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综合 > 正文

宣城市2+8”特色产业指什么

231产业是什么?

“231”特色产业体系 名词解释:指菏泽市立足产业基础,着力构建的优势突出、相互支撑的特色产业体系。其中的“2”指生物医药和高端化工“两大核心产业”,“3”指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机电设备制造、商贸物流“三个优势产业”,“1”指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集群”。 报告强调:坚持工业强市,实施“六项工程”,积极打造“231”特色产业体系,实现“重点产业”突破。实施核心产业聚力突破工程,聚全市之力发展生物医药、高端化工两大核心产业。实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工程,高品质提升农副产品加工、机电设备制造、商贸物流三个传统主导产业。实施新兴产业提速增量工程,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

宣城的经济

2010年元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了包括宣城在内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在未来的发展中,宣城紧紧围绕“跨越崛起、富民强市”这一目标,抓住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这一历史性机遇,凝聚好、发挥好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整体突破,重点发力,继续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劲势头,力争做全省科学发展的“先遣队”、跨越崛起的“排头兵”。
2014年,宣城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912.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26.9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77.7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07.9亿元。按年均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35527元(折合5783美元)。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40.1亿元;全年财政总收入174.9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0.2亿元);全年财政支出222.5亿元。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28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11251元, 宣城市位于皖南山区与沿江平原结合地带,地貌复杂多样,为“六山、一水、二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复杂多样的地貌和四季分明的自然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多样的宣城特产。宣城市先后被国家有关机构认定为中国文房四宝之乡、扬子鳄之乡;所辖宣州区是宣木瓜之乡、蜜枣之乡、香菇之乡、河蟹之乡;郎溪县是中国绿茶之乡;广德县、宁国市名列中国竹子之乡,同时广德县又是板栗之乡,宁国市又是中国山核桃之乡、中国元竹之乡;泾县是著名的宣纸之乡、绿茶之乡、木梳之乡;绩溪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的徽菜之乡、蚕桑之乡;旌德是中国灵芝之乡、苎麻之乡。矿产种类较多,尤其水泥用石灰石储量大、品位高,已建成全国重要的水泥生产基地。
2014年,宣城市粮食种植面积232.3千公顷,小麦种植面积50.2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48.2千公顷,棉花种植面积8.8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36.7千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122.29万吨,油料产量11.4万吨,棉花产量0.94万吨,烟叶产量1.85万吨,茶叶产量3.36万吨。全年肉类总产量22.2万吨,蛋禽产量4.7万吨,水产品产量11.5万吨。
2014年,宣城市有省级龙头企业92家,国家级龙头企业6家,全国绿色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6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17个,省级以上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36个,无公害农产品有效论证企业73家。全市现有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产品数分别为83个、99个和137个。 截至2014年末,宣城市共有各类学校805所,在校学生344120人,专任教师23448人。中职学校14所,在校学生36838人;普通中学159所,在校学生107940人;小学184所,在校学生133370人;幼儿园443所,在校儿童数65779人。
全市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达99.76%,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7.74%,高中毛入学率达95.02%。 宣城市有特教学校2 所,即市特殊教育中心和旌德特教学校,泾县特教学校和郎溪特教学校在建设中。宣城市“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率达85%以上,建立起“三残”儿童少年随班就读保障体系。
