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综合 > 正文

什么是一元二次方程

什么是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式是:x=_b±b2_4ac2a(b2_4ac≥0)。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项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都可化成一般形式ax+bx+c=0(a≠0)。
其中ax叫作二次项,a是二次项系数;bx叫作一次项,b是一次项系数;c叫作常数项。
在一元二次方程y=ax_+bx+c(a、b、c是常数)中,
当△=b_-4ac>0时,方程有两个解,根据求根公式x=(-b±√(b_-4ac))/2a即刻求出结果;△=b_-4ac=0时,方程只有一个解x=-b/2a;△=b_-4ac<0时,方程无解。

什么是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最高为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例如x^2-3x+1=0,但要注意方程要化简之后满足上述条件才行,比如x^2-3x=x^2+1,就不是一元二次方程。
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含有两个未知数,未知项的次数为1的整式方程,例如2x-3y=1。

什么是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是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它的特征是:等式左边十一个关于未知数x的二次多项式,等式右边是零,其中 叫做二次项,a叫做二次项系数;bx叫做一次项,b叫做一次项系数;c叫做常数项。

一元二次方程作为初中数学代数里重要内容之一,在中考数学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如中考数学会考查一元二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分解因式法),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去解决实际生活当中的问题等应用题,这些都是中考的常考考点。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一元二次方程指的是,经过化简后,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的整式方程。

像等号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要判断一个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需要先化简方程看是否满足条件。

一元二次方程的特点  

1、含有一个未知数。

2、且未知数次数最高次数是2。

3、一元二次方程是整式方程。要判断一个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先看它是否为整式方程,若是,再对它进行整理。如果能整理为ax2+bx+c=0(a≠0)的形式,则这个方程就为一元二次方程。

4、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ax2+bx+c=0时,应满足(a≠0)。

什么是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是什么?

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式ax²+bx+c=0(a≠0)。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项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都可化成一般形式ax+bx+c=0(a≠0)。其中ax叫作二次项,a是二次项系数;bx叫作一次项,b是一次项系数;c叫作常数项。

一元二次方程介绍:

(1)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根)的意义:能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称为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一般情况下,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称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的解也叫做这个方程的根)。

(2)由代数基本定理,一元二次方程有且仅有两个根(重根按重数计算),根的情况由判别式(△=b²-4ac)决定。

展开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