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综合 > 正文

用两个词概括步出夏门行阅读后的感受

曹操 步出夏门行 观沧海 感受

曹操的乐府诗《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是中国诗歌史上最早的描写山水的佳作。这篇诗作借乐府旧题的文学形式写现实的自然风光,讽喻时事,抒发作者的雄心壮志,可以视为托志旅游诗。展现了诗人超凡的雄风与气魄。全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写物动静结合,抒情虚实并用,将大海的气势与诗人的豪情融为一体。

简析曹操《步出夏门行》

《观沧海》是曹操借乐府诗中的旧题《步出夏门行》创作的组诗中的第二首。曹操喜欢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却又能使乐府旧题脱胎换骨,焕然一新。《步出夏门行》本是乐府旧题,又名《陇西行》。夏门,是洛阳的一个城门。《步出夏门行》是曹操在建安十二年北征乌桓时,套用了《步出夏门行》所作的一组诗。全诗或描写河朔一带的风土景物,或抒发曹操的雄心壮志,反映了他踌躇满志、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因此《步出夏门行》被视为曹操的代表作,甚至“建安风骨”典型作品。《步出夏门行》虽是曹操在戎马倥偬之间写成,却立意高远,笔力遒健。在组诗开头相当序曲的《艳》中,曹操抒发了他身经碣石、心怀天下的豪情,为全诗定下了慷慨激越的基调

《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赏析

这是一首富于哲理的诗,是曹操晚年写成的,阐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诗中的哲理来自诗人对生活的真切体验,因而写得兴会淋漓,有着一种真挚而浓烈的感情力量;哲理与诗情又是通过形象化的手法表现出来的,因而述理、明志、抒情在具体的艺术形象中实现了完美的结合。

诗中“老骥伏枥”四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笔力遒劲,韵律沉雄,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全诗的韵调跌宕起伏,开头四句娓娓说理,“犹有“终为”两个词组下得沉着。而“老骥”以下四句,语气转为激昂,笔挟风雷,使这位“时露霸气”的盖世英豪的形象跃然纸上。而最后数句则表现出一种深沉委婉的风情,给人一种亲切温馨之感。

全诗跌宕起伏,又机理缜密,闪耀出哲理的智慧之光,并发出奋进之情,振响着乐观声调.艺术风格朴实无华,格调高远,慷慨激昂,显示出诗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热爱生活的乐观精神。人寿命的长短不完全决定于天,只要保持身心健康就能延年益寿,这里可见诗人对天命持否定态度,而对事在人为抱有信心的乐观主义精神,抒发了诗人不甘衰老、不信天命、奋斗不息、对伟大理想的追求永不停止的壮志豪情。

拓展资料:

《龟虽寿》为东汉文学家、政治家曹操创作的一首四言乐府诗,此诗是组诗《步出夏门行》的第四篇。作者自比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虽然形老体衰,屈居枥下,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壮志,表现了其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充满了对生活的真切体验,有着一种真挚而浓烈的感情力量。全诗诗情与哲理交融,构思新巧,语言清峻刚健,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艺术形象于一炉,述理、明志、抒情在具体的艺术形象中实现了完美的结合。

原文: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龟虽寿

还有哪些抒发爱国情怀的古诗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有哪些抒发爱国情怀的古诗能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下边推荐一些 读完宋代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示儿》,心里总是心潮澎湃,感慨万分,更加让我为之动容的是短短四句话,却强烈地表达了陆游那炽热的爱国情怀。这首古诗主要写了陆游对收复失地、洗雪国耻、重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全诗28个字,字字珠玑,发自诗人肺腑,真挚感人。“家祭无忘告乃翁”写出了陆游在弥留之际,却还依然为祖国的安危、建设着想,表现出他执着而强烈的爱国热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可以看出诗人豁达的生死观,他并不怕死,只是为不能看到支离破碎的国家重新统一而悲伤,可见陆游是一个十分爱国的诗人。 诗人对国家的爱是多么强烈而真挚啊!这

《观沧海》赏析

《观沧海》赏析总结

  1. 全诗是由“观”字展开来写的

  2. 除了‘日月之行-若出其里’,其他都是现实

  • 表达了作者宏伟的抱负

  • 写景抒情诗

  • 描写了:‘海水’ ‘山岛’ ‘树木’ ‘百草’ ‘秋风’ ‘波浪’

  • 借景抒情,意境开阔

  • 作者在‘碣石山’望海时,写的一首四言诗

展开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