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综合 > 正文

放大镜在焦距(f)以外,光路和虚像是怎么样的?(图解)

放大镜在一倍焦距以外能成像吗?

1.能,只不过呈实像,物像异侧 2.看不到了(是不清楚)因为1倍焦距外不成虚像 3.我们的大脑很神奇的,做出了处理,所以我们看到的物体都是正立的 (我第一次用知道,呵呵)

画出照相机成像的光路图,摄影仪成像的光路图,放大镜成像的光路图

一.照相机成像光路图

这是一个典型的相机成像的图,我们看一下,组成相机最基本的三个部件

暗箱

镜头

感光元件

照相机的成像其实是利用了下边这两个原理:

(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的镜头后会聚在胶片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用感光材料(卤化银),这些感光材料对光线很敏感,不同的强度的光线照射下可以结成成不同大小的晶体,把这个感光材料涂到一个光滑的板上曝光一段时间之后就可以把影像记录下来。

二.摄影仪成像的光路图摄影仪的镜头可以看成一个凸透镜,光源发出的光经球面反光镜和聚光镜作用后集中射向投影底片,后经凸透镜在平面镜中形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后经平面镜改变光路,反射到屏幕上。利用了凸透镜物象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两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2f>u>f 成放大倒立的实像)

三.放大镜成像的光路图

注:f=焦距 F=焦点

扩展资料:

关于凸透镜成像规律:1,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小于物距,像比物小,物像异侧。

应用:照相机、摄像机。

2,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也在2倍焦距, 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物距等于像距,像与物大小相等,物像异侧。

应用:测焦距。

3,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时,则像距大于2倍焦距,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异侧。

应用:投影仪、幻灯机、电影放映机。

4,当物距等于1倍焦距时,则不成像,成平行光射出。

5,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则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同侧。

应用:放大镜。

6,讲述实像和虚像的区别时,往往会用到一个口诀“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凸透镜成像规律

谁能把初中八年级物理那个放大镜成像什么的规律百度复制给我,详细一点好,什么物距像距什么啊我都忘光了

凸透镜(放大镜)主要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凸透镜是折射成像,成的像可以是正立、倒立;虚像、实像;放大、等大、缩小。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主要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凹透镜是折射成像,只能成正立、缩小的虚像。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规律1: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小于物距,像比物小,物像异侧。应用:照相机、摄像机。

规律2: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也在2倍焦距, 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物距等于像距,像与物大小相等,物像异侧。

规律3: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时,则像距大于2倍焦距,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异侧。应用:投影仪、幻灯机、电影放映机。

规律4:当物距等于1倍焦距时,则不成像,成平行光射出。

规律5: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则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同侧。应用:放大镜。

放大镜成像

放大镜是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的是放大的、正立的虚像.薄凸透镜有会聚作用故又称聚光透镜,较厚的凸透镜则有望远、发散或会聚等作用,这与透镜的厚度有关。将平行光线(如阳光)平行于轴(凸透镜两个球面的球心的连线称为此透镜的主光轴)射入凸透镜,光在透镜的两面经过两次折射后,集中在轴上的一点,此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凸透镜在镜的两侧各有一焦点,如为薄透镜时,此两焦点至透镜中心的距离大致相等。凸透镜之焦距是指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通常以f表示。凸透镜球面半径越小,焦距越短。你画一个光路图,平行光会汇聚于焦点,那么把物放在焦距里面,假想这个物是个灯泡,那么它发出的光经过透镜是不是要向发散的方向折射?这样就

放大镜的原理焦距和像距

  一、放大镜定义:放大镜是用来观察物体微小细节的简单目视光学器件,是焦距比眼的明视距离小得多的会聚透镜。物体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像的大小正比于物对眼所张的角(视角)

  二、放大镜原理

  为看清楚微小的物体或物体的细节,需要把物体移近眼睛,这样可以增大视角,使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较大的实像。但当物体离眼的距离太近时,反而无法看清楚。换句话说话,要明察秋毫,不但应使物体对眼有足够大的张角,而且还应取合适的距离。显然对眼睛来说,这两个要求是相互制约的,若在眼睛前面配置一个凸透镜便能解决这一问题。凸透镜是一个最简单的放大镜,其原理是:当物体位于凸透镜1倍焦距以内,成放大正立的虚像。光路图如下:

 

展开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