宣城市特教中心设有听障部、智障部、聋儿语训部及职业高中班,14 个教学班,150 名学生。张茹、李宗立在全国交互式白板教学应用比赛中荣获一等奖,陈彦荣获二等奖。 2012 年,宣城市拥有安徽材料工程学校、宣城市工业学校、宣城市信息工程学校、宣城市机械电子工程学校4 所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项目建设学校;
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1 所———安徽省徽州学校;
省级示范中职学校4 所———芜湖地区卫生学校、郎溪县职教中心、旌德县职教中心、宣城市江南职业技术学校, 市级示范3所———宣城市生物工程学校、宣城市广业高级职业中学、广德第二高级职业中学。
新增西林街道为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街道,绩溪县华阳镇等4 个省级社区教育示范街道和郎溪县毕桥镇等8 个省级示范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2014年,宣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招生人数3943人,在校学生数5626人。 截至 2013 年底,宣城市共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26 家;认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1 家、省级创新型企业(试点 )6家;新组建省级院士工作站 1 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4家、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1 家、省级农业科技园 1 家。
2013 年宣城市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市;全市 7个县市区均通过国家科技进步考核,其中宣州、宁国、绩溪、广德和泾县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区)。全市共有高纯高分散纳米氧化铝、高'性能浅色亚麻油酸绿色环保生产技术及产业化、超长寿命宣纸制浆新工艺的研究与应用、 高温冶金废液循环利用卧式耐腐泵、汽车发动机进气系统软管关键技术及应用、新型质子泵抑制剂S- 奥美拉唑及其盐生产工艺的改进、煤燃烧建模与控制技术应用研究等7个项目获得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全市开展科技进步奖评选工作,评选出一等奖 3 项,二等奖 6项,三等奖10项,技术合作奖 1 项。截至2014年末,全市共有中国驰名商标13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4个、安徽省著名商标166件、宣城市知名商标169件。 截至2014年末,宣城市共有卫生机构508个(不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38个,卫生院8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68个,妇幼保健院(所、站)8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个。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2267人,其中执业医生3742人、执业助理医生1120人,注册护士4935人。卫生机构共有床位10579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86.5万人,参合率为103.0%。
全市共有市级临床医学重点学科 21 个、临床医学重点发展学科 12 个、临床医学特色专科 9 个。
省级重点中医专科 6 个和省级中医特色专科 5 个, 1 个国家级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泾县。 2014年在国内和省内的重大比赛中,宣城市运动健儿共获金牌58.5枚、银牌10枚、铜牌23枚。
2014年我市输送30名运动员进入省体校,1名运动员入选省优秀运动队。
全年新增一级运动员3名,二级运动员42名;新增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3所,命名市级体育专项特色学校18所。 2014年,宣城市地表水国省控水质监测断面Ⅰ-Ⅲ类水质占73.3%,其中国控断面水质为100%,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2.3%(其中优级为40天),全年空气质量达标(API≤100)天数为334天。
全市共创成国家级生态乡镇55个、省级生态乡镇45个,国家级生态村6个、省级生态村124个和市级生态村515个。成功创成省级文明城市和全省首个省级生态市,获得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 截至2014年末,宣城市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7个。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6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5项。广播电台7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7.7%,电视台7座,有线电视用户38.9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20.5万户,电视人口覆盖率98.4%。
全市共有8个文化馆,8所公共图书馆,11个博物馆和8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实现免费开放。
全市共有国家综合档案馆8个。

