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 学 问 题
- 教育综合
- 2022-11-18 17:43:14
几个化学问题。
1、Fe过量,即生成FeSO4 首先,浓硫酸,Fe + 2H2SO4浓= FeSO4 + SO2 + 2H2O 硫酸浓度降低,变稀,然后,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得到的是SO2和H2的混合气体 设SO2为xmol,H2为ymol x+y=11.2/22.4=0.5 64x+2y=19.6 解得,x=0.3,y=0.2 所以,SO2为0.3mol,H2为0.2mol 据两个方程,可得 消耗H2SO4共0.3*2+0.2=0.8mol 即,硫酸浓度=0.8/0.05=16mol/L 消耗Fe共0.3+0.2=0.5mol 即质量=0.5*56=28g 即剩余2g 2化学问题
一、有一种反应物过量的计算课本例题:8mol H2与6mol O2充分反应,求生成水的质量。
此题给出了在化学反应中两种反应物的量,计算时应以哪种为标准呢?下面是两位同学的不同解法:
解法1:2H2+O22H2
1 2
6mol n(H2O)
n(H2O)= =12mol,
m(H2O)=n(H2O)·M(H2O)=12mol×18g/mol=216g。
答:可生成216g水。
解法2:2H2+O22H2O
2 2
8mol n(H2O)
n(H2O)= =8mol。
m(H2O)= n(H2O)·M(H2O)=8mol×18g/mol=144g。
答:可生成144g水。
上述两种解法,结果各不相同,至少有一种结果错误的,对于解法1,我们可以作如下分析:
根据题意,H2的物质的量为8mol,可知反应物中H2的质量为16g,而上述计算所得216g H2O中H的质量为24g(即 ),明显大于题中所给反应物H2的质量,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可见,本题中O2是过量的,不应以过量的O2的量来计算生成物H2O的量,而应以H2的量来计算。所以,当两种反应物的量都给出时,就必须考虑谁过量的问题,并以不过量的物质为依据进行计算。如果直接采用解法2所示的方法也有不妥之处,就是没有确定或难以确定计算结果的正确性。那么,对于过量问题究竟应该怎样进行化学计算呢?
实际上,广义地讲,任何化学计算都涉及到过量问题,都必须以完全反应的物质为依据进行计算,如通常说的“一定量的物质X和过量的Y充分反应……”这就明示了Y过量,应以X为依据进行化学计算。当两种反应物的量都给出时,就必须亲自判断哪种反应物过量或哪种反应物完全反应。再用不过量的那种反应物的量来进行计算,如上例的正确解法如下:
解:设恰好跟8mol H2反应的O2的物质的量为x。
2H2 + O22H2O
2 1 2
8mol x n(H2O)
x= =4mol,
题目给出的反应物O2为6mol,所以O2是过量的,应以H2的量来计算。
n(H2O)= =8mol,
m(H2O)=n(H2O)·M(H2O)=8mol×18g/mol=144g。
答:可生成144g水。
[问题讨论]
①过量计算的一般步骤有哪些?
过量计算通常分为两大步:
a.判断哪种反应物过量,判断时要以化学方程式为依据,根据两种已知物质的数量,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判断,所以这一步又可以分为设定未知数、写化学方程式、比较判断三个小步骤。正确判断哪种物质过量是计算的关键。
b.根据不过量(完全反应的)物质的数量进行计算,计算时仍要以化学方程式为依据,通过比例关系求出最终结果。
②什么情况下需考虑过量问题?
a.题目给了两种反应物的量需考虑过量问题。
b.题目给出了一种反应物的量和一种生成物的量,需考虑过量问题(使所给反应物完全消耗掉)。
c.如果原题中某反应物的量以字母代替,则很多时候要通过分段讨论,进行计算。
d.如果原题给出的是两种反应物的总量,一般要通过极端假设法,进行讨论并计算。
③怎样判断反应物中哪一种过量?
