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综合 > 正文

出釜不满5d什么意思

加气砼砌块的防治措施

3.1墙体砌筑
3.1.1施工前准备
(1)确定加气砼砌块品牌时,不仅从厂家信誉、技术力量多方考察,还重点查看了厂家的生产能力和堆场面积,避免其由于生产能力限制或堆场面积不足而将出釜时间不足l5d的砌块装车出厂。进场验收时,不仅应对干密度、抗压强度、干燥收缩值及导热系数等指标进行复验,还要查看其生产日期,龄期不足的砌块不得进场施工。
(2)同一堵墙尽量选用同一种材料砌筑,不宜与其它块材混砌。本工程除由于模数不符,墙体底部高度不足l00部分用C10素砼找平外,其余均采用加气砼砌块砌筑,顶砌所用砌块是特意请厂家订制一批200×200×100规格的砌块。
(3)砌筑砂浆为M5混合砂浆(掺合料为粉煤灰)。
(4)砌筑前对柱墙预留的拉结筋进行隐蔽验收,如有漏埋的或留置尺寸与砌块皮数不符的,应采用植筋工艺进行加筋处理,不得将拉结筋强行拗弯甚至砍除。
(5)基层清理:清理墙下卫生,将高出地面的砼或砂浆清理干净。砌筑前一天,将加气砼墙体与结构柱、墙相交处浇水湿润。
(6)由于加气砼砌块的干燥收缩值受含水率影响较大,经实验测定,含水率在10%~30%之间其干燥收缩值较小(一般在0.02~0.1mm/m);因此控制含水率至关重要。砌筑前一天应将砌筑面适度洒水,表面湿水深度,宜为8-10mm(实际施工时含水率不得大于20%)。
3.1.2砌筑施工
(1)砌筑时一次铺设砂浆的长度不宜超过800mm,铺浆后应立即放置砌块,要求一次摆正找平,如砂浆已凝固,砌块砌筑后需移动时,应铲除原有砂浆重新砌筑。
(2)砌筑时上下皮砖错开长度不得小于砖长的1/3,转角处及纵横墙交接处应同时咬搓砌筑,沿墙高每隔400mm,用2Φ6钢筋伸入墙内拉结,每边长度不小于700mm,临时间断处应成斜搓,斜搓水平投影长度不小于高度的2/3。
(3)砌块填充墙应与钢筋砼柱或剪力墙拉结,沿墙高每隔400mm,设Φ6钢筋拉结。伸入墙内长度不小于700mm,且不小于墙长的1/5(7级抗震)。
(4)宽度大于2m的洞口两侧、较长的独立墙体端部应设构造柱,墙长超过5m中间应加设构造柱,必须先砌墙,后浇构造柱砼。
(5)砌体每次砌筑高度不应超过1.2m,待前次砂浆终凝后,再继续砌筑,一日砌筑高度不宜大于1.8m。
(6)当填充墙砌至接近梁板底时,预留约220mm空隙,待砌体砌筑完毕至少间隔7d后方可用200×200×100mm专用砌块将其补砌顶紧。
(7)灰缝须横平竖直、上下错缝、砂浆饱满。尤其是竖缝,下得采用包心砌法。随砌随勾缝,将灰缝勾成1-3mm的凹缝,灰缝厚度应均匀,厚度不宜大于l5mm。
(8)跨度大于0.6m的门窗洞口的顶面应设置过梁,窗台应设置钢筋砼压顶,过梁及压顶伸入两端墙体长度不得小于250mm。
(9)砌体内设置暗管、暗线、暗盒等,应在砌筑砂浆达到强度后用专用机械开槽、钻孔,不得引起砌块松动和开裂,严禁用锤子凿打。
3.2抹灰工程
3.2.1施工前准备
(1)界面剂配制:配合比为水泥:海菜粉胶液:砂=1:0.5:0.35。界面剂不仅作为抹灰层的结合层,还可以封闭砌体毛孔,起到抗渗作用。
(2)加强网:内墙采用耐碱玻纤网格布,网格尺寸为5mm*5mm,外墙采用镀锌钢丝网,网格尺寸为10mm*10mm。
(3)抹灰砂浆:原先施工方案考虑梁、柱、剪力墙等基层为砼的部位采用水泥砂浆,加气砼砌体采用水泥石灰砂浆粉刷。由于担心石灰砂浆出现爆灰现象以及现场实际操作时,很难将墙体和框架梁分别采用水泥石灰砂浆与水泥砂浆分开粉刷,而且样板施工时采用水泥砂浆粉刷的墙面未发现出现问题,最终决定统一采用粉煤灰水泥砂浆(水泥:粉煤灰:砂=1:0.3:3)。
(4)为了减少墙体裂缝,本工程外墙还采用聚丙烯纤维作为掺合料,掺量为0.9kg/m3水泥砂浆。该材料化学性质稳定,能在砂浆内部形成均匀的乱向支撑体系,减少砂浆的收缩应变和毛细管张力,可有效地控制砼塑性收缩、干性收缩、温度变化等因素引起的微裂纹,从而阻止砂浆内裂缝的产生和发展。
(5)抹灰应在砌体工程施工完毕至少7天且经验收合格后进行。抹灰前应先进行基层清理,将墙体上的灰缝、孔洞填补密实。
3.2.2抹灰施工
(1)基层清理干净后在砌体表面涂刷一层界面剂,界面剂涂刷前12h应将墙面浇水湿润,涂刷后至少浇水养护3d。
(2)局部采用玻纤布(外墙采用钢丝网)加强。
①不同材料基体结合处,加气砼砌体与砼梁、柱、剪力墙等交接处均铺贴200mm宽玻纤布(钢丝网),每边各l00mm。
②窗台压顶及门窗洞口45°角部位铺贴400×400mm玻纤布(钢丝网)。
③暗埋管线的孔槽处若宽度小于250mm,孔槽内先用与抹灰砂浆相同配合比的砂浆堵塞严实,铺贴玻纤布后再进行大面积粉刷。宽度大于250mm的孔槽应留出墙体位置,按间距400mm设2Φ6钢筋,两端伸入墙体的钢筋长度应大于700mm,待墙体的砂浆强度达到要求后,安模浇筑素砼。
④当抹灰总厚度大于或等于35mm时,在找平层中应附加一道玻纤布(钢丝网)。
(3)抹灰前应对界面剂及上述薄弱部位的加强措施进行验收,检查是否有遗漏,尤其是玻纤布(钢丝网)一定要铺钉牢固,否则不但起不到加强作用,反而增加了一道隔离层。
(4)砂浆应采用机械拌合,拌合时间不得少于90S(外墙由于添加了聚丙烯纤维,不得少于120S),应随拌随用,必须在拌成后3~4h内使用完毕。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烘至恒重时温度时间的要求是什么?

