颤抖的分布时间段?
- 教育综合
- 2024-06-03 17:44:27
特发性震颤是全天都在抖吗?
不会全天在抖的。 特发性震颤主要表现为姿势性震颤,它是肢体肌肉的一种非自主但是有节律性的震颤。通常由上肢开始震颤,也可能影响头、腿、躯干、发声和面部肌肉。震颤的发生通常是两侧对称性一起开始,并以手为起始部位,影响到头颈部、声音、腿部或是躯干。部分患者是从头颈部、舌头或声音为颤抖的开始,但是极少有患者是从腿部开始的。如果颤抖是从手部开始,多从第二、三、四指开始,因此较难早期察觉。震颤的同时会影响到肢体的屈肌和伸肌,并以节律性的上下震动性运动为主。震颤的频率、振幅以及肢体分布一般在数年内不会有显著的改变,亦或有改变,其进展过程也是非常缓慢。当患者在执行某些精细动作时,如拿水杯、绑鞋带或是拿针线等动震颤都有哪些症状?
一般来说,震颤是由大脑深处控制运动的问题引起的,可自行发生,或是由多种神经紊乱的症状引起,包括: ● 多发性硬化; ● 中风; ● 创伤性脑损伤; ● 影响大脑部分神经变性的疾病如帕金森综合征等。 一些其他已知的原因有: ● 某些药物影响,特别是哮喘药物、苯丙胺、咖啡因、皮质类固醇和治疗某些精神和神经疾病的药物; ● 酗酒或戒酒; ● 汞中毒; ● 甲状腺机能亢进; ● 肝肾功能衰竭; ● 焦虑或恐慌。 震颤的类型 震颤可分为两大类: 静止性震颤发生在肌肉放松时,例如当手放在膝盖上休息时会发生颤抖,并且常见于手部。这种类型的震颤在帕金森病患者中较为典型,并且被称为“搓丸样”,因为手和手指的运动怎么鉴别特发性震颤?
特发性震颤患者的震颤部位(头、手臂、下肢、声音、下颌、是否对称等),发作方式(静止性、姿势性、动作性)、频率与幅度(精细或粗大)。单纯头部震颤提示特发性震颤和肌张力障碍性震颤,但腭和面肌震颤更常见于帕金森病;不对称性上肢震颤常见于帕金森病,但也可能为原发性震颤和肌张力障碍性震颤;腿部震颤或行走时手部震颤提示帕金森病;精细震颤常见于特发性震颤、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生理性震颤,常很难发现;小脑性震颤则表现为高幅振荡,帕金森病的震颤介于两者之间。
鉴别各种原因的震颤需要从病史的采集、震颤特点的观察以及体格检查来综合分析:
1、典型的特发性震颤在儿童、青少年、中老年中均可发现。
对起病的高峰年龄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起病年龄的分布为双峰特征,即在20~30岁和50~60岁这两个年龄段;另一种观点认为特发性震颤很少在少年发病,随着年龄增长发病人数增加,平均起病年龄37~47岁。
2、特发性震颤惟一的症状就是震颤,偶有报道伴有语调和轻微步态异常。
患者通常首先由上肢开始,主要影响上肢,双侧上肢对称起病,也可单侧上肢起病。一旦上肢影响后,常向上发展至头、面、舌、下颌部。累及躯干和双侧下肢者少见,仅在病程的晚期出现,而且程度比上肢轻。随着病程和年龄的增加,频率逐渐降低,幅度逐渐增加。
典型症状是手的节律性外展,呈内收样震颤和屈伸样震颤,旋前旋后样震颤(类似于帕金森病)十分少见。书写的字可能变形,但不会表现为写字过小。另一个常影响的部位是颅颈肌肉群。头部、舌或发声肌均可累及,表现为患者手部严重的姿位性震颤和头部震颤,包括垂直的“点头”运动和水平的“摇头”运动。软腭、舌的震颤会导致发声困难。
3、震颤在发病10~20年后会影响活动,随年龄增长严重程度增加,以致完成精细活动的能力受到损害,至发病后第6个10年达到高峰。86%的患者至60~70岁可影响社会活动和生活能力,包括书写、饮水、进食、穿衣、言语和操作。震颤幅度越大,对活动能力的影响也越大。震颤对性别的影响无差异。
