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方法 > 正文

在谈及戈壁滩人的得失问题时,林俊德报以怎样的态度?

结尾引用《马兰谣》有什么作用

结尾引用《马兰谣》作用是照应标题,点名题意。情真意切,引人共鸣。


拓展:此题目出自文章《莫忘一朵花儿叫马兰》

这是令人动容的一幕:一位脸上戴着氧气罩、身上插着各种医疗管线的垂危老人,在人们的搀扶下迈向病房中的办公桌……如同重伤的黄继光向着枪眼那最后的一扑,这悲壮的一幕,凝成了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最后的冲锋姿态。此刻是21时15分,这颗赤子之心停止了跳动,距最后一次离开办公桌电脑只有5个小时。

这位老人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林俊德,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林俊德是我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的著名专家,他扎根边疆52年,把青春和生命融入大漠戈壁,把全部心血和智慧奉献给国防事业,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曾获国家、军队科技进步奖和发明奖30多项。
人们经常议论他们这批戈壁滩人的得失问题,林俊德曾说,他们作了不少牺牲:几十年过着贫乏枯燥的物质、精神生活,许多夫妻两地分居一二十年,许多人在父母临终前来不及回去看一眼,孩子得不到良好的教育……不过,他们并不为此后悔,而是为之自豪。因为,他们真正为国家和人民尽了力,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为振兴中华作了贡献。因为信念坚定,所以步履坚实。
2013年2月19日晚,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上,林俊德的夫人黄建琴代替林俊德登台领奖。她几度哽咽地说:“他工作起来就像着了迷似的。得知自己的病情后,他非常坦然。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们搞核试验的,就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临终前的林俊德,唯一的心愿是回到马兰,回到他一辈子战斗生活的那块大漠戈壁,希望马兰精神能够代代相传……
一朵怒放的戈壁马兰凋谢了。而在罗布泊这片写满传奇的大漠戈壁上,那曲人人皆知的《马兰谣》却将永远传唱——“一代代的追寻者,青丝化白雪;一辈辈的科技人,情铸边关恋。青春无悔,生命无怨,莫忘一朵花儿叫马兰……”
【注】马兰:一种在“生命绝地”罗布泊大漠中仍能扎根绽放的野花。坐落在那里的中国核试验基地,就是以这种野花来命名的。

林俊德院士因患胆管癌去世,他为了国防科技事业都付出了什么?

在如今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当中,不仅非常富足,而且也非常的幸福。但是这种富足幸福以及和平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有着数以万计的人,默默的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努力。有些人贡献了自己一生,也有一些人为了国家的发展奉献了自己的生命。谁能想到在70年之前,我国的水平与印度的水平相差无几,而在短短的70年以后,我国的整体水平甚至已经可以位居全球前列。

林俊德在国家支持下完成学业

林俊德是在战争年代降生的,父母都是当地地地道道的农民,从来没上过什么学,更不要说文化水平了。但也正是因为自己没上过学,才想好好培养自己的儿子,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林俊德正是在国家的资助之下,才顺利读完了初高中。在经历了高考以后,林俊德以优异的成绩进入浙江大学及一些专业。毕业以后的林俊德来到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进行进修,而后又被派往至马兰。


林俊德院士对国防科技的贡献

林俊德院士在23岁的时候就担任了原子弹机械压力自记仪组长,在我国自主研发的第1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以后,林俊德院士冒着生命危险冲进爆炸现场,并且对数据进行收集。要知道爆炸以后的核辐射对于人体的危害相当大,而这样类似的实验,林俊德院士共参加了45次。我国从0开始起步,但是到了1964年的时候,我国已经成为了第5个拥有自主核导弹的国家。在林俊德院士,生命只剩下26天之际,他仍旧致力于自己的工作与学生们的论文。林俊德消耗了生命,为我国国防科技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为我国国防科技的发展培养了众多的人才。

虽寂寂无名,却贡献巨大

林俊德院士自23岁以来,在我国边远的戈壁滩奋斗了33年。这33年当中,林俊德院士除了与数据为伴之外,就是与戈壁滩当中的黄沙为伴。但是正是这样一群看起来寂寂无名的人,却为我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其实那些真正为我国发展作出努力的人,往往都是相当沉默和低调的。但是他们可以沉默和低调,可我们永远不能够忘记这些人的名字。正是因为有着这些人的存在,我们才能够在世界上挺起腰杆,并且抬头挺胸的阔步前行。

林俊德是我国的优秀核物理专家吗?

林俊德(1938年3月13日-2012年5月31日)男,福建永春人,中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总装备部某试验训练基地研究员。196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机械系。1993年晋升为少将军衔。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早年生活 1938年3月,林俊德出生于闽南山乡永春县介福乡紫美 村,靠助学金上完中学和大学。1960年林俊德从浙江大学机械系毕业,分配到国防科委下属研究所工作专业是机械制造,单位派他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进修两年。 1963年5月,接受了研制测量核爆炸冲击波压力自记仪的任务并担任组长。这项研制工作只允许有一年多的时间,工作条件差,但按期完成了参试前的全部的技术准备和考核工

林俊德院士生命最后时刻仍在为国工作,他生前是个多敬业的人?

他生前是一个非常敬业的人,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都没有停止工作,可以说他把自己这宝贵的一生都献给了我国的核事业。核武器是一国重要的保护屏障,纵观全世界各个国家,几乎国家经济实力较强的都有自己的核武器。在现在这个科技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如果没有核武器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在对峙的时候也就失去了底气。

我国的核事业发展离不开像林俊德院士一样甘于奉献的伟大战士,为了我国的核事业发展林俊德院士扎根基地默默无闻的做着研究。在早期对于他的事迹大家都并不了解,所以说他一直都是一个无名战士,即使为我国的核事业发展做出了如此巨大的努力,但是却从不居功自傲。在生命的最后十小时里,他依然坚守在岗位上。我想,很多的人之所以知道林俊德院士的名字,就是因为看到了他生命之中最后十小时的报道和记录吧。

在生命中的最后十小时,多数的人都是希望能够静静地躺在床上和家人交谈;或是等在病床上,看医生是否有可以延长生命的办法,总而言之,在这最后宝贵的十个小时的时间里面几乎没有人会继续工作。但是林俊德院士就是这极少数的人,在生命的最后十个小时的时间里,他仍然在工作着。

他说自己的某些工作还没有收尾,某些重要的消息还没有彻底清理,某些研究生的论文还没有看,在众人的极力劝阻下他仍然选择要完成他的工作,可以说是战斗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那张他全身插满管子,手拿着鼠标认真工作的图片,我想是让很多人都热泪盈眶的吧!对于我来做,我觉得他不仅是一个十分敬业的人,更是一个不停奋斗的勇士!

借鉴一下你的人生哲理

人生哲理名言如下: 1:既然签订了合同,就要严格遵守,这样既显得诚信,又能避免遭受意外损失。仅仅看见了眼前利益就不严格履行合同的做法是要不得的。 2:许多时候,我们不是跌倒在自己的缺陷上,而是跌倒在自己的优势上,因为缺陷常常给我们以提醒,而优势却常常使我们忘乎所以。 3:对真正的成功者来说,不论他的生存条件如何,都不会自我磨灭自身潜藏的智能,不会自贬可能达到的人生高度。他会锲而不舍地去克服一切困难,发掘自身才能的最佳生长点,扬长避短地、踏踏实实地朝着人生的最高目标坚定地前进! 4:人们常用“心有余而力不足”来为自己不愿努力而开脱,其实,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积极的思想几乎能够战胜世间的一切障
展开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