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可以把马尔堡病毒和流感病毒DNA结合,使其在空气中传播,和埃博拉病毒结合也可以
- 教育综合
- 2022-11-25 17:43:10
马尔堡病毒为什么比新冠还恐怖?它的传播又有什么特点?
自从一年前疫情爆发以来,新冠病毒已经传播到了世界各地,造成了许多无辜平民的死亡,影响了全球人民的生活水平,给全球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有的国家虽然非常发达,但是作为医疗领域世界领先的国家之一,居然被小小的病毒击穿了防御系统,这让我们见识到了病毒的恐怖,见识到了人类的脆弱。
然而,不知道是否是大自然故意的安排,就在新冠病毒还没有完全得到治理的时候,非洲又出现了一种非常可怕的病毒。根据科学家的说法,这种病毒比新冠病毒更加恐怖,致死率更高,或许已经在大规模传播的路上。
根据美国新闻媒体的报道,在前几天,世界卫生组织的官员发布公告称,他们在非洲工作的时候发现,一种病毒正在非洲迅速传播,这种病毒的名字叫作“马尔堡”。
在前阵子,非洲的一所收治所中,一名男子突然出现了发烧、腹泻等症状,不久后去世,世卫的工作人员从他的遗体里面检测出了马尔堡病毒。
马尔堡病毒是一种可怕的病毒,它能够引起血热疾病,并且具有很高的传染性,一旦感染,八成可能性得不到有效治疗,只能无奈去世。
曾经,这种病毒在非洲造成了大范围传播,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面就带走了至少一万人,这就足以见到这种病毒致病率高、容易传播的特点。
在检测出马尔堡病毒以后,世界卫生组织的工作人员认真负责,脚踏实地为当地的人民群众负责。
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工作人员尽快排查了这名去世人员的踪迹,结果发现,这名死去的男子在去世以前居然接触过大约150人,这些人都算是这名死去的男子的密切接触者,得到消息的世界卫生组织工作人员迅速展开了行动。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非洲区域负责人的说法,目前最要紧的任务,就是在发现了马尔堡病毒的国家实行紧急封锁,迅速反应。
目的就是减少人们彼此之间的密切接触,拦截病毒的传播途径,拒绝病毒的有效传播。他表示,紧急封闭不仅仅能够减少新冠病毒的感染,还能够封锁马尔堡病毒的传播,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实际上,非洲可以说是许多传染病的大染缸,什么样的病毒都能在这里被发现,然后在世界各地进行传播,比如埃博拉病毒,当初最开始也是在非洲最先被发现,而这两种病毒还属于同一个科。
世界卫生组织的工作人员表示,如果让马尔堡病毒继续自由的传播下去,那么非洲可能会遭遇一场浩劫,这场浩劫可能会导致大量人员死亡。
结语:在这种情况下,非洲虽然表明要紧急隔离,封闭城市,但是因为缺乏必要的资源和必要的条件,往往会让这些疫情防控手段最后达不到想要的效果。为了人类命运,我们要多关注非洲国家,必要的话为他们捐助一些防疫物品,大家一起渡过难关。
埃博拉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吗?
病毒可透过与患者体液直接接触,或与患者皮肤、黏膜等接触而传染。病毒潜伏期可达2至21天,但通常只有5至10天。 虽然猴子间的空气传染在实验室中已被证实,但并不能证明人与人之间能够透过空气传播病毒。美茵嘉护士是空气传染的可能病例,研究人员并不确定她是如何接触到病毒。 直至现在,埃博拉病毒的流行大都是因为医院的环境,糟糕的公共卫生、随处弃置的针头、缺乏负压病房都对医护人员造成极大威胁。因为较好的设备及卫生,在现代化的医院中,埃博拉病毒几乎不可能爆发大规模流行。 在疾病的早期阶段,埃博拉病毒可能不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在此期接触病人甚至可能不会受感染。随着疾病的进展,病人的因腹泻、呕吐和出血所排出马尔堡病毒的传播历史
马尔堡病毒与埃博拉病毒属于同“丝状病毒科”家族,它的发现早于埃博拉病毒。
在1967年秋,西德马尔堡、法兰克福和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的几所医学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中同时暴发了一种严重出血热,有31人发病,其中7人死亡,病症亦因此而以该地命名,之后在法兰克福及贝尔格莱德亦有病例。31人中,25人是直接感染,当中七人死亡。直接染病的人多是因为接触当地实验室内染有马尔堡病的猴子而致病。另外六人是二次感染,当中包括两名医生,一名护士,一名解剖助理,及一名兽医的妻子。他们都是与直接感染的病人,有紧密接触。两名医生是在抽血时不慎接触病者血液染病。这次爆发的来源经调查后,发现是来自非洲乌干达一种品种为 Cercopithecus aethiops 的猴子。西德的一家公司入口该批染有病毒的猴子,原意是用来研制小儿麻痹症的疫苗。
1975年,一名从津巴布韦回到南非的人,感染了另外三名南非人。但该次小规模爆发只引致了一人死亡。
1980年及1987年在肯尼亚亦有发现马尔堡出血病,但亦没有大规模爆发。之后最大的爆发发生在1998年至2000年的刚果民主共和国。149宗个案中123人死亡。
2004年10月起,马尔堡病毒在非洲安哥拉爆发,至2005年7月才平息,超过300人病发身亡。据美国疾病预防及控制中心数字,2005年内,病症个案以每天3%速度增加。这次爆发的发病死亡率维持高达99%,首五个月更高达100%。
2014年10月5日,由乌干达政府卫生部宣布:该国发生新一轮马尔堡出血热疫情。乌干达首都坎帕拉一名医务人员被发现死于马尔堡病毒,这名死者在9月18日前后出现头痛等症状,身体状况不断恶化,9月28日不幸离世。他的血液样本经过检验后,确证感染马尔堡病毒。乌当局已将与这名死者有过接触的80人隔离。乌卫生部强调,这次发现的马尔堡出血热和正在西非暴发的埃博拉出血热疫情无关。
2014年10月7日,根据乌卫生部10月7日发布的消息称,与马尔堡病毒感染死亡者亲密接触的人中,有8人出现症状,另外,乌卫生部在密切接触死者名单中,增加了17人,截止6日为止,处于医学观察的人数达到97人。
首个“百毒不侵”生命体问世,这一研究对人类有何价值意义?
