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方法 > 正文

中专生姜萍决赛成绩为什么不公布

17岁中专生,闯进了全球数学竞赛的决赛!

17岁的中专生姜萍凭借全球第12名的佳绩,闯入了2024年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决赛,这一惊人成绩让她从众多世界名校选手中脱颖而出,登上热搜。她并非来自名校,而是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是决赛入围名单中唯一的女生,她的故事引发了广泛关注。
姜萍在准备比赛的两年里,自学了偏微分方程,甚至在预选赛期间废寝忘食,以证明女生在数学领域的实力。她对数学的热爱源于初中,她的数学才能在同学中显得与众不同,喜欢挑战难题。尽管高考时因数学优势明显而选择中专,以获得更多数学学习时间,但她的数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经历了挫败和自我挑战。
涟水中专的数学老师王闰秋发现了姜萍的数学天赋,鼓励她深入学习高等数学。在他的引导下,姜萍逐步攻克了《高等数学》、《数学分析》和《偏微分方程》等教材中的难题。参赛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对她来说是挑战自我,王闰秋的支持起到了关键作用。
尽管未来的目标是考上大学,但姜萍表示,数学将始终是她的兴趣所在,她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起点不高,只要有热爱和坚持,也能在数学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开启新的可能。她的经历犹如一扇大门,让世人看到中专生也能在数学竞赛中崭露头角,挑战传统认知。

17岁中专女生,全球数学竞赛12强:你以为的“废了”,或是新开始

当看到这条消息,我内心不禁震动。作为数学爱好者,我只能自称为“业余爱好者”,与这位17岁的中专女生姜萍相比,她的成就显得格外耀眼。6月13日,一项全球数学竞赛的决赛名单揭晓,以往这类竞赛似乎只是名校学生的专属,然而,姜萍凭借第十二名的成绩,打破了这个既定印象。她以17岁的年龄,挑战了801名平均22岁的选手,其中清一色是名校的面孔,而她的学校——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格外引人注目。
在很多家长眼中,姜萍可能被贴上了“废了”的标签,因为江苏的教育体系中,中考分流使得许多家长倾向于让孩子进入能进行高考的学校。然而,她却选择了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从普通高中的放弃,到专科学校学习服装设计,这在许多人看来是不被看好的选择。然而,这恰恰为她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开始,她有了更多的时间去追求自己的数学爱好,并在数学老师王闰秋的辅导下突飞猛进,甚至自学了高等数学和偏微分方程,达到本科三、四年级的水平。
王闰秋博士的慧眼识珠,让姜萍有了展示自己数学天赋的舞台。在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中,她以自信和实力证明了自己的能力,获得了第12名的佳绩。这再次证明,成绩并非衡量一切的唯一标准,才华、努力和对自我兴趣的追求同样重要。正如一位网友所说,姜萍的故事是“地狱难度开局”的逆袭,她的成功鼓励我们思考,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成长因素。
成绩可能只是通往社会的敲门砖,但真正的成功来自于个人的才华和持续的努力。就像姜萍的同学,即使大专毕业时处境迷茫,但通过自我学习和坚持,最终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并取得了显著成就。所以,无论学历高低,我们都应该保持对自我潜力的挖掘和追求,因为只有自己成为千里马,才会有遇见伯乐的可能。

中专天才少女走红后,我挖到了更意外的真相!

中专少女姜萍,17岁,以全球第12的成绩挺进第六届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决赛,成为首位中专生进入决赛。这令她被称作“数学天才”,她以93分的成绩在预选赛中脱颖而出。复旦大学数学学院教授对其答卷给予极高评价,认为她的表达流畅、用词精准,展现出国内95%数学专业学生难以达到的水平。
姜萍就读于淮安涟水中专职业学校,家庭条件一般,父亲在家务农,靠补贴生活,姐姐打工补贴家用。她自小乖巧懂事,独立性高,初中开始展现出“数感”,但做题速度较慢。她选择涟水中专,一方面考虑家庭经济状况,另一方面因学校提供服装设计专业,满足她和姐姐、好友的兴趣。
数学老师王闰秋注意到姜萍的数学能力,推荐她学习同济大学《高等数学》和谢惠民《数学分析》。面对有限的资源和学习氛围,姜萍和王老师凭借热情与努力,克服困难。她自学全英文《偏微分方程》,并用手机翻译软件和英汉小词典翻译数学专业术语。姜萍沉浸在数学的探索中,享受解题带来的成就感。
姜萍的数学热情得到王闰秋的赞赏,他将她视为勤奋型选手,即使在嘈杂环境下也能专注学习。她对数学的热爱超越了专业,即使选择服装设计作为Plan A,数学仍然是她的Plan B。姜萍的参赛初衷是对自己的鼓励,她引用《火影忍者》主角鸣人的话,表明自己不会轻易放弃。
除姜萍外,榜单中还有其他数学奇才,如王闰秋、刘奔、邓乐言等。刘奔是中科院博士,山东大学泰山学堂数学毕业生,在数学竞赛中屡获殊荣。邓乐言是上海民办华育中学初中生,获得多项数学奖项,展现了极高的天赋。比赛显示,北京大学在数学竞赛中表现出色,不仅有第一名,还有大量入选决赛的学生。
数学竞赛不仅是对数学能力的考验,也是对热爱与坚持的表彰。姜萍和榜单中的其他选手,通过不懈努力与热爱,展现了数学的魅力。他们证明了起点并不决定终点,只要有热爱,每个人都能在数学的世界中探索、成长。

