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综合 > 正文

孔子曾说过这么一段话,请根据实际情况回答问题

孔子曾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请你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并结合两小儿辩日谈一谈自己的感受,谢谢大家了~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你知道某些道理,那就坦然说出来,不知道那就说不知道。孔子说这句话是想要让人知道做学问的严谨态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要不懂硬说是懂了,那就是打肿脸充胖子,既耽误了自己,又误导了别人,不利己更不利人!

孔子曾经说过:“吾尝终日不食......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译文】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彻夜不睡觉,去左思右想,结果没有什么好处,还不如去学习为好。”

【出自】《论语·卫灵公》本篇包括42章,本篇内容涉及到孔子的“君子小人”观的若干方面、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政治思想,以及孔子在其他方面的言行。

扩展资料

【评析】

这一章讲的是学与思的关系问题。在前面的一些章节中,孔子已经提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认识,这里又进一步加以发挥和深入阐述。

思是理性活动,其作用有两方面,一是发觉言行不符合或者违背了道德,就要改正过来;另一方面是检查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标准,就要坚持下去。但学和思不可以偏废,只学不思不行,只思不学也是十分危险的。总之,思与学相结合才能使自己成为德行、有学问的人。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_卫灵公

孔子曾经说过的话

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1.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1.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 为 人 谋 而 不 忠 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5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

孔子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如何理解?

这句话出自孔子《论语.泰伯篇》: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通常翻译为“孔子说:‘对于老百姓,可以让他们照着我们说的方向去做,但不能让他们知道为什么。”

在当年“批林批孔”的年代,这句话被作为孔夫子最重要的罪状之一。那个时候是广大的人民群众翻身当家作主人,而你孔夫子居然还宣扬什么愚民政策。这句话一般都解释成对于老百姓,只需要让他们听话、听从命令做事就行了,没必要让他们知道原因。

其实,大家可以仔细想一想,作为老百姓,又能真正知道多少事情呢?从古至今,那紫禁城里发生的事情,老百姓能知道多少呢?又为什么会如此呢?

以这句话为证,说“孔子愚民”、“儒家愚民”、“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核心就是‘愚民’两字”,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这句话不长,但是由于中国的古文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所以各种断句方式都可以解释出不同的意思来。短短10个字的断句竟有十几种之多,真是蔚为大观!至于对文义的解释,那就更令人目不暇接了,有些甚至南辕北辙。

下面列举有代表性的8种断句及其今译或解释(以近现代学者为主),略作梳理,让同学们自己选择和判断。

这是最常见的断句形式。但相同的断句,由于对孔子的感情、对孔子思想的理解不尽相同,学者们对文义的理解也并不完全一致,对一些字词的解释也有或大或小的差别,甚至从译成白话文的口吻语气中,也能明显感到各位学者不同的态度。

  • 杨伯峻今译:“老百姓,可以使他们照着我们的道路走去,不可以使他们知道那是为什么。”并解释说:后来有些人觉得这种说法不很妥当,于是别生解释,意在为孔子这位“圣人”回护,虽煞费苦心,反失孔子本意。(见《论语译注》)
  • 钱穆今译:“在上者指导民众,有时只可使民众由我所指导而行,不可使民众尽知我所指导之用意所在。”并解释说:民性皆善,故可使由。民性不皆明,有智在中人以下者,故有不可使知者。……近人疑《论语》此章谓孔子主愚民便不民主,此亦孔子所以有不可使知之慨欤!(见《论语新解》)
  • 孙钦善今译:“老百姓可使他们遵照道而行,不可使他们通晓道的真谛。”(见《论语本解》)
  • 李泽厚今译:“可以要老百姓跟着走,不一定要老百姓知道这是为什么。”并解释说:这两句当然为主张民主的现代人所大诟病。其实这在古代并不怪。古代的“民主”正是“为民作主”,“民为贵”也只是这种意思,而并非人民作主的现代民主。所以这只是for the people,不是of the people和by the people。(见《论语今读》)
  • 李零解读:孔子认为,老百姓是“中人以下”的糊涂蛋,只能听喝,听上等聪明蛋即贵族统治者摆布,而不明白为什么这样做。这话很难听,但很坦白,而且在古代世界是公认的常识。(见《丧家狗——我读〈论语〉》)
  • 黄怀信解读:此章后人异读者多家,皆非,旧不误。民,即百姓。由,指沿着所指之路而行。国家之政策法度,必要之时当使百姓先遵从执行,而不必使其尽知所以。故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旧多嫌此章所言不民主,不知夫子所言乃非常治国之法也。(见《论语汇校集释》)