病毒是地球上广泛存在的一种生命体,它们的结构只包含蛋白质和核酸,因为病毒的体内没有酶,所以它们无法和其它生命体一样进行自我的复制和繁殖,病毒需要劫持细胞作为宿主,并利用宿主细胞提供的原料,能量和酶,才能进行自我复制,最后释放病毒并杀死宿主细胞。
科学家在实验室中改写了大肠杆菌的遗传密码,从而产生了自然界中不存在的蛋白质,病毒将无法感染大肠杆菌,从而造成了可以免疫自然界中各种病毒的大肠杆菌。
这种技术对人类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人类的祖先在地球上出现已经有500万年的时间了,人类经过长期的进化,最终现代的人类出现在地球上,人类也是哺乳动物同样也会受到病毒的感染,根据统计能够感染人类的病毒数量就多大100多种。比如说艾滋病,SARS病毒,埃博拉病毒,新冠肺炎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登革热病毒,马尔堡病毒,西尼罗河病毒等等,还有一些病毒被埋葬在地球的深处,被地球封印,如果地球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些病毒就有可能会迎来爆发,到时候远古的病毒和变异的病毒将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科学家通过这样技术告诉了人类,抵御病毒的方式不仅仅只有通过疫苗的方式来提高人类的生存几率,还可以改变人类某些器官或者细胞的基因密码来达到目的。人类的寿命正常的情况下只有100岁左右,其中大部分人的死亡都是被感染病毒导致的机体病变。通过这种方式无疑可以增加人类的生存寿命,从而能够延续人类的生命过程。不过目前这个技术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要经过更加长久的研究才能有更大的突破。
马尔堡病毒的治疗措施
一般支持治疗
应卧床休息,就地隔离治疗。给高热量、适量维生素流食或半流食。
液体疗法
补充足够的液体和电解质,补液应以等渗液和盐液为主,常用的有平衡盐液和葡萄糖盐水等。以保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恢复期病人血清治疗
如给早期病人注射恢复期患者的血清,可能有效。
对症和并发症治疗
有明显出血者应输新鲜血,以提供大量正常功能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血小板数明显减少者,应输血小板;对合并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者,可用肝素等抗凝药物治疗。心功能不全者应用强心药物;肾性少尿者,可按急性肾功能衰竭处理:限制入液量,应用利尿剂,保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必要时采取透析疗法;肝功能受损者可给予保肝治疗。重症病人可酌情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抗体治疗
PNAS:抗体治疗让灵长类动物抵抗埃博拉和马尔堡病毒
来自美国陆军传染病医学研究所的军事科学家们首次证实基于抗体的疗法能够成功地保护猴子免受致命性埃博拉病毒和马尔堡病毒感染。此外,甚至是感染后两天进行抗体治疗,这些猴子也得到全面的保护。迄今为止,这一成就不是任何抵抗这些病毒的实验性治疗方法所能比拟的。相关研究结果于2012年3月12日发表在PNAS期刊上。
属于线状病毒的埃博拉病毒和马尔堡病毒导致人患上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病死率高达90%。它们是一种全球性健康问题,且被认为是潜在性的生物威胁因子。当前,还没有获得批准上市进行销售的疫苗或疗法用于人类治疗,这就使得开发这些产品成为当务之急。
来自美国陆军传染病医学研究所在受控实验室条件下,让一些猴子接触致死剂量的丝状病毒,然后从存活下来的猴子体内提取抗体。这些存活下来的猴子产生高水平的抗体来抵抗这些传染病。研究人员从它们身上收集血清,进行抗体纯化,并对纯化的抗体进行病毒中和活性测试,然后开展进一步实验。
在第一项研究中,感染马尔堡病毒的猴子在感染15到30分钟后用抗体进行治疗,然后在感染后第4天和第8天再进行治疗。这些猴子完全得到保护,没有表现出任何疾病症状,而且在它们的血液里也不存在可检测到的病毒水平。再者,所有猴子对马尔堡病毒产生免疫应答,而且当这种病毒再次侵袭时都能够存活下来。
在接下来一系列实验中,猴子感染上埃博拉病毒或者马尔堡病毒,在感染2天后对它们进行抗体治疗,然后在感染后第4天和第8天再进行治疗。抗体延迟治疗同样保护这两组猴子(一组感染埃博拉病毒,一组感染马尔堡病毒)免受侵袭。在每组中,三只猴子中有两只在治疗后没有表现出临床疾病症状,而第三只猴子在完全康复后产生轻微的症状。
在过去将近十年里,丝状病毒研究科学界因为大量尝试利用抗体保护猴子免受丝状病毒侵袭的实验都遭遇失败,因而不重视基于抗体的疗法。用于人类的抗丝状病毒疗法提供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