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双减政策了作业还有这么多
- 教育综合
- 2022-06-04 07:56:15
双减政策对家长和孩子的好处
双减政策对家长和孩子的好处:1、双减政策实现了孩子减负。减少负担下的孩子,当然会更加快乐。以往的孩子负担还是挺重的,课堂上的作业就会有很多,而且很多孩子还有双重作业,也就是课后去补课班、培训机构留的作业。经常孩子,因为完成作业而做到半夜12点左右。这都是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每晚为了完成大量的作业而很晚睡觉,失去了很多自己玩乐的时间,这种强大压力下的孩子必然会不快乐的,即使是成人,面对天天如此大的压力,难免也会崩溃的,肯定是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
2、双减政策减轻了家长的负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家长对孩子学习的焦虑。相信每个家长都会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平时母慈子孝,一辅导作业鸡飞狗跳。平时看着温柔和顺的爸爸妈妈在辅导孩子作业的时候,通常耐心只有十几分钟,最后多数是家长吼、孩子哭作为结尾。事后部分家长还会觉得后悔,会和孩子道歉,保证以后不在写作业的时候发脾气,结果相信大家也都会有体会,下次写作业的时候仍然会鸡飞狗跳,狂吼不止。双减政策出台后,可能会有一定程度上的缓解,另一方面,还因为规定禁止留让家长批改的作业,或者让变相让家长做的作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家长的负担。少一些批改作业,也可能会多一些和谐相处;
3、规范了机构的教育行为。也能让老师在课堂上担负起更多的教育责任。相信有不少家长在外面补课,会有这方面的顾虑。班级里的孩子都在外面补课了,都已经提前学过了,所以老师在课堂上也不会那么仔细的去讲课了,如果我的孩子没有在外面补课,那么我的孩子可能就会跟不上学习进度了。双减政策规范了教育机构的教学行为,同时也规范了学校的教学行为,家长们就可以放心的把孩子的学习交给学校了。
法律依据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第四条 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学校要完善作业管理办法,加强学科组、年级组作业统筹,合理调控作业结构,确保难度不超国家课标。建立作业校内公示制度,加强质量监督。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
目前学校实行双减政策,可是学生的负担真的减轻了吗?
“双减政策”的公布实施对于部分家长而言,是一次维护自身权益的胜利,是在和教育培训机构、学校教师进行“斗争”的胜利果实,双减政策的目的是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前者主要为了让学生健康的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更多的娱乐时间,后者则是为了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减少家庭的教育支出,从而提高整个家庭的生活质量,那么,目前学校实施的双减政策,学生的负担真的减轻了吗?
如果但从现在学生的作业负担和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支出上面来看,双减政策的实施肯定是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现在学生基本上没有家庭作业,校外学科类培训机构基本上已经逐渐消失,但是,学生的负担和家长的压力并不会有太明显的减轻,甚至从某些方面来说,家长的压力会更重,具体来说:
虽然现在已经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但是并不意味着学生自己就不用学习,在放学以后就可以快乐玩耍。一般来说教师都会给学生留一部分选做作业,学生可以选择做或者不做,在这之后教师也不会去作过多的关注,不过做了的学生老师一般都会进行批阅,而不做的学生则不进行任何表示,这样长久以往,没有哪个家长能够坐得住,当然,也有学校教师完全不会留任何作业,但是,对于现在的家长来说,督促学生放学后做一部分练习已经成为部分家长的“必修课”,在这种情况之下,学生个人的学习成绩差距只会越来越大,因此,部分学生虽然现在的家庭作业变少了,但是未来的生活“作业”会更重。
而从学科类培训上面来看,学生在这方面投入的时间逐渐减少,家庭在这方面的支出也在缩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学生放学后的学习时间减少,并且非学科类的培训并没有减少,费用也不断在增多。对于现在的学习而言,单纯的学校学习并不能让学生在激烈的学习竞争中取得优势,利用放学后的时间进行辅导已经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在学科类课外辅导机构被禁止以后,能够承担辅导职能的就只有“父母”,这种情况之下肯定会加重父母的压力,因为辅导并非容易的事情,也并非每个父母都有这方面的能力。
同时,虽然学科类辅导的支出在减少,但是非学科类的教育辅导支出却在增加,这样不但使家庭的教育支出费用在缓慢增长,学生用于来娱乐的时间也并没有增加多少,而且对于一些非学科类的培训机构来说,双减政策或许就是其发展的机遇,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以“温水煮青蛙”的方式不断涨价,总会获得比较丰厚的利润,毕竟双减政策说不定哪个时候就波及到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在此之前肯定要“大肆捞钱”。
总的来说,双减政策的最初目的肯定是已经达到了,但是,随着政策的执行新的问题又在产生,在这种情况之下,只有家长放平心态,放弃“鸡娃”的培养心态,这样双减政策才会达到最佳的效果。
双减政策是什么意思?是不让给孩子补课了吗?
