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不求你雪中送炭,只望你莫落井下石”,如何理解话中的含义?
- 教育综合
- 2023-03-13 17:44:00
末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这十个字的含义是什么?
俗语“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表现在生活之中,就是有一种人,自以为是,总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去劝别人善良的人。
遇到任何纠纷,就不分青红皂白,一味地劝说弱势一方要宽容一点,他从未真正考虑过当事人的感受。这种人表现出来的,不是发自内心的善良,而是一种“伪善”。
人在自我向上提升、自我完善的过程当中,必定利于他人、利于众生而被众口所赞颂,立成品;此同时,其若自愿舍去其品积累所得(功、名、利、禄等)的回报、反馈社会,即积累成德。此品德,是人遵循自己本心本性中善的方向与良的能力,而得的综合体现。
如果,具有善之心而缺乏良之行,即为伪善;具有良之判断而不行善之方向,是为假善以莠,不足取。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什么意思?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意思是没有经历过别人经历过的痛苦,就不要无根据的发言劝他人大度。
生活中,最怕这种自以为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去劝别人善良的人,总有那么一些人,最擅长慷他人之慨,表达自己的慈悲。遇到冲突,不分青红皂白,就一味地劝说别人要宽容一点,不要计较太多,而从未真正考虑过当事人的感受。这种慈悲,不是发自内心的善良,而是一种“伪善”。
扩展资料:
善良,人人向上提升为善;先天具有的判断是非与善恶的能力为良。合起来,善良的意思是,人人具备的、向上提升的本质本性。
人在自我向上提升、自我完善的过程当中,必定利于他人、利于众生而被众口所赞颂,立成品;此同时,其若自愿舍去其品积累所得(功、名、利、禄等)的回报、反馈社会,即积累成德。此品德,是人遵循自己本心本性中善的方向与良的能力,而得的综合体现。
如果,具有善之心而缺乏良之行,即为伪善;具有良之判断而不行善之方向,是为假善以莠,不足取。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是想表达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没有知道别人的处境,就不要站在道德制高点去评论、指责别人,从来就没有感同身受这回事,只有针扎在自己身上才会知道有多疼。人性都是自私的,立场不同,关注点不同,真的没办法做到完全理解和懂得。
无论如何对别人描述你自己的痛苦,除了同样真正经历过与你相同感受的人,不会有人能理解,这就是人性。要想真正体谅别人的感受与痛苦,必然自己也受过同样的痛,不然只能是同情或怜悯,而并非感同身受。
当自己正经历着苦不堪言的事情时,迫切地想让别人来了解你的痛楚,但其实你想要的只是一点鼓励与理解,可到最后不过是变成那些力所能及的客套,甚至是些刻薄的嘲讽。
所以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一个完全能够理解你的人,与其煎熬着不被理解的苦楚,倒不如试着独自抹干眼泪,把所有的委屈和不堪都咽下去,学着自我消化,这样才会成长,变得更加强大。
扩展资料
喜欢评价别的人的特点
1、这样的人一般都属于“小人得志”型
这样的人一般都没有什么大的能力,而由于各种原因,混了一个还算不错的位置,会有很多人有事求他。正是他认为自己有用,所以才敢明目张胆地评价别人“有用”或者“没用”。这样的人心里是洋洋自得的,认为自己混得不错,喜欢在周围的小圈子里炫耀。这种“有用”“没用”的评价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炫耀。
2、只注重功利化的社交
一个人心里想什么,才会时常挂在嘴上。这样的人在社交中非常功利化。对自己有帮助的人,一定要努力接近,并各种讨好;对自己没有什么帮助的人,就非常淡漠;对于有求于自己的人,一定是趾高气扬。在他的眼中,其他人只分为“有用”“没用”两种。大家可以留意一下,这样的人在我们身边并不少见。
未经他人苦莫劝人善的意思是什么?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出自庄子《人间世》。
思是没有站在别人的立场去感受,或者没有体验过别人的经历,就不要去劝别人大度和行善。在自己的生活中,只能严格的要求自己,不要只站在自己的道德制高点上去要求别人。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你若经我苦,未必有我善,就是说一个人你没有经历过别人曾经经历的一些苦楚,你不要轻易去劝别人,因为你都不知道有一些伤口,别人都已经经历了多少,如果你经历了别人曾经经历的那些苦楚,你可能还未必有别人善良。
这个世上永远没有感同身受,只有冷暖自知。
别人看到的都只是表面,永远不会感觉到内在的情绪,所以没有切切实实经历过别人的人生,永远不要妄图去指责和评判。
人性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很多人总站在自己的角度,把自己当做道德的标准,以谜一样的优越感,妄图评判和指责他人。
永远不要忘记,越是以自己为道德标准指责别人的人,越是愚蠢和无知,永远不要站在自己的角度,以自己狭隘的认知去揣测别人的世界,你没有资格。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什么意思?
字面意思如下:
没有经过别人受得苦难,就不要劝别人做人处事善良。
如果不扣字眼,简单理解就是:
别人的苦难我们不了解,即使了解了也不可能感同身受,所以,就不要劝道别人的行为应该善良一些。
至于具体如何理解这句话,还是用故事说比较清楚,例如金庸小说笑傲江湖里的林平之。
林平之家境殷实且活的快乐,但自从江湖了解他家有辟邪剑谱后。
家人全部死亡,剩下他一个人,投靠了华山派,结果华山掌门人岳不群道貌岸然,也是觊觎他家的辟邪剑谱才收留的他,即使他很清楚,也只能忍气吞声。
再到后来,自己学会剑谱,就一门心思报仇,杀人丝毫不眨眼,就连自己的老婆都杀了。
你说他毒嘛?的确,但林平之本性很好,只是江湖把他逼着走向深渊的。
从林家贵少爷到人人可以欺负的对象,身边的人都在算计他。
他老婆一直在劝道林平之不要继续杀人了,但是林平之的遭遇,旁人是感受不到的。
所以,林平之报仇即使手段残忍,也其实合理合规。
这句话本质是表达为人处事的经验,不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衡量劝道别人的行为是否好坏。
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历,即使劝道了,一是自己已经表现出好为人师了,是非常愚蠢的表现,二是即使劝道也未必能成功,反而给自己惹上麻烦。
总的来说,这句话很中肯,生活工作中也要切忌这个毛病,简单点来说,就是不要多管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