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综合 > 正文

简单高中生物学细胞呼吸问题,有悬赏,急求讲解,务必详细,谢谢

高一生物细胞呼吸方式的判断及实验探究没听懂,求大神解答详细过程

这个实验装置

①有氧呼吸氧气消耗量等于二氧化碳生成量,所以不会吸收二氧化碳的装置2,气压不变,液滴会不动,装置1会因NaOH吸收,装置内气压下降【就相当于O2被平白无故消耗掉了】,液滴左移

②乳酸无氧呼吸没有任何气体生成(也没有消耗),装置1和2均没现象。

③酒精无氧呼吸能产生二氧化碳,但新生成的二氧化碳能被NaOH吸收,所以装置1不变,装置2因气压上升而右移

所以将上面3条叠加,即可知道各种情况:

只有有氧呼吸【第一条】,则1左移,2不变

有氧呼吸+乳酸【第一条+第二条】,则同上

有氧呼吸+酒精【第一条+第三条】,1左移,2右移

只有乳酸【第二条】,则1不变,2不变

只有酒精【第三条】,则1不变,2右移

细胞呼吸的过程

细胞呼吸主要为有氧呼吸,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在细胞质的基质中,一个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两个分子的丙酮酸,同时脱下4个[H](活化氢);在葡萄糖分解的过程中释放出少量的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用于合成ATP,产生少量的ATP。这一阶段不需要氧的参与,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

反应式:C6H12O6酶→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 (2ATP)(4[H]为4NADH)。

第二阶段:

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基质中,两分子丙酮酸和6个水分子中的氢全部脱下,共脱下20个[H],丙酮酸被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在此过程释放少量的能量,其中一部分用于合成ATP,产生少量的能量。这一阶段也不需要氧的参与,是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的。

反应式:2C3H4O3(丙酮酸)+6H2O酶→20[H]+6CO2+少量能量 (2ATP)(20[H]为16NADH和NADPH)。

第三阶段:

在线粒体的内膜上,前两阶段脱下的共24个[H]与从外界吸收或叶绿体光合作用产生的6个O2结合成水;在此过程中释放大量的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用于合成ATP,产生大量的能量。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

反应式:24[H]+6O2酶→12H2O+大量能量(34ATP)

扩展资料:

无氧呼吸过程:

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完全相同。细胞质基质中进行。反应式:C6H12O6—(酶)→ 2 C2H5OH(酒精)+2 CO2+ 少量能量

第二阶段: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转化成乳酸。细胞质基质中进行。反应式:C6H12O6—(酶)→ 2 C3H6O3(乳酸)+ 少量能量

无氧发酵过程:

酒精发酵:

丙酮酸(C3H4O3)在脱羧过程后不生成乙酰辅酶A,而是生成乙醛,乙醛接受还原性氢被还原为酒精。

乳酸发酵:

一些生物的呼吸过程,典型的是我们熟知的乳酸菌。在乳酸发酵中,丙酮酸直接生成乳酸,这是一个被氧化的过程,同样可以生成很少的ATP,人体内也存在这一过程,剧烈运动时肌肉供氧不足,便会通过这一过程得到能量,生成的乳酸导致肌肉酸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有氧呼吸

. ....细胞怎么样呼吸 详细点

细胞呼吸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并不是指向人这样呼吸,这里所说的呼吸时指所进行的化学反应称之为呼吸。在高中会学到。这是资料,你仔细看看吧。 指物质在细胞内的氧化分解,具体表现为氧的消耗和二氧化碳、水及三磷酸腺苷(ATP)的生成,又称细胞呼吸。其根本意义在于给机体提供可利用的能量。细胞呼吸可分为3个阶段,在第1阶段中,各种能源物质循不同的分解代谢途径转变成乙酰辅酶A。在第2阶段中,乙酰辅酶A(乙酰CoA)的二碳乙酰基,通过三羧酸循环转变为CO2和氢原子。在第3阶段中,氢原子进入电子传递链(呼吸链),最后传递给氧,与之生成水;同时通过电子传递过程伴随发生的氧化磷酸化作用产生ATP分子。生物体主要通

高二 生物 细胞呼吸 请详细解答,谢谢! (18 12:31:10)

C 不产生光且反应条件温和

高二 生物 细胞呼吸 请详细解答,谢谢! (18 12:38:59)

A , 并不是含有160KJ能量,而是彻底氧化分解可以释放那些能量
展开全文阅读

上一篇
mo这样了咋整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