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综合 > 正文

为什么阿西莫夫在《神们自己》中说人类是神都救不了的愚者,却在《基地》这本书中依旧对人类抱有希望

为什么阿西莫夫在《神们自己》中说人类是神都救不了的愚者,却在《基地》这本书中依旧对人类抱有希望

作者的观念,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的。 阿西墓夫创作“基地”的时候相信人类可以自救,但后来他在写机器人系列小说时,却越来越不相信人类可以自救,最后硬是让他自己的两大系列合并,出来一个一直在幕后操纵人类进化的智能机器人。 所以他在这本书中说神都拯救不了人类,下一本书中又认为人类可以自救,不用奇怪的。

阿西莫夫的小说《神们自己》到底想表达什么?有啥启发?

一、艾萨克 · 阿西莫夫《神们自己》

阿西莫夫第一部获得雨果、星云、轨迹三项科幻大奖的作品-阿西莫夫本人最引以为荣的长篇作品

二、书籍简介

1、标题《神们自己》,出自席勒的歌剧《圣女贞德》:「面对愚昧,神们自己也缄口不言。」(Against stupidity, the gods themselves contend in vain.) 这正是小说的主题:尽管人类可以像神一般无所不能,但也会因为私利而变得愚昧;而面对这样的愚昧,这样伟大的人类也是无能为力的。

2、小说分为三个部分。三部分之间各自独立,风格各异,从地球、平行宇宙、月球殖民地三个不同的视角共同构建了一个世界观下的故事。

三、剧情

1、第一部分写了地球上电子通道的发现,以及试图阻止电子通道的徒劳。第二部分是电子通道另一端,平行宇宙中的故事。第三部分则回到了本宇宙的月球殖民地,写了一位移民月球的科学家对电子通道的反抗,以及月球的分离主义倾向。

2、小说最为精彩的是第二部分对平行宇宙的世界观的构造。平行宇宙中的生命分为长老和凡人两种。长老身体坚硬,不分性别,看似不生不死。凡人则身体稀薄,可以融入彼此身体或其他物体,靠吸食阳光中的能量过活。3、凡人分为三种性别:理者、情者和抚育者。理者是男性,接受长老的教诲,学习知识,成熟理智。情者是女性,富于直觉和感性。抚育者则是另一种男性,只关心家庭、子女。

希望我的答案对你有所帮助,欢迎关注信懿V,了解更多有趣有料的育儿干货。

阿西莫夫的《神们自己》讲了什么?

我们看到的,只是我们想看到的世界。不想看到的,大脑会帮我们选择性遗忘。包括愚昧,即使放到眼前,我们也依然可以对它视而不见。


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的阿西莫夫,在小说《神们自己》就揭露了这样一个事实。本书包括三部分,题目是拆分了席勒描写圣女贞德的剧作中的一句话:面对愚昧,神们自己也缄口不言。


第一部分 面对愚昧
一个很偶然的情况下,放射化学家哈兰姆无意间发现一瓶钨,并因此与同事狄尼森争吵。一气之下,他研究了钨的成分,发现这个东西确实不是钨,而且它的放射性越来越强。
于是,大家发现可以和平行宇宙进行物质交换,并且产生源源不断的能源。电子通道由此建立。哈兰姆也从此摇身一变成为“电子通道之父”。(一个“愚昧”的开始)
年轻的物理学家拉蒙特对电子通道很痴迷,但是他发现电子通道的发展历史很诡异。从来没有人能吃透它的原理。拉蒙特想搞清楚。那谁最清楚电子通道呢?当然是我们的“电子通道之父”。
于是有了拉蒙特和哈兰姆的第一次会面。前半段谈话特别顺利,直到拉蒙特提出“电子通道是由平行宇宙那端的人建立的”这个观点。
哈兰姆立刻变了脸色,丝毫不想听拉蒙特的理由,而且直接严厉的告诉他,电子通道是我们人类建立的。
拉蒙特对这种自欺欺人的愚昧非常愤怒,而且他的科学家生涯被葬送,于是它坚定的转行做了科学历史学家。专门研究平行宇宙发过来的符号。
拉蒙特邀请了世界最著名的语言研究专家布罗诺斯基先生来帮助他破解这些符号。第一次谈话两人不欢而散。不过,一个愚蠢校长的口误还是促成了这次合作。