双减政策推出后,还是有很多家长不太明白双减政策到底表达的什么意思,双减政策是减啥呢?双减政策是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吗?目前,双减政策主要是针对中小学生,禁止校外培训和给学生高额作业,部分城市已经开始试点。
本文目录
1、双减政策是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吗?
2、双减政策是不让补课了吗
3、怎样解读教育双减政策
一、双减政策是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吗
“双减政策”:通俗地讲,主要针对小学生和初中生。一减轻作业负担,二减轻校外培训负担。
双减确实孩子压力更大,双休日不能开补习班,培训机构都在周一到周五晚上时间开班,孩子放学后校内家庭作业还要校外补课,更加导致孩子休息睡眠不足。
国家义务教育政策还很需要改善校内老师对孩子教学质量,校内任课老师都在校外开补习班,现在老师以工作教学。
二、双减政策是不让补课了吗
事实上,双减政策是为了让学生摆脱沉重的学习负担,让学科教育回归校园,而不是放在课外辅导机构。为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政策要求减少作业量和作业时长。需要合理调整和设计家庭作业结构,让孩子尽可能在学校完成家庭作业,不能给家长分配作业,也不能让孩子自己批改作业。减轻校外培训负担。
其次,双减政策是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劳和校外培训负担的重要政策,并不是完全不让给孩子补课了,严禁补课机构开设义务教育阶段所教授的课程,这意味着今后的补课机构不能够再为学生补习主要科目。
三、怎样解读教育双减政策
①.控制作业总量,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鼓励布置分层、灵活、个性化的作业;
②.提高课后服务水平,提供“菜单式”课后服务项目供学生自愿选择,加强和优化免费在线学习服务;
③.促进区域内干部和教师的流动。小学一年级坚持“起点”教学,学校不得组织任何形式的招生分班考试,严禁分重点班和实验班。
实行双减政策后,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减轻了吗?
国家为了减轻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实行双减政策,不允许中小学生在周末或法定节假日补习学科知识,并且也开展了学校的课外辅导,在原先下午放学的基础上延长一定的时间,教师辅导学生完成课后作业,为了就是不让孩子们将作业带回家,并且在学校有老师的辅导效果也会更好一些。那么,实行了这个政策后中小学生的课外负担真的减轻了吗?个人认为可能也并没有,当然也要看各地的执行情况。
一、学生可能会进行周中补课
虽然国家政策规定中小学生不能在周末进行补课,但一些家长也会为了让孩子增加自身的优势或是补习薄弱科目,让孩子在周中进行补课,一般6点左右放学之后还需要进行两个小时的补课,对学生来说学习压力是非常大的。
二、可能回家后还有作业
虽然有课后服务时间要求学生们写作业,但老师布置的作业量也会相对增加,可能在学校仍然完不成回家后还需要再写作业。
三、一些地方的教师会占用课后辅导时间上课
一些地方的老师不按照规定展开课后服务,而是选择占用课后服务务时间来上课,这样孩子们的作业还是留在家里写,并且相当于每天多上了一节课,负担也并没有减轻,学习压力反而增加了。
以上为个人观点,其实对于中小学生的教育政策也是在不断地探索与完善,最重要的是从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为初衷,也希望家长们对孩子的学习要求不要过于苛刻,不要把孩子所有的课外时间都剥夺,让他们有一个美好的童年回忆。你认为双减政策后,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减轻了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双减政策实行以后孩子的学习有了什么改变?
双减政策实施以后,孩子的学习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后负担减轻
双减政策实施以后最大的感受,就是学生身上的负担减轻了。没有实施政策之前,学生每天放学之后还有各种辅导班,双减政策实施之后,各个辅导机构纷纷关门,学生也不需要再去辅导班了!这就导致孩子的负担大大降低,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
就我们家孩子而言,以前放学之后先去辅导站,完成作业之后再进行补习,晚上回到家之后已经八九点了。第二天还要早早地去学校。到了周六日,从早补到晚,并不是孩子的学习成绩不行,主要是大家都在学习,自己家孩子不学习就会落后。而且很多辅导机构都是学校老师开的的,你不照顾生意,老师就不会照顾你家孩子。所以不去不行呀!现在好了,双减政策出来之后,辅导机构消失,学生也没有了额外的辅导压力,个人时间也多起来了。
感觉孩子脸上的笑容也变得多起来了,每天放学之后也不是那么的疲惫了,晚上回到家做作业的时候也更加有激情与活力了。
二、学习方式转变
双减政策实施之后,很多地方的老师都开始重点关注课堂,学校老师的教学方式与方法跟之前相比也有了很大的改变,课后作业也不再是题海战术,更加注重对学生个人成长的关注。
偶然一次,我看到我们家孩子的课后作业是观看月食现象,我就感觉很有意思,这种作业不是枯燥的知识传授,而是从上生活入手,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并激发学习的欲望。孩子在观察月食现象的过程中,就会对一些知识产生疑惑,这样在课堂上学习的时候就会针对性更强!我认为这种方式非常的好!
双减政策之后,孩子无论是学习任务量还是学习方式都发生了重大的转变,我认为这是非常好的一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