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邑+臭是什么字
- 教育综合
- 2024-07-18 17:44:31
一个山加一个邑怎么读?上下结构的
部首:山
总笔画:10
两分字元:山 邑
两分拼音:shan yi
其他资料暂无
如果满意,望采纳
岐字怎么读
岐字的拼音是:[ qí ]
部首:山 笔画:7 五行:土 五笔:MFCY
基本解释
1.〔~山〕山名,在中国陕西省。
2.〔~黄之术〕指中医的医术。“岐”,岐伯;“黄”,黄帝,相传他们都是中华民族医家之祖。
3.同“歧”。
拓展资料:
1,岐出岐入[ qí chū qí rù ]
指出入无固定的处所。
2,膏唇岐舌[ gào chún qí shé ]
犹言膏唇拭舌。岐舌,指舌头上耍花招,说话反复无常。
3,麦穗两岐[ mài suì liǎng qí ]
一麦两穗。旧时以为祥瑞,以兆丰年。亦用以称颂吏治成绩卓著。或比喻相像的两样事物。
4,杨朱泣岐[ yáng zhū qì qí ]
常引作典故,用来表达对世道崎岖,担心误入歧途的感伤忧虑,或在歧路的离情别绪。
5,西岐[ xī qí ]
古邑名。在今 陕西省 岐山县 东北。
1.〔~山〕山名,在中国陕西省。 2.〔~黄之术〕指中医的医术。“岐”,岐伯;“黄”,黄帝,相传他们都是中华民族医家之祖。 3.同“歧”。
酆,怎么读这个字
酆,汉语二级字,读音:fēng。_,读作fēng。
_,读作fēng,汉字,古同“酆”,亦作人名用字。酆,汉语二级字,读音:fēng,有迷信传说指阴间,也指酆这个姓氏。该字最早出现于《说文》:“酆,周文王所都,在京兆杜陵西南,从邑,丰声。”也在《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左传·昭公四年》中出现过。
古同“酆”。亦作人名用字。宋代宗室有赵善__赵彦_。见《宋史.宗室世系表十》_《宗室世系表二一》。
鄞字怎么读
鄞字的读音:yín。
鄞,汉语二级字,读作鄞(yín),本义指边际、界限,引申义是形体、躯体。也指古义地名 ,春秋时属越国,即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该文字在《广韵》和《邑部》等文献均有记载。
康熙字典:
《广韵》语巾切《集韵》《正韵》鱼巾切,????音银。《说文》会稽县名。《後汉·郡国志》鄞,章安故治,闽越地,光武更名。《注》本鄞县南之回浦_,章帝章和元年立。
又《顺帝纪注》鄞故城,在_县东南。
又《唐韵》语斤切《韵会》疑斤切,????音_。义同。
说文解字注:
会稽县。二志同。今浙江宁波府奉化县有故鄞城是也。说者谓以亦堇山得名。越绝书所谓赤堇之山破而出锡是也。_其字初作堇。後乃加邑。越语曰。句践之地东至於鄞。韦曰今鄞县是也。从邑。堇声。语斤切。十三部。
起源和发展:
清人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说:“夏时有堇子国,以赤堇山为名,加邑为鄞。”这就是说“鄞”大约产生于夏朝;《国语·越语》称:“越王勾践之地,东至于鄞。”一般认为《国语》成书于战国,就是说“鄞”作地名至少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秦朝推行郡县制,在会稽郡下设鄞县。
对此《汉书·地理志》称:“会稽郡,秦制。县二十六:句章、余杭、鄞、钱塘、_??”也就是说“鄞”地正式建置,“鄞”正式成为鄞(州)地的专门用词是从秦朝开始的。不过上述记载仅限于现在的鄞州(县)地区,而事实上,秦朝之前,在中原地区,“鄞”字就已经被用作地名了。
问个字怎么念,就是山里有两个追逐的逐,里面的部分....
高级汉语词典 豳 bīn <名> 同“邠”。古都邑名 [Bin city]。在今陕西郴县。如:豳州(州名。西魏时设置,隋废,唐仍为州,开元间改称邠州。即现陕西省邠县);豳风(诗经十五国风之一。共有诗七篇,其中多描写农家生活,辛勤力作的情景,是我国最早的田园诗) 国际标准汉字大字典 豳 bīn ㄅㄧㄣˉ 古地名,在今中国陕西省旬邑县西南。 郑码:GQGL,U:8C73,GBK:E1D9 笔画数:17,部首:豕,笔顺编号:13533342135333452上一篇
磷脂膜色谱为什么容易污染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