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务员 > 正文

已退休公务员犯法原单位要做什么处理

公务员现已退休,但因在职期间违法被判刑的应如何处理

如果退休的国家公务员因为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下刑罚,应发给生活费,而如果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则自判决生效之日的下月起就取消退休金和其他退休待遇了。

根据《关于对犯错误的已退休国家公务员追究行政纪律责任若干问题的通知》

国家公务员退休后,因违法需追究责任的行政处理及待遇问题

(一)对于被劳动教养、治安拘留、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强制收容教育、强制戒毒、羁押、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缓刑的,停发基本退休金,其受行政、刑事处罚期间的生活费按照《关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行政刑事处罚工资处理意见的复函》(人函〔1999〕177号)办理。

(二)退休的国家公务员在任职期间或者退休后触犯刑律,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自判决生效之日的下月起取消其退休金和其他退休待遇。

根据《人事部关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行政刑事处罚工资处理意见的复函

被取保候审和被监视居住的人员

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取保候审或被监视居住的,在此期间停发原工资,并按以下办法计发生活费:

原为国家公务员的,按照本人原基本工资额(即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和工龄工资四项之和,下同)的75%计发生活费。

机关技术工人按照本人原岗位工资和技术等级(职务)工资之和,机关普通工人按照原岗位工资数额,分别作为生活费发给,取消每月发放的奖金部分。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按照本人原工资中的固定部分作为生活费发给,取消其工资中活的部分(即津贴)。

上述人员经审查核实后,如构不成刑事犯罪或不被行政处罚,且不给予任何行政纪律处分的,补发其被扣除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如被追究刑事责任或受到行政、刑事处罚或给予行政纪律处分的,不再补发被减发和扣发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

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宣告缓刑的工资处理问题

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宣告缓刑的,在缓刑执行期间,停发原工资。对安排了临时工作的缓刑人员,原为国家公务员的按本人缓刑前基本工资额的60%发给生活费。

机关工勤人员按工资中固定部分(技术工人的岗位工资和技术等级〈职务〉工资,机关普通工人的岗位工资)85%的数额计发生活费,其工资中的奖金部分不再发放。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按本人受处罚前工资固定部分85%的数额计发生活费,其工资中活的部分(津贴)不再发放。若按此发放的生活费低于本地区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的,按本地区最低生活保障线发放。

缓刑期间到达离退休年龄的,按照《人事部关于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被判处管制、拘役及判处刑罚宣告缓刑后的工作和工资问题的通知》(人核发〔1989〕2号)文中“缓刑人员在缓刑期间,不能办理离退休手续”的规定,不办理离退休手续,继续按缓刑期间的标准发放生活费。

缓刑期满至原单位对本人做出处理期间的生活费,按缓刑期间的标准计发。

缓刑期满后分配正式工作的,其工资待遇根据新任职务、新任岗位按不高于同等条件人员重新确定。

缓刑期满到达离休年龄的,根据《劳动人事部老干部服务局关于离休干部受刑事处分后待遇问题的复函》(劳人老函〔1987〕5号)和《人事部离休退休司关于干部被判处有期徒刑缓刑考验期满后能否办理离休的函》(人退司函〔1988〕2号)文件精神,凡触犯刑律受到刑事处罚的,都不能再享受离休待遇和办理离休手续。

其退出工作岗位后的生活待遇和管理等问题,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各部门研究确定。缓刑期满到达退休年龄的,可以办理退休手续,按照重新确定的工资标准,享受相应的退休待遇。

以上内容参考:山西省监察委员会-人事部关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行政刑事处罚工资处理意见的复函

以上内容参考:山西省监察委员会-监察部关于对犯错误的已退休国家公务员追究行政纪律责任若干问题的通知

已经退休的公务员有违法行为的会受到哪些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以下简称《政务处分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规则:“曾经退休的公职人员退休前或者退休后有违法行为的,不再给予政务处分,但是能够对其立案调查;依法应当予以降级、免职、开除的,应当依照规则相应调整其享用的待遇,对其违法获得的财物和用于违法行为的自己财物按照本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则处置。”

  政务处分的影响和结果主要表现在职务、职级、级别以及工资待遇等方面。有违法行为应当遭到政务处分的公职人员,在违法行为被发现前曾经退休的,由于其曾经不在工作岗位实行公职,不适合给予其政务处分,但其仍应承当从事违法行为所带来的法律结果,退休不是逃避法律义务的挡箭牌。

关于曾经退休的公职人员退休前有违法行为的,其退休前施行的违法行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和《政务处分法》规则,监察机关等能够对其立案调查,不因其已退休而不能管辖。关于曾经退休的公职人员退休后有违法行为的,依据该条规则,也仍然能够对其立案调查。

这主要是思索到,遵规违法、廉洁自律、坚持高尚的道德操守,应当是广阔公职人员终其终身而不变的追求,不应当因退休而有涣散。而且,公职人员退休后,其在职时构成的影响力依然存在,其违法行为仍然会在人民大众中产生不良的影响,损伤党和国度的形象,于法于理都要对公职人员退休后有违法行为的停止立案调查、作出处置。

  依据调查结果,应当对曾经退休的违法行为人给予正告、记过、记大过处分的,由于处分不对行为人级别、职务、职级或者工资层次等产生影响,因而给予其相应处分已无必要。假如违法行为人依法应当被予以降级、免职、开除处分的,则应当依照拟给予的处分品种,依照规则相应调整其享用的待遇。

这里的待遇,包括退休的公职人员享有的政治、生活待遇,以及依法领取的养老保险金等。关于已退休公职人员违法获得的财物和用于违法行为的自己财物,要按照《政务处分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则处置,包括依法没收、追缴或者责令退赔,依法退复原一切人或者原持有人,依法上缴国库等。

已经退休的违法违纪的行政机关公务员应当如何处理

已经退休的公职人员在退休前或退休后有违法行为的,不再给予政务处分,但是可以对其立案调查,依法应当降级、撤职、开除的,应当按照相应调整其享受的待遇,对其违法取得的财物和用于违法行为的本人财物依照规定予以没收或者责令退赔。 已经离职或者死亡的公职人员在履职期间有违法行为的,依照上述处理。

已经退休的公职人员退休前或者退休后有违法行为的什么给予政务处分但是什么对

根据《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已经退休的公职人员退休前或者退休后有违法行为的,不再给予政务处分,但是可以对其立案调查。

政务处分是国家监察机关针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包括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管理人员,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其他的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所给予的纪律处分和惩戒。

扩展资料:

政务处分作出主体

从主体来看,作出行政处分的主体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监察机关,作出政务处分的主体为各级监察机关。政务处分的对象也比原来的行政处分范围扩大了。

适用对象

行政处分只限于对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是按照行政隶属关系给予处分。但是政务处分是针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

那就既包括了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也包括了立法机关、司法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只要违法违纪应当受到惩戒和制裁的话,都应该适用政务处分。

退休公职人员违纪违法如何处理

退休公职人员违纪违法根据不同情节需要给予不同的处理,总的原则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退休的公职人员违纪违法一样要受到处理。退休公职人员违纪违法没有涉嫌犯罪,应当给予处分的,不再做出处分决定,但是如果应当给予降级或者撤职或者开除处分的,需要降低或者取消其享受的退休待遇,如果是涉嫌犯罪被判处刑罚的,那么也需要取消其享受的退休待遇。
展开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