‍‍按照GB11968-2006《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抗压前应采用GB11969-2008《蒸压加气混凝土性能试验方法》中的要求,将试件放入(60±5)℃的电热鼓风干燥箱内,烘至8%~12%的含水率。但是,如果按要求做,其烘干过程持续时间较长,给按时出具报告带来困难,还会延误工期,并给开发商和施工单位造成损失。故为适应实际情况,直接放入(105±5)℃电热鼓风干燥箱烘干,恒重后目测表面,有裂纹的剔除不用,取其中的9块视作绝干状态样品。在应用中,GB11968-2006《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规定存放5d以上方可出厂;GB50203-200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加气混凝土砌块应在28d后方可砌筑。

‍‍

GENERAL的意思是什么?

GENERAL的意思是:
1、adj. 一般的,普通的;综合的;大体的
2、n. 一般;将军,上将;常规
短语:
1、general design 总体设计
2、general hospital 总医院;综合医院
3、general information 一般信息;基本资料;总说明
4、general idea 大意,梗概
5、secretary general 秘书长
例句:
The figures represent a general decline in employment.
这些数字表明就业率的总体下降。

扩展资料GENERAL的近义词:ordinary
ordinary 读法 英 ['ɔːdɪn(ə)rɪ; -d(ə)n-] 美 ['ɔrdnɛri]
1、adj. 普通的;平凡的;平常的
2、n. 普通;平常的人(或事)
短语:
1、ordinary share 普通股
2、ordinary light 寻常光;普通光线
3、ordinary level 普通程度的;(英)普通级考试(等于O leve)
4、ordinary goods 一般品;普通货物
5、ordinary quality 中等质量
例句:
It has 25 calories less than ordinary ice cream.
它的热量比普通的冰淇淋少25卡路里。

什么是砌体工程?