判断过量物质的方法有多种,这里介绍两种最基本的方法:
a.设未知数法。基本思路是设一反应物A的量为未知数x,由另一种反应物B的量为已知量求出x。将x值与题中所给出的反应物A的量比较大小,若计算的x值比题中给出的量小,表明另一种反应物B完全反应;若计算出来的x值大于题中给出的已知量,表明反应物A完全反应。这种方法思路清晰,易于理解,为初学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方法。
如:将1.62g铝粉放入30mL 2.5mol/L的稀硫酸中,标准状况下生成氢气多少升?
解:n(Al)= =0.06mol,
n(H2SO4)=2.5mol/L×0.03L=0.075mol,
设0.06mol Al可消耗H2SO4的物质的量为x,生成H2的体积为y。
2Al + 3 H2SO4 = Al2(SO4)3 + 3H2↑
2mol 3mol 3×22.4L
0.06mol x y
∵x= =0.09mol>0.075mol。
∴Al过量,应以H2SO4的量进行计算。
y= =1.68L
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氢气1.68L。
b.比值比较法。基本思路是写出化学方程式,在有关物质的化学式下面写出化学关系量,在化学关系量的下面列出题目中给出的反应物的已知量,将各反应物的化学关系量与已知量相比,求比值。比较两个比值的大小,比值小者,该反应物过量。该方法形式简单,为许多学生所采用。只是要注意理解过程,培养思维。
如:把3.0g NaI固体溶于水,通入标准状况下Cl20.28L,充分反应后生成I2多少克?
解:n(NaI)= =0.020mol,
n(Cl2)= =0.0125mol,
2NaI + Cl2 = 2NaCl+I2
2 1
0.020mol 0.0125mol
> ,0.28L Cl2过量,以NaI的量进行计算。
2NaI + Cl2= 2NaCl + I2
2mol 254g
0.020mol m(I2)
m(I2)= =2.54g。
答:生成I22.54g。
[问题拓展]
①分段讨论法:在化学计算中,当已知两种反应物的用量,且其中一种或两种以字母或其他代数符号给出时,往往需要根据数量的变化,分段讨论哪一种物质过量,并根据不过量的物质进行计算。
如:1.0 L H2S气体和a L空气混合后点燃,若反应前后气体的温度和压强都同(20℃ 1.01×105Pa),讨论当a的取值范围不同时,燃烧后气体的总体积V为多少。(用含a的表达式表示,假定空气中N2和O2的体积比为4∶1,其他成分可忽略不计)
【分析】已知反应前气体总体积为(1.0+a)L,其中O2为 L,求反应后气体总体积V,所以关键是要求出反应过程中体积的变化量,由于空气体积为a L是一个变量,所以必须根据化学方程式讨论当a L空气不过量和过量时的两种情况。为直观起见,我们用数轴帮助分析。
解:可能发生的反应为:
2H2 S+ O2 = 2S + 2H2O △V减 ①
2 1 3
1.0L L (?)
S+O2=SO2 △V ②
1 1 0
由于②式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所以分析体积变化只需以①式为依据,当H2S跟O2体积比为2∶1时,反应恰好按①式进行,此时有:
,a=2.5
以数轴表示a的范围:
讨论:ⅰ当0≤2.5时,反应按①式进行,O2完全反应,根据方程式①有:
1∶ L=3∶△V减,△V减= = aL,
所以:V=(1.0+a)L- aL=(1.0+ a)L。
ⅱ当a>2.5时,反应按①②式进行,H2S完全反应,根据方程式①有:
2∶1.0L=3∶△V减,△V减= =1.5L,
所以:V=(1.0+a)L-1.5L=(a-0.5)L。
答:当0≤2.5时,V=(1.0+ a)L;当a>2.5时,V=(a-0.5)L。
说明:
分段讨论法的关键是如何分段,以数轴帮助分析可以使分析过程简洁明了。计算时要以不过量的物质(即完全反应的物质)的数量进行计算;当两种反应物的数量均以代数符号给出时,则以两种量之比为依据,分段讨论并计算。
②极端假设法:若只知两种反应物A、B的总量和反应过程中的某一相关数量,则无法直接判断哪一种物质过量。对此问题常用的分析方法就是分别分析当反应物全为A,全为B,A、B以一定的比例恰好完全反应时的情况,再根据相关数量进行判断。
如:18.4g NaOH和NaHCO3的混合物固本在密闭容器中加热至约为250℃,经充分反应后,排放气体、冷却、称量,得固体16.6g。试计算原混合物中NaOH的质量分数。
【分析】在密闭容器中加热NaOH和NaHCO3的混合物时,可能发生的反应有:
NaOH+NaHCO3Na2CO3+H2O ①
2NaHCO3Na2CO3+CO2↑+H2O ②
CO2+2NaOH Na2CO3+ H2O ③
