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题:我国封建王朝的皇帝和官吏是公务员吗
- 公务员
- 2022-12-10 12:58:49
大明帝国有公务员吗?应该叫帝务员。分为内臣(太监),外臣(官员),杂役。
有,但不是你说的那些,公务员和官员是不一样的,而且宦官就是宦官,杂役就是杂役,宦官是由皇家供养的,杂役是官员自己发工钱,根本不能算在政府部门里面,所以既不能说是官员又不能说是公务员。 所谓的公务员,是政府部门里面专门负责处理日常事务的,一般来说称为“吏”,这些人跟官员有些区别的,选拔方式和官员也有点区别。古代的官员相当于现在的公务员,他们有规定的退休年龄吗?
由于年龄渐大,机体衰老,各朝各代都会有专有的退休年龄。比如唐朝就是规定官员在70岁之后才能退休。
在中国古代退休的说法是用致仕来代替的,这从很多古代诗集以及影视剧中可以看出。不仅如此,古代的官员退休之后,政府也会发放退休金,毕竟为国为民一辈子总要老有所依才好。
但可以领到退休金的首要条件就是要达到退休年龄,各朝各地的规定都不一样,在唐朝就是要求官员到了70岁才能退休,但是古代的平均寿命,显然不能很好的满足这个条件,所以很多官员都会提前找一些理由向国家申请退休。比如说像皇帝诉说自己身体不好,力不从心,无法继续为朝廷效力。而皇帝大多也不会阻拦。
各个时期的退休待遇也各不相同,比如唐朝时就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在退休之时退休金为之前俸禄的一半,但五品官员以下的就没有做具体规定,后来这个问题到了宋朝,基层官员的退休保障才有了真正的规定,宋朝规定九品以上可以按照原来俸禄一半所领取。明朝之后退休待遇又变得更加苛刻,基本上退休的官员都没有任何的退休金,所以说当时的官员十分凄惨。
很多话都是明面上是如此之说,但具体有没有实施是我们不得而知的,我们从名人杜甫就可以看出他退休之后日子过得如此贫困潦倒,就可以看出古代的退休金并不是那么好拿的。所以大多数的官员会在自己在任期间攒点银子,在自己的家乡置办一两所田地,为了自己在退休之后有所保障,这可能也是为什么古代有那么多人冒着被砍头的风险还要进行贪污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