父母皆祸害是什么意思

这个意思不能从字面上去理解 “父母皆祸害”,这是一个拥有近三万名成员,网络讨论小组的名字。“祸害”一词看似尖锐,其实并非小组成员蓄意发泄,而只是引用尼克·霍恩比的畅销书《自杀俱乐部》中少女杰丝的一句台词。小组成员主要在此倾诉或反思父母造成的情感或肉体上的伤害,而不是无理抱怨。小组成员多数在家庭生活中确实受到不公正待遇,如直接肉体伤害 ,间接人格伤害 ,父母间的矛盾、争吵、家庭暴力,或对孩子不关注、冷漠造成的伤害。 以及试图控制孩子的人生,或更为严重的猥亵子女、性别歧视等精神伤害。 “父母皆祸害”出自英国作家尼克·霍恩比的小说《自杀俱乐部》,少女杰丝在姐姐出走后,与陷入神经 父母皆祸害 质的母亲及任教育部长的父亲关系愈发紧张,在小结自己失败的青春期时,杰丝如是说。2006年,张坤将这本小说翻译成中文,并推荐至豆瓣网。 2008年1月,一名豆瓣网友邀她加入其新成立的小组,并担任小组管理员,组名就叫“父母皆祸害”。张坤接受了任命。作为资深豆友,在上海某英文报任文化记者的她并没觉得这个小组离经叛道,她同时还在混“皮肤过敏”小组,“自取其辱”小组,“我们都是拖延症”小组…… 这些正流行于各大社交网站的小组,被公认为是互联网新生代的人际网络与生活方式,他们热衷投奔志同道合的组织,或干脆自己成立一个组织,崇尚腔调,语不惊人死不休。 理想的父母是人生的指导者,可惜你的父母不是——别难过,很多人的父母也不是。豆瓣网上有个“父母皆祸害”小组,创建于2008年1月18日。这里聚集了一群在父母子女关系中受到挫折、苦苦思索出路的年轻人。 虽然这个小组的名字听起来相当大逆不道,但他们在创建宣言里强调:“反对不是目的,而是一种积极手段,为的是个人向社会化进一步发展,达到自身素质的完善。我们不是不尽孝道,我们只想生活得更好。在孝敬的前提下,抵御腐朽、无知、无理取闹父母的束缚和戕害。这一点需要技巧,我们共同探讨。” 50后父母、80后子女的代沟 现实中,50后父母和80后子女之间,控制和反控制的“斗争”不时上演。特别在奔三的剩男剩女中,为此想要搬出家来独立生活的,为数不少。网上,常有80后网友发帖讲述类似经历。这些80后常常是从小就受到父母的全方位控制,“认识什么样的朋友,读什么专业,去哪里工作,找个什么样的人结婚……父母都用自己的一套标准来套用在我的身上,希望我能达到他们理想的生活状态。”而长大成人后的80后,迫切希望摆脱这种状态,为此和父母频频发生矛盾。 不少网友表示,虽然知道父母都是为了自己好,但有些做法还是让人难以忍受。也有网友反思,豆瓣上这个小组的名字,估计大部分父母看了都会怒从中来,然后伤心不已。但如果仔细分析亲子关系中负面情绪的来源,或许父母和子女都需要反省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1] 管理员张坤认为,这不过是年轻一代争取话语权的一种方式。她来自孔子的故乡山东,家乡街道的墙上至今还反复刷新着“二十四孝”的内容,那堵墙,据说曾祖父那代起就一直竖着。“父母皆祸害”小组成立两年后,组员发展至近17000人,规模在豆瓣属中等偏上。话题每天都在更新,主题旗帜鲜明地集中于一点:如何对付父母?首页上,几篇被视为经典且指导性强的帖子长期置顶——如何高效地anti-parents(反父母)?让我们不要重复他们的失败人生;你是否在重复父母的错误。 教育问题 子女不希望父母过度束缚 50后一代父母最大的问题是:控制欲太强,不尊重孩子隐私。 