近直线变化,而质量沿高度按连续规律变化时,表8.4.4-1 中的脉动影响系数应再乘以修正系数θB 和θv。θB应为构筑物迎风面在z 高度处的宽度Bz 与底部宽度B0 的比值; θν可按表8.4.4-2 确定。 2 结构迎风面宽度较大时,应考虑宽度方向风压空间相关性的情况(如高层建筑等):若外形、质量沿高度比较均匀,脉动影响系数可根据总高度H 及其与迎风面宽度B 的比值,按表8.4.4-3 确定。
8.4.5振型系数应根据结构动力计算确定。对外形、质量、刚度沿高度按连续规律变化的悬臂型高耸结构及沿高度比较均匀的高层建筑,振型系数也可根据相对高度z/H 按附录F 确定。
8.5.1对矩形截面高层建筑当满足下列条件时,确定其横风向风振等效风荷载:
1 建筑的平面形状和质量在整个高度范围内基本相同;  2 高宽比HμBD在4~8 之间,深宽比D/B 在o. 5~2 之  间,其中B 为结构的迎风面宽度.D 为结构平面的进深(顺风向尺寸) ;间,其中B 为结构的迎风面宽度.D 为结构平面的进深(顺风向尺寸) ;  3 vHTu //西运10. Tu 为结构横风向第1 阶自振周期,均为结构顶部风速。
8.6.1对圆形截面的结构,应根据雷诺数Re 的不同情况按下述规定进行横风向风振(旋涡脱落)的校核:
1 当Re<3×10 时(亚临界的微风共振),应按下式控制结构顶部风速υH 不超过临界风速υcr, υcr 和υH 可按下列公式确定:
式中T1—结构基本自振周期;
St—斯脱罗哈数,对圆截面结构取0.2;
γW—风荷载分项系数,取1.4;
μH—结构顶部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ω0—基本风压(kN/m);
ρ—空气密度(kg/m)。
当结构顶部风速超过υcr 时,可在构造上采取防振措施,或控制结构的临界风速υcr 不小于15m/s。
2 Re≥3.5×10且结构顶部风速大于υcr 时(跨临界的强风共振),应按第8.6.2条考虑横风向风荷载引起的荷载效应。
3 雷诺数Re 可按下列公式确定:
Re=69000vD (8.6.1-3)
式中υ—计算高度处的风速(m/s);
D—结构截面的直径(m)。
4 当结构沿高度截面缩小时(倾斜度不大于0.02),可近似取2/3 结构高度处的风速和直径。 8.6.2跨临界强风共振引起在z 高处振型j 的等效风荷载可由下列公式确定: 式中 —计算系数,按表8.6.2 确定;
—在z 高处结构的j 振型系数,由计算确定或参考附录F;
ζj—第j 振型的阻尼比;对第1 振型,钢结构取0.01,房屋钢结构取0.02,
混凝土结构取0.05;对高振型的阻尼比,若无实测资料,可近似按第1 振型的值取用。
表8.6.2 中的H1 为临界风速起始点高度,可按下式确定:
式中α—地面粗糙度指数,对A、B、C 和D 四类分别取0.12、0.16、0.22 和0.30;
υH—结构顶部风速(m/s)。
注:校核横风向风振时所考虑的高振型序号不大于4,对一般悬臂型结构,可只取第1 或第2 个振型。 8.6.3校核横风向风振时,风的荷载总效应可将横风向风荷载效应Sc 与顺风向风荷载效应SA 按下式组合后确定: 8.6.4对非圆形截面的结构,横风向风振的等效风荷载宜通过空气弹性模型的风洞试验确定;也可参考有关资料确定。
膜结构中的风荷载 风荷载是膜结构设计控制荷载之一,一般作为静荷载进行结构分析。组合值为0 6、频遇值为0 4、准永久值系数为O。
风振系数,指将lOmin平均风压系数转化为瞬时风压系数,同时考虑风荷载脉动与结构动力之间的谐振效应。风振系数不仅与建筑场地有关,且与结构自振特性有关,很难给出“准确值”c大型空间结构属柔性结构体系,自振频率小,振形密集,以至存在大量同频率振形,振形间模态相关性强。对动力效应起作用的频率多,且低阶振形并不一定为主振形,某些高阶振形动力效应反而大。因此,不能用低阶或某阶振形频率确定风振系数,需要综合评价结构整体动力特性,结合既往相似工程,选取合理值。 8.5.1计算围护结构风荷载时的阵风系数应按表8.5.1 确定。

烟囱的高度和直径怎么计算 还有如何选择风机和电机

烟囱高度一般取15M,高出附近最高建筑2-3M为好。烟囱直径与抽风管直径相等,风机选择的关键是抽气量Q和静压mmAQ,这些都是要计算的。直抽式的还好点,静压好计算。要是风机前面加洗涤塔或活性炭塔、脱硫塔这些设备的话,静压会增加许多,没计算进去的话会影响风量,导致抽气效果不理想。也不能随意增加,静压增加过大的话容易导致抽风管吸扁。一般这些资料不是专业做环保的不知道的。风机的配套电机选择,你不是做风机的话就咨询风机厂家,电机选择也是按抽气量及静压选择风机后得出的。

锅炉烟囱的牵引拉绳用多粗的钢丝绳,有规范或者标准吗?

12号的钢丝绳,烟囱向下2.米处!需要地锚!

钢烟囱防腐蚀设计规定?

1.高度不超过100m的钢烟囱可按下列要求进行防腐蚀设计: 1)当排放弱腐蚀性烟气时,筒壁材料可采用普通钢板。当排放中等腐蚀性烟气和强腐蚀性烟气时,宜采用耐硫酸腐蚀钢板。 2)烟囱筒首部分,宜采用不锈钢板(高度为1.5.倍左右烟囱出口直径)。 3)钢烟囱的内外表面应涂刷防护油漆。但当排放强腐蚀性烟气时,钢烟囱内表面宜改用厚1~3mm的防腐厚涂料。 4)钢烟囱宜做外保温层,并用铝皮包裹。 5)设计计算时,钢板厚度应留有2~3mm腐蚀厚度裕度。 2.高度超过100m的钢烟囱可参照有关规定,进行防腐蚀设计。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
展开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