以下2例,断句虽然与以上诸家的相同,但对个别字词作出了新的解释,所以解读方向也大不一样。

  • 廖名春解读:“由”当读为“迪”,“迪”,导也。“知”当读为“折”,义为阻止、挫败、折服。孔子是说:民众可以让人引导,而不能用暴力去阻止、挫折。这是正视民众力量而得出的民本学说,又何来愚民思想?(见《〈论语〉“民可使由之”章新释》,《学习时报》2007年7月16日)
  • 李君民今译:“对于老百姓,只能使他们顺从淳朴本性去做,不能使他们讲求智巧。”(见《论语引读》)


  • 宦应清今译:“对于民,其可者,使其自由之;而不可者,亦使知之。或曰,舆论所可者,则使其由之;其不可者,亦使共知之。”(见《论语稽·叙例》)
  • 杨朝明今译:“老百姓如果听从,就顺从他们;如果不听从,就说明缺乏对他们的了解,就应深入去了解民性、民情。”并解释说:以往,人们对这句话的理解产生错误,一方面是由于疏通文义时对整个儒家思想把握不准,另一方面,该句的断句本身也有错误。该句可断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见《论语诠解》)
  • 李振宏今译:“老百姓认为可行的,就让他们如此干下去;老百姓认为不可行的,就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干才是对的。”(引自庞朴《“使由使知”解》,见《文史知识》1999年第9期)

  • 顾树森解读:“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一共有三种读法:(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二)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三)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一种读法,成为一种愚民政策;第二、第三种读法,如果民众得到很好的管理,就继续使用此种方法;得不到有效的管理,作为统治者就须仔都含有民主的意义。从孔子的全部思想和一贯主张“教民”的政策来看,应该以第二、第三种读法为是,这是开发民智而不是闭塞民智。(见《中国古代教育家语录类编》上)

  • 毛子水今译:“我们能够使人民照着我们的方法去做,却很难使他们懂得所以这样做的道理。”并解释说:“可”字意同“能”。(见《论语今注今译》)

  • 吴丕今译:“老百姓如果规规矩矩,易于统治,不妨顺其自然,少加干涉;但如果他们不大规矩,难以统治,就要对他们进行教育了。”(见《孔子的“使民”思想——关于“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齐鲁学刊》1994年第5期)



  • 卢元锴今译:“当百姓们知道他们该干什么的时候,就不要随便对他们发号施令,由他们去;而当他们不知该干什么的时候,就要用诗、礼、乐去教化他们。”并解释说:“使”有使用、使唤、使派之义。“可”有认可、懂得之义。“由”是听之任之、不干预的意思。“知”有教育的意思。(见《〈论语〉三则正解》,《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 李家祥今译:“百姓可以任情驱使(或役使)吗?不能。应当使他们知道,凡使之者,是合于义(或‘礼’)的。”(见《“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句读新断》,《贵州文史丛刊》1990年第2期)

  • 中华孔子学会编委会今译:“老百姓是可以驱使的,但是却不可以让他们放任自流,要让他们懂得道理才行。”(见中华孔子学会编委会编《传统文化的综合与创新》)

那么,我们到底要如何理解这句话呢?笔者谈一下自己看法。

我们都知道,句子释意不清,赶紧看上下文。可是《论语》是像《道德经》一样各章节并列通解,德经在前亦可,在后亦可的形式,还是有统一的、递进的逻辑思想的作品呢?

《论语》是孔子的学生们一起整编的,回忆固然是散乱的,但是编撰过程必然是有序的。这一点和悉达多的弟子们整理他的经文不同,因为中国人比印度人更看重手写笔载,而佛家第一次经文整理完全是口头记录,所以《论语》在书写前必然经过孔子几位学生审核真伪、编排次序的,一旦成书,千年无改,不会像释家对悉达多的原始教义产生那么多的分歧。

所以《论语》中每一章的每一句的存在,都有一定的论述逻辑在里面。我们自然可以根据上下文来搞清楚这句话的正确理解。

《论语·泰伯篇》是讲什么呢?