他们接连经历各种政治运动、天灾、人祸,国家政策与生存需要使他们各自拥有众多兄弟姊妹,只有互帮互助才能生存下去,这培养了他们对集体主义朴实而忠贞的信仰; 他们喜欢用“不三不四”来责怪他们不理解的想法,在他们的认知体系中,世界本来非黑即白,不姓“社”就姓“资”,他们从小就被告诫只能以辩证唯物主义武装脑袋,解释经济、政治、美学、新闻…… 他们年少时很快就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日后在80后子女面前,他们之间可以交流的话题,和路人甲乙在旅行途中相遇时的寒暄,没多大区别; 最严重的问题在于,他们已习惯于生活、就业、房子、生育统统被国家有计划地安排好,他们也就习惯性地想为下一代安排好一切,而这在下一代的眼中更多的被称为控制。 编辑本段典型代表 与方馨在现实生活中展开的“战斗”一样,这些虚拟的硝烟都是单方面的。据组内调查,该小组成员的普遍身世背景为:生于1984之后,从小便开始接触网络,没有什么不可接受的观点,也没有什么不容置疑的权威。 加入“父母皆祸害”网络讨论小组之前,28岁的方馨已经向父母“宣战”了14年。“战斗”的手段包括:考上一所远离家乡的大学,不看新闻联播,不看春晚,不按时吃饭,不入党。最后一场大型“战役”爆发于一年半前,导火索是父母认为她该做妈妈了。成为“父母皆祸害”小组的一员后,方馨不再纠结于自己的“大逆不道”。和这个根植于文青大本营豆瓣网之内,拥有近两万名成员与一个惊悚名字的讨论小组相比,方馨与父母的“战争”就“交火”的观赏性而言,简直平庸得不值一提。 编辑本段深层分析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很大 不能简单的把“父母皆祸害”看成是一群叛逆且不孝的“逆子”们的反叛宣言,也不能把它当做一次集体情感的非理智表达。与其从正统的道德观层面去解读,人们不如把这当成是中国家庭教育的失败。家本是孩子幸福的摇篮,是他们心灵的避风港和最终归宿。但在这个网络讨论小组里,家却变成了“世界上最没法谅解的地方” 他们的50后父母经历了各种政治运动,经历了天灾、人祸,经历了中国发展进程中的各种变革。生存的需要使他们形成了对集体主义的忠贞信仰。他们接受到的是用辩证唯物主义解释一切,接收到的是忠贞的爱国主义。他们信奉的是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奉献,去为社会贡献自己的最大力量。集体永远是大于个人的。同样,他们也用这一套理论教育他们的孩子。 在孩子们懂事之后,他们就教育孩子,我们来这个世界上不是来要求什么,而是要努力去为社会添光辉的。为社会添光辉就是他们的梦想。但是怎样去添上自己的一笔呢,他们并不知道。就算知道了也未必能做到。他们整日只会为生活奔波。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依然这样教育孩子。但80后子女们显然并不买账,他们强调自我,信奉的是个人风格的张扬和个人情感的抒发。为集体舍弃自己情感的思想在他们那里受到了坚决的抵制和嘲讽。80后们渴望被人铭记而不是被淹没在人群里。于是家长们的教育无一例外的在他们那里受到了集体性的排斥。 实际上,何止是对家长,这一代人对中国的整个教育体制都已经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填鸭式的应试教育埋没了他们的自主性,同样也扼杀了他们的创造性。他们最幸福的时光不是来自于占他们生命中四分之一时光的学校生活,不是来自于课堂苦读而是来自于逃课,不是来自于考试高分,而是来自于同龄人的一起疯狂玩乐。