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耕地利用隐形形态转型对农业高质量发展有哪些影响?
- 教育综合
- 2025-01-02 17:44:35
我国耕地资源状况与潜力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实话实说吧反正言论自由,我对我国耕地资源状况非常担心,耕地资源潜力相当有限,对农业发展更是不容乐观。传统的精耕细作农业对中国的影响
1、积极:农民生活相对比较稳定,农民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
2、消极:较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阻碍社会发展。
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生产模式,精耕细作萌芽于夏商周时期,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是技术成形期,隋唐宋辽金元是精耕细作的扩展期,明清是深入发展期。
扩展资料
精耕细作历史发展
1、春秋至秦汉
特征:精耕细作开始
表现:
①春秋时期出现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垄作法。
②汉代赵过推行代田法,能防风抗旱;出现区田法,强化精耕细作技术。
③汉代农学著作《氾胜之书》反映了农作物从耕种到收获全过程的规律。
④汉代发明了耧车。
⑤耕作制度以连年种植制为主,有些地方实行休耕制,出现两年三熟制。
2、魏晋南北朝
特征:黄河流域以精耕细作为特点的农业生产技术已经日臻成熟。
表现:
①北魏《齐民要术》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杰出农书。
②江南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有较大进步。
3、隋唐
特征:南方水田的精耕细作技术逐步成熟。
表现:
①水稻种植普遍采用育秧移栽等技术。
②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安装犁评,适应水田和各种土壤的精耕细作犁耕技术日渐完善。
4、宋元
特征:精耕细作技术进入全面成熟时期。
表现:
①北方旱地出现中耕农具耧锄。
②江南形成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经济中心南移。
③农作物品种交流非常广泛。
5、明清
特征:精耕细作农业继续发展。
表现:
①北方两年三熟制和三年四熟制,南方长江流域发展多种形式一年两熟制。
②大量农作物新品种被培育出来。
③由国外引进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物。
④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形成专业生产区域。
⑤出现《农政全书》和《天工开物》等农学著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精耕细作
强化耕地保护,提高耕地质量。对我国农业发展有何意义?
强化耕地保护,提高耕地质量,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保障,是优化利用土地资源、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有效途径。我国现在农业生产在土地利用方面有什么问题
1、土地利用效率不高 在现有农业用地中,有相当一部分土地质量不高,存在着自然利用障碍,生产力水平较低。在耕地构成中,中低产田面积较大,约占耕地总面积的71.3%,多为涝洼地、盐碱地、重度水土流失地、红壤低产地以及次生潜育性水稻土等;林地利用率也较低,林地面积只占农业用地总面积的45.7%,现有林地面积只占宜林地面积的62%,低于日本的93%、瑞典的94010和德国的97%的水平,单位面积蓄积量和生长量只及世界平均水平的75%;草地利用面积占可利用面积的57.8%,尽管草地面积数量较大,但优质草地仅占27%,而且生产力远比世界平均水平低,每公顷可利用草地平均生产畜产品还不及美国同等草地的1/27影响中国土地利用结构区域格局的因素有哪些
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尤其是耕地变化与经济发展和人口分布的动态变化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说明经济因素在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中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诚然,不只是经济的拉动作用,影响中国土地利用结构区域格局的因素还有自然因素和政策因素。地区不同,气候因素导致的自然条件差异也是造成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的主要原因。国家政策的改变,尤其是土地政策调整,对土地利用有着显著影响,成为土利用变化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1、经济因素 GDP增长较快的地区,也是耕地面减少最快的地区。 耕地减少在全国是普遍现象,各省市自治区的GDP增长率和耕地化率变化呈负相关,与建设用地变化率呈正相关。即GDP增长率越高,耕地减少得越多,建展开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