由于②式+③式=①式,所以假定其化学反应过程为NaOH和NaHCO3以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比例进行反应,当NaHCO3过量时,考虑NaHCO3分解的情况。此题的解题关键是如何判断哪种物质过量,由于已知反应前后固体物质的质量,所以要从质量之差进行分析,只要弄清楚以下三种极端情况时的差量,就比较容易判断了:①若固体全为NaOH时,固体不反应,即质量不为。②若固体全为NaHCO3时,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少量最大,为18.4g× =6.79g。③当n(NaOH)∶n(NaHCO3)=1∶1,固体质量减少18.4g× =2.67g。而实际质量减少18.4g-16..6g=1.8g,因为0<1.8g<2.67g,所以相当于反应按①式进行,NaOH过量。
解: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2NaHCO3Na2CO3+CO2↑+H2O △m减 ②
2×84 44 18 62
当固体全为NaOH时,加热后质量不变;当固体全为NaHCO3时,反应后质量减少量最多;固体混合时中n(NaOH)∶n(NaHCO3)=1∶1时,设反应后质量减少为x,则依据化学方程式有:
124∶18.4=18∶x, x=2.67g。
实际质量减少18.4g-16.6g=1.8g<2.67g,所以NaOH过量,NaHCO3完全反应。
设NaOH的质量为y,则NaHCO3的质量为18.4g-y。
NaOH+NaHCO3Na2CO3+H2O △m减
84 18
18.4g-y 1.8g
84∶(18.4g-y)=18∶1.8g, y=10g。
w(NaOH)= ×100%=54.3%。
答:NaOH的质量分数为54.3%
化学问题。
貌似楼主提的问题是关于初中质量守恒定律理解的问题吧!我没有教过初中化学,不知道初中要求到什么程度,那么咱们还是稍微聊一下吧!其实楼主同学是相当聪明、相当会思考的。 1.初中所说的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为新的分子,从而生成了其他的物质.(这里不涉及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即不涉及电子层面的内容) 2.质量守恒定律概念是说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所以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物质的种类发生了改变,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五不变,两变. 3.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成原子,但原子在一些化学问题
1.氢氧化铝算是共价化合物。一般来说金属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都是离子化合物,但是铝(还有)锌是例外。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既可看作三元碱又可看作一元酸(脱掉一分子水为偏铝酸HAlO2),而酸显然都是共价化合物。另外AlCl3也是共价化合物,而Al2O3的化合物类型则有争议(因为存在多种晶体类型)。 PS.你可以看看下面的网址,是偏铝酸的百科词条,上面的图片明显显示Al是以共价键与O原子相结合的,因而Al(OH)3可以想象成用一个水分子打开Al=O双键,从而使Al原子直接连接3个-OH 2.浓氨水与浓盐酸靠近生成白烟的反应原理是前者挥发出的NH3与后者挥发出的HCl在空气中直接反应生成NH化学问题
高锰酸钾本身就是一中强氧化剂.在溶液状态下电离成K离子和高锰酸根离子.但高锰酸的氧化性更强与高锰酸钾,因此在有H离子的情况下 可形成高锰酸 也就是为什么氧化性更强的原因. 例子下面有 烷烃 化学性质 烷烃性质很稳定,在烷烃的分子里,碳原子之间都以碳碳单键相结合成链关,同甲烷一样,碳原子剩余的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相结合.因为C-H键和C-C单键相对稳定,难以断裂。除了下面三种反应,烷烃几乎不能进行其他反应。(在通常情况下,与强酸.强碱.强氧化剂都不反应) 氧化反应 R + O2 → CO2 + H2O 或 CnH2n+2 + (3n+1)/2 O2-----------(点燃)---- nCO2上一篇
怎么得到H2SO4(浓)做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