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的存活曲线是种群的特征吗
- 教育综合
- 2022-09-20 12:58:39
什么是存活曲线有哪些基本类型
存活曲线是表示一个种群在一定时期内存活的指标,也是衡量种群增长的基本参数。一般分为三种类型(如图)。 Ⅰ型 (凸型):绝大多数个体都能活到生理年龄,早期死亡率极低 ,但一旦达到一定生理年龄时,短期内几乎全部死亡,如人类、盘羊和其他一些哺乳动物等。 Ⅱ型 (直线型):种群各年龄的死亡基本相同,如水螅。小型哺乳动物、鸟类的成年阶段等。 Ⅲ型(凹型) :生命早期有极高的死亡率,但是一旦活到某一年龄,死亡率就变得很低而且稳定,如鱼类、很多无脊椎动物等 它只是一个参数,是动态的关于种群的存活曲线
以存活数量的对数值为纵坐标,以年龄为横坐标作图,从而把每一个种群的死亡——存活情况绘成一条曲线,这条曲线即是存活曲线。 注意,是对数值。凸型存活曲线的生物种群
Type I 凸型:这些生物在幼儿时期较不容易死亡,成年后的种内竞争则较为激烈。譬如人类或是具有完善育幼行为的生物都属于此类。
其他
1、Type II 属于直线型:是描述这类生物的死亡率无论在何种年纪,都维持一定的比率。可能具有一定照顾子代的行为,但仍不及 Type I 完善,如海鸥、水螅、松鼠等。
2、Type III 属于凹型:是描述生物在幼年时期的死亡率会很高,但是如果其年龄或是体型达到某一阶段或是程度,其死亡率就会下降许多,成年后的种内竞争则较不明显。许多会产下许多后代、生殖策略是以量取胜的生物,像是大部分的鱼类都是此类。
存活到任何年龄的生物体的数量或比例绘制在y 轴上(通常以1000 个人开始的对数刻度),而它们的年龄(通常作为最大寿命的比例)绘制在 x 轴上。
特点
存活曲线是反映种群个体在各年龄级的存活状况曲线,是借助于存活个体数量来描述特定年龄死亡率。它是通过把特定年龄组的个体数量相对时间作图而得到的。
存活曲线直观地表达了同生群的存活过程。为了方便不同动物的比较,横轴的年龄可以各年龄其占总存活年限的百分数来表示。不同的生存曲线是生物在长期适应中形成的固有特征,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在物种进化上各有其独特的作用。
植物的生存曲线比较复杂,研究表明,一年生植物种群的萌芽和播种之间的死亡率非常符合Decvy-A型存活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