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综合 > 正文

如何安全地存储氢气

氢气易燃,那有哪些令人放心的储存方式呢?

氢气易燃,那有哪些令人放心的储存方式呢?

绿色汽车的一大潜力来自于氢能。然而,氢气很难处理和储存,如果储存和处理不当,可能会有危险。弗劳恩霍夫研究所的一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的方法,可以将氢气以化学形式储存起来,方便运输和补充,而不需要昂贵的加气网络。

这种被称为POWERPASTE的突破性材料将首先在电动滑板车中得到应用。这种材料以氢化镁为基础,由弗劳恩霍夫制造技术和先进材料研究所的一个研究小组开发。一辆典型的氢动力汽车配备了一个加压到700巴的强化罐。

该罐中的氢气供给一个燃料电池,燃料电池将氢气转化为电能,以操作电动机。虽然氢气对于普通车辆和大型车辆来说是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但对于电动滑板车和摩托车等大城市常用的小型车辆来说,氢气并不是一个选择。POWERPASTE能够将氢气以化学形式储存在室温和大气压下,可以按需释放。

该研究所的科学家表示,即使电动滑板车在阳光下原地停放数小时,POWERPASTE也能保持安全。使用该材料进行加油也很简单,骑行者只需用新的滤芯更换空滤芯,并在另一个水箱中注入普通水。POWERPASTE的主要成分是镁,镁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元素之一,很容易获得。

镁粉与氢气结合形成氢化镁,这个过程是在350摄氏度的温度和5至6倍大气压下进行的。团队加入酯类和金属盐,形成成品。糊状物用柱塞从一个筒子中送入小车的推进系统,并从车载水箱中加入水,产生反应,产生氢气,数量根据燃料电池的要求动态调整。

氢气瓶存放国家标准

氢气瓶储存的标准以及注意事项。

氢气瓶应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库温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氢气瓶应与氧气、压缩空气、卤素(氟、氯、溴)、氧化剂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混运。

库房应采用防爆型电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搬运和使用时轻装轻卸,禁止敲击、碰撞。

氢气瓶,必须按规定每3年检验一次,超期未检的气瓶严禁充装和使用。必须专瓶专用,不得挪用及代用。氢气瓶涂深绿色油漆,禁止擅自更改气瓶的颜色标记和钢印。使用前要认真核对气瓶的颜色标记和钢印,以防误用。

因生产需要,必须在现场(室内)使用氢气瓶,其数量不得超过5瓶,且室内必须通风良好,保证空气中氢气最高含量不超过1%(体积比)。

建筑物顶部或外墙的上部设气窗或排气孔。排气孔应朝向安全地带,室内换气次数每小时不得少于3次,事故通风每小时换气次数不得少于7次。

室内氢气瓶与盛有易燃、易爆、可燃物质及氧化性气体的容器和气瓶的间距不应小于8米。与明火或普通电气设备的间距不应小于10米。与空调装置、空气压缩机和通风设备等吸风口的间距不应小于20米。与其他可燃性气体贮存地点的间距不应小于20米。

要设有固定氢气瓶的支架。多层建筑内使用气瓶,除生产特殊需要外,一般宜布置在顶层靠外墙处。阀门或减压器泄漏时,不得继续使用。阀门损坏时,严禁带压更换阀门。瓶内气体严禁用尽,应保留0.05兆帕以上的余压。

若氢气泄漏或爆炸,应立即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可能的话先冷却气瓶并将气瓶从火场移至空旷处。氢火焰不易察觉,救护人员要防止外露皮肤烧伤。

氢气存储安全要求

对于氢气来说,应按《GB4962-1985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5氢气瓶的使用”,具体如下: 5.1 因生产需要,必须在现场(室内)使用气瓶,其数量不得超过5瓶,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5.1.1 室内必须通风良好,保证空气中氢气最高含量不超过1%(体积比)下同。 建筑物顶部或外墙的上部设气窗(楼)或排气孔。排气孔应朝向安全地带,室内换气次数每小时不得小于三次,事故通风每小时换气次数不得小于七次。 5.1.2 氢气瓶与盛有易燃、易爆、可燃物质及氧化性气体的容器和气瓶的间距不应小于8米。 5.1.3 与明火或普通电气设备的间距不应小于10米。 5.1.4 与空调装置、空气压缩机和通风设备等吸风

如何安全储运氢气?

氢气储运及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主要是指安全问题。氢虽然有很好的可运输性,但不论是气态氢还是液态氢,它们在使用过程中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氢的独特物理性质,如更宽的着火范围、更低的着火点、更容易泄漏、更高的火焰传播速度及更容易爆炸等,使其在使用和储运中安全与否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也成为人们的一个普遍关注点。氢气的着火温度在可燃气体中虽不是最低的,但由于它的着火能仅为20微焦,所以很易着火,甚至化学纤维织物摩擦所产生的静电比氢的着火能都大几倍。这就要求在氢的生产中应采取措施尽量防止和减少静电的积聚。

氢气是最轻的气体,它黏度最小,导热系数最高,化学活性、渗透性和扩散性强,因而在氢气的生产、储运和使用过程中都易造成泄漏。以氢作燃料的汽车行驶试验证明,即使是真空密封的氢燃料箱,每24小时的泄漏率就达2%,和汽油相比,汽油一般一个月才泄漏1%。因此对储氢容器和输氢管道、接头、阀门等都要采取特殊的密封措施。

由于氢气具有很强的渗透性,所以在钢设备中具有一定温度和压力的氢渗透溶解于钢的晶格中,原子氢在缓慢的变形中引起脆化作用。它还能够与钢中的碳反应生成甲烷,降低了钢的机械性能,甚至引起材质的损坏。通常在高温、高压和超低温度下,容易引起氢脆或氢腐蚀。因此,使用氢气的管道和设备,其材质应按具体使用条件慎重进行选择。

氢与氮气、氩气、二氧化碳等气体一样,都是窒息气,可使肺缺氧,所以在氢的储存和运输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问题,避免人身受到伤害。液氢的温度极低,只要有一点滴掉在皮肤上就会发生严重的冻伤,因此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采取各种安全措施。

此外,由于氢特别轻,与其他燃料相比,在运输过程中单位数量所占的体积特别大,即使液态氢也是如此,为运输带来不便。

目前来看,在当今工业环境中,氢气的储运和使用技术应该说已经比较成熟,已具备完善的安全作业标准。比如美国每年在公路上运送的液化氢气量可达7000万加仑(加仑是一种容积单位,分英制加仑、美制加仑。1美加仑≈3.79升;1英加仑≈4.55升),未曾出现重大事故。氢的储运有4种方式可供选择,即气态储运、液态储运、金属氢化物储运和微球储运。目前,实际应用的只有前三种,微球储运方式尚在研究中。

氢气的储存方法有哪些?

保存氢气方法很多,但是高效的储氢方法没有 主要方法有:液化储氢(成本太高,而且需要很高的能量维持其液化);压缩储氢(重量密度和体积密度都很低);金属氢化物储氢(体积存储密度较高,但是重量密度低),还有一个是现在正在研究的碳纳米管吸附储氢(已经证明在室温和不到1bar(约一个大气压)的压力下,单壁碳管可以吸附5%-10%,多壁碳纳米管储氢可达14%,但是这些报道都受到了质疑,原因是目前尚未建立一个世界上公认的检测碳纳米管储氢的检测标准) 目前根据理论推算和反复验证,大家普遍认为可逆储/放氢量在5%(质量密度百分比)左右,但是即使是只有5%也是迄今为止最好的储氢材料! 这是我上纳米材料课上老师的笔
展开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