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部编教材的语文要素?
- 教育综合
- 2023-11-16 12:59:51
语文要素如何在课堂落地
一般认为,“语文要素”包含的是语文“学什么”和“怎么学”的内容。我这里借用王尚文先生的话来说,语文要素包括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
《白杨礼赞》是一篇经典文章,试以此文教学为例,说说“语文要素”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地。
一、品读关键句,琢磨文章的谋篇布局。
如: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这两个句子,有多层意思:
一、句首分别是“那”和“这”,表示作者的视角由远及近。教学时,需要让学生分清指出,内化于心。文章第二段开头即是“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第三段则明确写道:“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
这两段文字中的“望不到边际”“远远”,都表示是“远望”;在文章的第七段描述了白杨树的外形之后,则是用“这就是白杨树”,这是“近观”。理清这一层意思,对于学生写作大有裨益,尤其是在复杂的情境如场面宏大、头绪繁多时,确立一个合理的顺序来写作,就会从千头万绪中“剥茧抽丝”,理出思绪。
二、第四段中的“实在”到第六段的“决不是”,伴随由远及近的观察,作者的情感愈来愈炽热,语气也越来越强烈。从“一种树”到“树”,句式更加简短有力,更加坚信肯定。可想而知,如果作者刻意将第六段的句子与第四段修饰得完全齐整,就失去了灵活变化而多了一份匠气和板滞。
三、这两个句子是文章线索的具体标志语言。散文的线索,往往会在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或明或暗地表达出来。本文就是比较好范例,作者直抒胸臆的句子,除了这两句,还有开头和文章最后一句,首尾呼应,一气呵成。排列如下:
1、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4、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6、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9、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教学时,请学生把这一组四个句子联读,文章的线索就显豁了。
这是写作上的谋篇布局。
二、品析关键词,解读文章的遣词造句。
从“写什么”到“怎么写”是语文“体性”的追求。教学时,还需要用借助具体的语辞来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遣词造句。
比如,文章第五段,写白杨树的外形,怎么写的呢?这就要学生能抓住关键的信息来梳理,文中写到“干、枝、叶、皮”,学生圈出这些词,就知道了写树的外形可以从这些方面着手,不是杂乱无章。而且,描写某一事物,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把外形所有方面巨细无遗如同照相一般悉数描摹,而是着意于与象征意“相关联”的部分,其他的需要舍弃。
比如,本文主要写作手法是象征。象征,是指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的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或感情。朱熹在《诗集传》中言:”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白杨树与北方看日军民神似,如白杨树干、枝、叶、皮,分别蕴含着高大、笔直、聚拢、向上,参天耸立、不折不挠等,都是既有形象美,又有内在美。
此处理解到位,白杨树与下文北方抗日军民的神似就有了根基;如果没有这一铺垫,那么,白杨树象征北方的抗日军民以及他们身上的那种精神和意志,就会失之于空洞的术语。
语文要素:
主要是指语文的学习,包括应该学习的语文知识,应该培养的语文能力,应该掌握的语文学习方法,应该养成的语文学习习惯,应该形成的语文素养。
语文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它是听、说、读、写、译、编等语言文字能力和文化知识的统称,也是口头语和书面语的合称,是语言规律和运用语言规律所形成的言语作品的言语活动过程的总和。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语文要素
举个例子吧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是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该课文所处的单元安排了两项语文要素,一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二是学习写日记。该课文是张秋生先生的作品,作者从儿童视角描写了秋天雨后水泥道上的发现,赞美了秋天,赞美了大自然。在课后练习题中,编者安排了五项内容。一是六个要求认读的字,十三个要求会写的字;二是“朗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三是“下面加点的词语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和同学交流”;四是小练笔,“‘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多美的发现啊!你在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吧”;五是阅读链接,阅读汪曾祺的《自报家门》片段。以上五个方面三年级如何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众所周知,能编入语文教材的课文,其内容都是精挑细选的,其中倾注了大量编者的心血,作为语文教师,思索如何在课堂上落实教材的语文要素,是需要花一番功夫的。
首先,作为语文教师应依据大纲要求,精确提炼出文章中的语文要素,诸如字词的书写、段落的关联及对文章的阅读和鉴赏能力等等;
老师应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培养目标,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例如对低年级学生要多掌握字词书写、造简单句子,高年级学生须掌握段落的写作;
在教学方式上应努力追求生动形象,教导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让他们体验到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描写春天的文章,让学生联想到青青草地、飞翔的燕子等情形;
老师应加强与学生间的互动,就教材文章的写作内容进行丰富的讨论,让学生试着体会作者写作的美感所在;
在学习教材的基础上,老师可引导学生锻炼一定的写作技巧,从简单的仿造句子到构造段落,乃至成篇文章;
语文的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老师须把握好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重点,有序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逐步提升学生对语文要素的掌握能力。
END
老师在课堂中落实部编教材的语文要素时,须因材施教,逐步落实。
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