《泰伯篇》论述的是“德政”。第一部分讲“何为德政”;第二部分讲“何德堪行德政”;第三部分讲“行德政的方法”;最后一部分举出古代德政的典范作为例证。所以这其实就是一篇关于“德政”的小论文,有头有尾,有始有终。

而“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是在第二部分,用来说明主政者应该怎么样看待“德政”,遇见不同问题应该怎么解决。

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是“仁”。孔子所理解的“德政”就是让每个人的道德都高尚,社会自然就发展得好,大家都讲“仁”,“德政”自然而行。

老子无为治国,孔子教化万民治国,都是淡化统治者的存在。这两种状态虽然是理想化的,但都是逻辑自洽的。

施行“德政”的逻辑,要求主政者成为道德典范,然后带领大家提高道德水平,完成“仁”治天下的“德政”。这种逻辑有问题吗?咱们现在不还讲究“先富起来一部分人,再带动大家致富”吗?虽然“富裕”和“仁德”不能同日而语,也是孔子思想终归只是理想的根本原因,但是这种以榜样带动群众的思路是对的。

如果万民的德行都提升了,主政者还需要做其他事情吗?就不需要了,可以任由民众自己发展、自由发展,社会也不会出现动乱、纠纷。

这就叫“民可,使由之”。如果民众道德素养足够,那么就让其自由发展即可,不必有过多的干涉。

如果民众道德素质达不到怎么办?那就想办法教化他们,提高他们的素质,这就是“不可,使知之”。

我们只有了解了孔子的施政理念,在他的语境下解释出来这个句子的意思能合理地进行逻辑自洽,才是正确的理解。而“愚民”之说,是与孔子的理念相违背,那就必然是错误的。

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又是称“万世之师”的圣人,最讲究的就是“教化”,也就是说通过诗书礼仪、楷模效应等,让全社会都达到一定程度的道德水平。这正是“使知之”的过程,怎么可能会“不可使知之”?

历代儒家典籍里的呼应

如果看一下儒家的一些文献典籍,就可以发现,尽管孔子说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一句的真实含义,长期以来不被人所理解。但实质含义近似的表达,在儒家典籍里却是屡见不鲜的。

《论语》本身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子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也就是“愤”是内心本身有迫切强烈的的弄懂弄通的欲望,已经努力思考过了。而“悱”则是已经达到了一个有所得,想要表达但还不能完全表达出来的临界点了。

所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人内在的主动性积极性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大的程度,在此基础上再加以点拨启发。这个过程中施加的教育,就不是外在知识的强迫灌输,而是因势利导,是顺应人自身内在的需求愿望,是起到一个助推的作用。这也是和“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精神相通。

《尚书.洪范》里说“皇建其有极,敛时五福,用敷锡厥庶民。”“汝则锡之福,时人斯其惟皇之极”。

这里的“极”可解释为理念、准则、原则的意思。前一句可解释为君主要树立其准则,就必须造福百姓,把五福遍施给庶民,只有这样庶民才会接受你的准则。并赐予你保有这个准则。后一句可解释为你能造福于人,人们才会把你的理念放在心上。

这里表达的意思,其实也就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总之在面对古代圣贤的典籍时,大家千万不要用有色眼光来读,而是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结合自己对所处社会的深刻认识,以及对周围环境乃至个人清醒认识的基础上,才不会片面地理解古代先贤所遗留下来的丰厚的思想文化宝库。

孔子曾说过一句话,怎么解释?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的本意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论语·阳货》。下引《论语》,只注篇名。)被普遍认为是孔子鄙视妇女和体力劳动者的论据。连海外真心尊崇孔子者也觉得难予讳言,无可奈何地说:“孔夫子就这句话说错了”。 孔子是历史人物,虽然他站在人类的立场,从历史的高度超越了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但他毕竟生活在现实中,不能不受现实的影响。他说的话,不仅在今天,就是在当时,也不可能“句句是真理。”有些话即使在当时就明显的错了。比如:“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子路》)就不符合孔子思想
展开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