学校教育不能给他们足够的尊重,这一点同样体现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们只会教导他们好好读书,好好学习。似乎填鸭式的学习就是他们幸福的全部。但只有他们知道,这只是他们生活中的昏暗部分。 他们不会信奉集体主义。相反,他们认为那是一种灾难。他们渴求与上一辈有精神上的交流和感情上的沟通。但中国家长们似乎忘记了他们的这种感情需要。他们以为孩子学习好了有一个好的未来就是他们的本分。做好了这一点就是一个好父亲,好母亲。他们夸大了自己的监督本职,淡忘了自己身为人母,身为人父的那种与孩子血脉相连的感情天分。在这样一种功利性的想法里,他们失去了与孩子感情的紧密相连。即使是一个孩子,他也是一个公民,有自己的想法和自由。这一点,是家长们所忽视的。而这,恰好是他们成为“祸害”的理由。父母皆祸害 万人"组团"说父母不是 父母毁掉了我的自信心!我差点被老爸从阳台扔下去!我们的父母大多不懂得自我反省……这一个个尖锐话题都来自于一个叫“父母皆祸害”的讨论小组。这是一个专供网友讨论父母问题的话题小组,有上万名成员,他们大多对父母的教育方式、教育理念不满,并聚集在一起交流父母的不是。 因为过于离经叛道的小组名称,也因为小组讨论话题的敏感尖锐,该小组近日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面对网上网下一片议论,小组表示:反对不是目的,而是一种积极手段;我们不是不尽孝道,我们只想生活得更好。 万人网上数落父母 “父母皆祸害”,光是这五个字就足够让不少人惊愕和愤怒。然而,这样一个讨论小组竟然在网上已经成立了两年半,小组成员过万,并有日益壮大的趋势。到底是怎样的一群人,成立了这样一个从传统角度看起来“大逆不道”的小组?在这群人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父母对饮食和减肥的不同: 我天生胖,后来父母也总是让我吃很多,但是父母还是让我吃,我想减肥,吃减肥药不让,节食不让,但是我喜欢很多明星用的osli m20草本,这个总是健康的吧,身边的人也有很多吃来瘦的不错的,但是老爸老妈又说太贵,我难道就这样胖者你们才开心么? 在一个《谁差点被父母杀掉》的帖子里,不少小组成员都曝出了自己童年被父母严格管教的恐怖经历。 “我从小被我妈打了N次,青春期和我爸顶嘴,我爸把一壶刚烧开的水,往我身上泼。肩膀全烫伤了。我妈带我去医院,因为要花钱,我妈又在护士面前狂骂我。” “他们吵架,内容和我没关系。可是我妈威胁我爸说他敢走出家门就马上勒死我,绳子都拿出来了。我爸抬脚走了,我妈把我拖到面前拿着绳子对着我比划了一个多小时。我长大后明白她是想让我爸回来看到她要勒死我,然后过来阻止,可是我爸没有回来。那一个多小时是我生命中最艰难的一段时间,那年我上小学三年级。” 不过,小组中讨论最热烈的并不是这些身体上的伤害,而是因为父母不当的教育方式所带来的精神上的阴影。《父母毁掉你心里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一帖就是典型代表。发帖的组员说自己被父母毁掉的是“与人交流的欲望”,因为上学的时候,每次回家说自己在运动会上拿名次了,或者说学校里发生的趣事,父母都会不屑地说:“得了,把注意力放在学习上。”次数多了,他就形成了把什么事情都烂在肚子里、跟人疏远的个性。而更多的组员在该帖里都表示,因父母常误认为打击子女可以促动其奋进,最终导致他们自信心缺失。 