4、许多因素都可以影响震颤,饥饿、疲劳、情绪激动和温度等会加重震颤。与大多数不自主运动一样,特发性震颤在睡眠时缓解,也有个别报道,震颤在浅睡中仍然持续存在。
特发性震颤患者对乙醇(酒精)的反应是特征性的。许多患者即使只摄取少量乙醇(酒精)就可减少震颤。42%~75%患者饮酒后震颤减轻,但只是暂时的,一般维持2~4h,第二天震颤反而加重。很少有报道乙醇(酒精)对其他类型的震颤有类似作用,乙醇(酒精)是通过中枢起作用的。
5、特发性震颤可以伴发其他运动障碍的疾病。特发性震颤伴发帕金森病是众所周知的。据报道,在特发性震颤患者中,帕金森病的发病率比正常对照人群高得多,即使在大于60岁的特发性震颤患者中,帕金森病的危险度是同年龄组的随机人群的24倍。
特发性震颤和震颤有什么区别?
特发性震颤(essential tremor,ET)是最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主要为手、头部及身体其他部位的姿位性和运动性震颤。特发性震颤具有相互矛盾的临床本质,一方面这是一种轻微的单症状疾病,另一方面,又是常见的进展性疾病,有显著的临床变异。本病的震颤,在注意力集中、精神紧张、疲劳、饥饿时加重,多数病例在饮酒后暂时消失,次日加重,这也是特发性震颤的临床特征。特发性震颤病因并不清楚,易与其他疾病产生的震颤混淆。 静止性震颤:震颤于静止时发生,如“搓丸样”。见于帕金森氏病(Parkinson) 意向性震颤:在动作时发生,愈近目的愈明显,见于小脑病变,及特发性震颤又称家族性、遗传性良性震颤。 扑翼手做一些精确性的动作的时候,出现不可控制的颤抖,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人体是一个很复杂的生理结构,任何的一种身体出现的肢体语言都可能是某种病变或者机能异常的征兆,所以在平时的生活工作过程中,我们要密切的关注自己身体的潜在语言,时刻提醒自己健康才是第一位!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在做某些动作的时候,手部会出现不自主的抖动,但是有时候一转变手的状态,抖动也就随之结束了,这里面究竟是怎么个情况呢?
人在焦虑或者异常兴奋、紧张、生气的情况下,手或者嘴巴、腿都会出现不自觉的抖动,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气得发抖“这句话。手抖根据症状的不同氛围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也就是有些正常有些不正常。
生理性的抖动一般都是频率较快但是幅度很小,一般都会出现在情绪异常的情况下或者是肢体疲乏酸累的情况下,随着时间推移休养之后都会得到恢复。这是正常生理现象。
这里需要特殊说明的是病理性的手抖,需要引起朋友们特别的注意了!病理性的手抖一般都是比较严重而且不能自主控制的抖动,一般而言有以下几种存在的可能性:
1、低血糖。
低血糖患者由于身体机能受到影响的原因,在抖动的时候会伴随着出汗、心慌、脸色苍白等现象,一般而言,在充分的补充身体糖分之后就会得到缓解。
2、帕金森综合征。
帕金森综合症最典型的的症状就是拇指和食指每秒出现3-4次的对合动作,而且时间推移可能出现肢体僵硬、行动不稳等并发症状。
3、甲状腺功能亢进。
当患者出现手抖的时间段,会伴随着消瘦、多汗、突眼、心率加快等现象,这时候就应该及时的到医院进行体检查明原因,然后对症下药。
除此之外还可能是小脑病变、药物作用、酒精麻痹及戒断、心脏问题等原因引起,所以一定要细心的进行自我观察,及早的找出病因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