宣城如何树立制造业新样本?

8月19日,中国制造强国(宣城)高峰论坛在安徽省宣城市举行,该活动由安徽省宣城市人民政府、中国制造强国论坛组委会联合主办。此次论坛主题为“人文宣城 绿色智造”,旨在为宣城打开面向全球开放的交流合作新窗口,重点树立宣城绿色制造“新名片”,走出一条独具宣城特色的发展先进制造业之路,为全国区域提供示范和借鉴。

据了解,此次论坛采取嘉宾专题演讲和圆桌对话相结合的形式,结合当下行业发展趋势,解析了全球格局下以互联网为基础绿色智能时代的发展内涵、基本架构,共同探讨了制造强国建设中的宣城制造业生态以及产业重构路径,将论坛谈到高处、落到实处,兼顾国际视野、宣城特色与中国方案。众多制造业专家为大家带来精彩的主题演讲,并围绕“把脉宣城制造”和“绿色智造的宣城之路”两个主题展开了两场圆桌对话。

专题演讲环节,嘉宾结合国内外情势和制造业发展趋势,理性分析了制造业高新技术发展的大势所趋和紧迫性,而制造业格局变革中不同的地域也应因市施策,发展策略不一而足。培育有中国特色的制造文化、地方特色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专家纷纷建言,以理性的洞察、深远的眼光对中国高质量发展趋势中宣城的产业转型给出了极具指导性的意见。

圆桌对话环节,在场嘉宾围绕以工业互联网为基础的智能制造,多角度、多层次、多维度的交换了各自的观点看法,直透宣城的产业现实,为宣城制造梳理了发展思路,提出了诸多务实、求真而积极的建言。宣城多家制造业代表企业结合企业现状,分享了对“绿色智造的宣城之路”的看法和新经验,共同探索了产业发展的新模式。

农业园区规划的农业园区规划案例

康绿鲜生态农业园区
康绿鲜生态农业园区位于四川彭镇沿河坝村,紧邻成新蒲快速通道。占地约929亩,地势平坦,土壤质量较好。规划区总体用地平坦,自然坡度较小。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2度,降雨921毫米,气候温和,适宜多种动植物生长,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发展条件较好。设计方远景团队以打造集示范、教育、生产、度假、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园区为设计理念。立足生态原则,结合国内庄园的发展形势与优秀范例来进行布图与设计。远景此次设计灵感主要来自“田园地方”这一传统文化。“生态”在古代即为风水,中国传统文化倡导“天人合一”,讲究效法自然,风水术中推崇的“天圆地方”原则,就是对这宇宙观的一种特殊注解。设计以正南正北,正东正西方向为两条主要景观轴线,外轮廓形似卵圆形的多功能体验区是农庄的核心,象征“天圆”,内部道路系统围绕两条轴线分布,象征“地方”,以此实现外圆内方、天圆地方的分布方式。农庄的种植区栽植模式围绕正南正北、正东正西两条轴线来分布,道路系统围绕整个园区穿插分布,使整个园区感官上更具规模,操作上更科学合理,同时有利于作物接受充足光照,良好的生长。
仁寿清见开发示范农业园区
清水镇位于四川仁寿县北端,全镇幅员面积70平方公里,辖设20个行政村、163个经济社和两个居委会。总户数6321户,总人口28000人。耕地面积23698亩,主要农产品有水稻、玉米、小麦、油菜、水果、蔬菜等。示范园规划位于仁寿县清水镇百花村、石鼓村。清见开发示范园西侧紧邻成(都)黑(龙潭)快速通道,北侧靠近国道213线,交通十分便捷。清见规划方远景建筑园林设计院以具有旅游价值的清见柑桔种植为前提,以打造集示范、教育、生产、度假、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种植园区为设计理念,以规划设计为手段,以生态种植、生态养殖、科研教育、旅游观光、特色餐饮、独特农事体验为目的,立足生态原则,结合国内种植示范园的发展趋势与优秀范例来进行规划设计。在园区整体布局上,立足现状地形、溪流水塘、森林植被等自然资源条件,在对其加以保护利用的同时,结合规划车行道、游步道及溪流河道合理组织种植园各功能区,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区域化、效益化与现代化。

云谷宣城互联网双创产业园是什么公司?

中国云谷宣城互联网双创产业园是由中国·云谷科技集团和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联合打造的一站式全产业链互联网产业园及双创基地。坐落在安徽省宣城市百汇商贸城百汇大厦。 中国云谷宣城互联网+双创产业园是由中国云谷科技集团和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管委会联合打造的一站式全产业链互联网产业园及双创基地。坐落在安徽省宣城市百汇商贸城百汇大厦。中国云谷将依托宣城城市特色产业,以园区为载体、互联网+”为手段,打造互联网+双创示范基地。在中国云谷全国产业资源、云谷金融生态、200余家投融资机构联盟资源及云谷人才培育创新资源的共同协作之下,宣城创新人才、创新企业将得到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创新推动宣城特色产业“
展开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