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恒星的表面温度分为什么
- 教育综合
- 2022-07-28 07:56:11
恒星的表面温度是怎么划分的?
你是否到炼钢厂去参观过:当钢水在钢炉里的时候,由于温度很高,它的颜色呈蓝白色钢水,出炉后随着温度的慢慢降低,它的颜色也变为白色,再变成黄色,再由黄变红,最后变成黑色。可见,物体的颜色受物体温度控制。天上的星星也是如此。它们的不同颜色代表星体表面温度的不同。天体的温度不同,它们发出的光在不同波段的强度是不一样的。从恒星光谱型我们已经知道,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温度。一般说来,蓝色恒星表面温度在25000℃以上,如参宿七、水委一、腹一、十字架二和轩辕十四等。白色恒星表面温度在7700~11500℃,如天狼星、织女星、牛郎星、北落师门和天津四等。黄色恒星表面温度在5000~6000℃,如五车二和南门二等。红色恒星表面温度在2600~3600℃,如参宿四和心宿二等。
恒星怎么分类
恒星的种类非常多,分类也很复杂。 1、按照大小(半径和/质量)分:矮星、巨星、超巨星。 2、再结合恒星的表面温度,可分为:黑矮星、棕矮星(褐矮星)、红矮星、黄矮星、白矮星。红巨星、蓝巨星、红超巨星。其中黑矮星是冷却后不再发光的白矮星。蓝巨星是初生的大质量恒星。棕矮星是质量太小,只能发出红外线和微弱红光的恒星。 按照恒星的演化阶段分:原恒星、主序星、红巨星或红超巨星。其中原恒星是刚刚形成的恒星,主序星是恒星的青年期到中年期,红巨星和红超巨星是老年恒星。 按照恒星的密度分:黑洞、中子星、白矮星、主序星、红巨星或红超巨星。恒星的密度依次降低。 按照恒星组合数量分:单星、双星、三合星、四合星、星团。恒星是怎么分类的?
恒星温度:在主序带上恒星的表面温度取决于核心能量生成的速率和恒星的半径,并且可以使用色指数来估计。它通常被作为有效温度,也就是被理想化的黑体在表面辐射出的能量使单位表面积有着相同的光度时所对应的温度。然而要注意的是有效温度只是一个代表的数值,因为实际上恒星的温度从核心表至面是有随着距离增加而减少的梯度,在核心区域的温度通常都是数百万度K。
恒星的温度可以确定不同元素被电离或被活化的比率,结果呈现在光谱吸收线的特征。恒星的表面温度,与他的目视绝对星等和吸收特点,被用来作为恒星分类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