高考公平吗?它确是目前中国教育最公平的竞争

一则新闻引发了关于高考公平与否的讨论。据央视新闻报道,在一份全球数学竞赛决赛名单中,来自江苏涟水的女生姜萍以93分的高分名列第12位,是该比赛举办以来首位闯进决赛的中专在读生,也是前30名里唯一的女生,排在她前面的选手均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剑桥大学等世界名校。
评论区在问,如此优秀的女生是怎么走入中专的?是家里的经济条件限制?还是学业偏科严重?进而就有目前中国的高考层层选拔淘汰机制是否公平,是否把一些特殊人才埋没了的质疑。
综合各方信息来看,姜萍既不是因为家庭经济条件限制,也不是因为偏科,而是因为这孩子太懂事,太执着,才出现了目前的结果。这孩子的懂事与执着超出了同龄人的界限,令人动容,令人心痛。她的中考总分621,按当地的标准她本可进最好的高中就读,但家里已有一个姐姐在读大学。如果她再进普高,会增加打工父亲的负担。于是,她以高分进中专,既不需交学费,还可拿到奖学金,这样她的父亲就相对轻松一点。记者也采访了她的父亲,据她父亲说并不是负担不起她的学费,只是辛苦一点而已。看到这样的孩子,作为旁观者,我们真是无语。
所以,“高考公平吗”这个问题就这样出现了。出生于不同家庭背景,来源于不同生活状态,享受不同教育资源的孩子参加同一水平的考试,客观上是不公平的。就拿姜萍个案来说,如果这孩子出生在相对富裕的家庭,可以想见,她是一定会进普高走正常高考路径的。但她却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靠父亲打工供两姐妹读书。心痛父亲使她选择了走中专再高考的路,而且这条路事实上限制了她选择发展的方向。这对她是事实上的不公平。类似这样的例子,只要我们的媒体走入下层,比比皆是,不只一个姜萍。亦如我在《好成绩是补不出来的》里提到的那个破草房里走出来的法学教授,也不过是我碰到的多个孩子中的一个。
但事物还有另一视角。让所有孩子各方条件都完全一致地参加同一水平考试,哪个社会能做到呢?这样的要求,无论这个社会的管理者如何努力都是无法达到的。而且即使这些物质条件达到了,但各个个体间天生的智力差距又如何达到平等呢?这大概就是数学上无限接近于零但又不等于零的一个变量吧。
所以我比较同意两位网友的说法,不要用个案否定普遍,用理论上的平等否定现实中的平等。中国目前的高考就是在承认无法改变的前提下进行同一水平的考试,也就是在承认个体差异的前提下的同一水平考试。事实也是,大量的平民学子通过这个考试,接受高等教育进而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也正是这种考试机制,促进了社会人口层次的流动,激发了社会活力,使中国社会充满生机。所以说它是目前中国最公平的竞争。
但高考作为普遍的选拔人才的机制,它确实有不完善的地方。亦如姜萍个案,充满了无数个“如果”。如果不是姜萍过于懂事走入中专,如果不是她执着于对数学的热爱,如果她没有碰到她的伯乐老师王闰秋,如果她没有参加这次数学竞赛等等等等。她的才能就可能在这些如果中被埋没了。所以高考如何建立一个特殊人才的选拔机制即待加强和完善。
我也相信很多网友们说的,中国不知埋没了多少像姜萍这样的特殊人才。因为,我是在县城教了几十年高中的老师,我也扼腕叹息过因各种原因没有走入大学的有着过人才能的孩子。但这大约就是人生,这就是社会。

最小才上初一,2024阿里巴巴数学竞赛晋级的中学生都是何方神圣

第六届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于2024年举办,总奖金高达450万人民币。报名时间从3月14日持续至4月11日,初赛定于4月13日至15日进行,决赛则在6月22日举行,全程线上进行。 经过48小时的激烈角逐,最终有802名选手成功晋级决赛,他们大多来自全球顶尖学府,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剑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17岁的江苏涟水中等专业学校女生姜萍,以93分的成绩在全球排名12位,成为首位进入决赛的中专生。
在802名晋级的选手中,共有39名中学生/中职生。这些选手大部分在数学竞赛领域已有不俗成绩,以下是部分佼佼者介绍: 姜萍,第12名,来自江苏涟水中等专业学校,是首次参加数学竞赛的“素人”。
邓乐言,第26名,上海民办华育中学,江湖人称“上海数学界言哥”,多次获得数学竞赛大奖。
陈瑞祺,第51名,上海中学,曾获得物理和数学竞赛的双料冠军。
张恒烨,第92名,重庆巴蜀中学校,全国中学生数学竞赛金牌得主。
唐鸣泽威,第143名,杭州学军中学,曾在数学竞赛中获得省级奖项。 晋级的中学生选手中,信息学奥赛领域同样表现出色,如张昊洋、王茂骅、史雨澎和高培淇等选手同时在数学和信息学竞赛中取得佳绩。
在这些晋级的选手中,初中生约占11%,其中包括邓乐言、刘仁泽、黄秋皓、张昊洋、王茂骅、罗思源、李泠錡、杨浩铭、王羽林等。 晋级人数超过1人的中学有五所,其中上海中学以6名选手晋级位居榜首,重庆南开中学校以4名选手紧随其后,深圳中学、诸暨海亮初中和上海民办华育中学分别有2名选手晋级。
总体来看,2024年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的晋级选手中,既有来自世界顶尖学府的大学生,也有在数学和信息学领域崭露头角的中学生,展现了中国数学教育的多元化和高质量发展。
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