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之一是强化了课程核心素养。请以劳动学科为例,谈谈对这一变化的
- 法律法规
- 2024-06-14 07:57:33
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是什么
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是什么
第一,2022版课标里边提炼了核心素养的内涵,明确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包括哪些方面的重要内容。
第二,2022版课标新增加了课程内容(这也是这一次课标修订的一个重大变化)。
第三,新增了学业质量,这是这么多年来在我们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当中首次出现学业质量。
第四,在课程实施部分增加了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
按照课标前言中的总括,这一版课标修订主要有5个方面的变化:第一,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第二,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第三,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第四,增强了指导性。第五,加强了学段衔接。
核心变化一: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
1、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正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这一次的课标修订,重点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民族自尊心、爱国情感、集体意识、文化自信等方面。
这些在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部分都有体现。
2、构建素养型语文课程目标
核心变化二: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当中,并没有课程内容的出现,采用的是阶段目标,分为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习作或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5个内容领域呈现了阶段目标。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采用的是学段目标与内容的形式,在学段目标下面,依然按照5大内容领域呈现了学习内容,在这两版课标当中还没有具体的或者说独立的课程内容的出现。
核心变化三: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
学业质量研制思路,经历了前期准备、初步描述、检验修订、征求意见、修订完善5个阶段。
核心变化四:增强了指导性
指导性主要在课程实施部分比较突出。
写文章的目的是要阐明道理,读文章的目的是要理解这个道理,我们在语文学习当中写和读,包括在这个过程当中的梳理和探究,都要明白其中的道理,借助这个道理促进自己的发展。
新的课程标准有哪些变化
新的课程标准变化如下:
1、完善培养目标
结合义务教育性质及课程定位,从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三个方面,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时代新人培养的具体要求。
2、优化课程设置
整合小学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初中原思想品德为“道德与法治”,进行九年一体化设计;科学、综合实践活动开设起始年级提前至一年级;将劳动、信息科技及其所占课时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
3、细化实施要求
增加课程标准编制与教材编写基本要求;明确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课程实施职责、制度规范,以及教学改革方向和评价改革重点,对培训、教科研提出了具体要求;健全实施机制,强化监测与督导要求。
改革重点有哪些?
强调素养导向,注重培育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特别是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核心素养确立课程目标,遴选课程内容,研制学业质量标准,推进考试评价改革。
优化课程内容组织形式,按照学生学习逻辑组织呈现课程内容,加强与学生经验、现实生活、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主题、项目、任务等形式整合课程内容,突出主干、去除冗余。
突出实践育人,强化课程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的结合,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学科探究活动,开展跨学科实践,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让认识基于实践、通过实践得到提升,克服认识与实践“两张皮”现象。
核心素养是怎样推动教学方式变革的?
核心素养推动教学方式变革体现在以下这些方面:
1、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开发课程体系。课程是为落实培养目标服务的。课程标准研制、教材开发、课程资源建设,都要紧扣核心素养这个育人目标,都要与核心素养精准对接,并以核心素养为中心,不断精简内容,优化结构,加强跨学科学习,做到减负增效。
新课程方案要求明确提出“基于核心素养培养要求,明确课程内容选什么、选多少”,注重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关联,加强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突出课程内容结构化,探索主题、项目、任务等内容组织方式。
2、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满堂灌、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等传统教学方法是难以培育出核心素养的。
新课程方案要求准确把握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素养要求,改革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把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到具体教育教学活动中。
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尤其是培养创新能力与批判性思维,需要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
3、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改革评价考试方式。广义的评价包括考试、测验、操行评语、综合素质评价等,评价是个“指挥棒”,用好这个指挥棒,将会倒逼教学过程、课程内容发生深刻变化。
要从考知识向考素养转变,将核心素养转换为可观察的外显表现,进而开发相应测量工具,通过终结性、表现性评价等形式对核心素养开展评价。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核心素养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质疑,从而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的传授和记忆,而核心素养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分析、评价和判断能力。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关于课程标准的变化体现在哪五个方面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关于课程标准的变化体现在如下方面:
1、在语文课程性质方面,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但是,对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来说,学习的就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各民族语言、方言的运用不在其内。
它是一门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的课程。
2、新的课程标准还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基于核心素养要求,遴选重要观念、主题内容和基础知识技能,精选、设计课程内容,优化组织形式。一方面注重幼小衔接,基于对学生在健康、语言等领域发展水平的评估,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
3、新的课程标准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这是一个全新的思路板块,也是一个重难点。学业质量标准依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结合课程内容,整体刻画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形成学业质量标准。
课程标准与核心素养的关系
正确把握学科课程目标与核心素养发展的关系是制定学科课程标准的重要前提。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阐述的详细、明确,特别是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
所谓课程标准,就是对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what students should know and be able to do)的界定和表述,实际上反映了国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期望。课程标准通常包括了几种具有内在关联的标准,主要有内容标准(划定学习领域)和表现标准(规定学生在某领域应达到的水平)。
要求
随着新的基础改革的开展,国家教委和各地教委开始重新着手组织编写新的各科课程标准。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上一篇
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16标准为什么没下发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