数落只是手段 近日,因为小组内的讨论内容被频繁转载,“父母皆祸害”小组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其数落父母的反传统态度也引发了社会的激烈争论。 反方“simba07”认为:“真正做儿女的可以跟父母讲道理,父母辛辛苦苦栽培不容易,难道把我们栽培出来就是批判他们的吗?这么做对父母不公平。” 支持者“pwst”说:“我们总是说父母就是为了孩子才这样子,才强行要求自己的孩子不能做这,不能做那,这都是爱。这种说法是有问题的。就像我爱一个人,我就可以用这个理由对他/她为所欲为了吗?” 而中立方网友“好吃的糖”表示:“中国人这么多,什么样的父母都有!主要看实际情况!(我)小时候平均两天被妈妈打一次,还不是照样长大了……我相信大多数父母做一些事情本意是善意的,但是他们忽略了孩子们本身思想的存在。” “父母皆祸害”小组成立的目的究竟是对父母的全盘否定,还是对父母教育不足之处的反思,这一点小组在自我介绍中写得非常明确。 “反对不是目的,而是一种积极手段,为的是个人向社会化进一步发展,达到自我素质的完善。我们不是不尽孝道,我们只想生活得更好。在孝敬的前提下,抵制腐朽、无知、无理取闹父母的束缚。”他们试图通过子女们的“内心告白”来呼唤“父母自身素质的完善”。 针对此小组表现出的反父母现象,上海社科院出版社心理学编辑陆峥分析认为,不少80后现在步入为人父母的阶段,在此时他们参与到这样的一个讨论中来,尽管说的是父母的不是,但从根本上可以说是对教育的一种反思。他们反思自己儿时所遭到的不恰当的教育和对待,从而避免自己在今后的教育中重复父母的失误。这一点值得肯定。 不过,她也表示小组成员有一点值得警惕,不能将这个小组发展成为一个纯粹的抱怨和发泄平台,那样的话,这个小组只会成为负面情绪的传染源,而对现实没有任何建设性的意义。 [网络调查] 最反感父母不鼓励自己 综合该小组组员抱怨的种种问题,记者整理了一份调查问卷———《父母最让你不能忍受的行为……》,短短3个小时,就从网上收集到了400多份答卷,其中四成被调查者是80后。 在常打击子女(包括贬低、嘲讽等)、喜欢体罚、自以为是不懂装懂、将子女作为“攀比”工具、当众让子女出丑等十个选项中,网友最反感的前三项分别是“不擅鼓励子女,常打击子女(包括贬低、嘲讽等)”、“经常拿别人家的孩子来‘刺激’自己”、“永远将子女看成不懂事的孩子,认为自己总是正确的”。而这三项,恰与“父母皆祸害”小组中组员讨论最为热烈的话题内容基本相符。 参考资料 来自百度 1 新浪网:网络现“父母皆祸害”小组 网友称助理性思考,2010年3月11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99e3f50100hfhv.html
2 荆楚网:纵谈中国80后子女眼中的“父母皆祸害”,2010年7月8日
http://news.cnhubei.com/todaynews/cw/xwpd/201007/t1284933.shtml
3 新闻晨报:父母皆祸害 万人"组团"说父母不是
http://www.news365.com.cn/jj/201007/t20100726_2779251_1.htm
扩展阅读: 1 (父母对子女的伤害归类: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2928823/

展开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