一年过去了,进展并不大。拉蒙特之前的同事加里森来找他谈话,建议他向哈兰姆认错,不然就会毁了自己的未来。心高气傲的拉蒙特当然拒绝了,而且还与人家大吵一架。
吵完架之后拉蒙特受到启发:电子通道的存在将会让宇宙产生难以预料的变化。于是拉蒙特又同哈兰姆第二次见面了,他预计哈兰姆不会听他的建议,结果果然如此。
拉蒙特向他的老伙计语言研究学家布里诺斯基吐槽哈兰姆的愚蠢,并且告诉他宇宙随时都面临危险。布里诺斯基则告诉拉蒙特平行宇宙那边传来了feer的信息,他初步猜测是“恐惧”的意思。
拉蒙特放弃说服哈兰姆,转而去找参议员巴特。巴特议员拒绝了,因为拉蒙特说的话拿不出证据,这样做有葬送权利的风险。
所以巴特选择自己觉得更重要的权利。拉蒙特又设法说服在同样非常有影响力的“陈”。但是“陈”更在乎的是电子通道在的情况下,人类能研究出长生,他就可以实现对自己生命的延续。
拉蒙特再次受到启发,觉得可以让平行宇宙那边的生物关掉电子通道。结果平行宇宙发来回信,说让这边关,通道危险。最后二人放弃。
布里诺斯基说了这样一段话。“你自己说过,他们是愚蠢的。那些平行人类虽然科技比我们更发达,甚至比我们拥有更高级的智慧——这是你一直坚持的,但是显而易见,他们和我们的人类是一样愚蠢的,这就没有办法了。”
我们蒙上双眼拒绝看到愚昧,以为这样它就不会存在。第二部分 …神们自己…
以一个家庭为例介绍了三位一体的家庭方式。主角包括:对知识感兴趣的左情者杜阿;饥渴学习知识的理者奥登;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了抚育小孩子的抚育者崔特。三个人都是各个类别的佼佼者。
杜阿是十万个为什么,她问奥登为什么总提到“能量”。奥登告诉她,他们平时摄入的阳光就是能量的一种。他们的能量越来越少,但是一个叫伊斯特伍德的新长老找到了新能源,正在开发。
电子通道建立,能源问题解决。得知将会有源源不断的新能源产生,杜阿一直有不好的预感。果然,奥登说,那个世界的宇宙法则会交叠流向平衡。对方平行世界的恒星较大,较热,相互影响下,会变热,最后会爆炸,那个世界的生物将会消亡。
杜阿不明白,作用是相互的,那就对自己的宇宙也是不好的,为什么还不停止电子通道。奥登理性的告诉杜阿,他们就等着平行宇宙爆炸来获取能量。一个理性,一个感性,杜阿和奥登吵的不可开交。
杜阿一直不愿交媾,因为她怕生下小情者之后就要逝去,她不愿逝去,于是就一直不好好吃饭。作为抚育者的崔特着急了,他偷偷从长老洞里偷出不确定是否可食用的能量球,放到了杜阿的食物角。


奥登的老师告诉他,他可以尽情的把所有杜阿想知道的知识都告诉她。奥登和杜阿就在食物角交谈,杜阿一边进食,一边考虑问题。最后他们三个终于完成了最完美的交媾。
长老找上门,杜阿知道了崔特做的事情,她觉得奥登也有分,有种被背叛的感觉。
杜阿跑出家门,开始计划破坏电子通道。她发现自己可以全部渗入石头,于是她趁长老们不注意的时候给平行世界发信息,让他们停止电子通道。但她最后一刻被发现了。奥登开始觉醒,他明白了凡人与长老的真正关系。
他告诉杜阿,凡人一起逝去就是变成长老。他们之前每一次交媾没有意识的那个阶段就是变成了长老。他说:“我们现在该逝去了。我们将会组成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一个长老。”
杜阿很开心,她向奥登再次确实之后说:“我们会让伊斯特伍德知道,电子通道必须关掉。我们要逼他……”融合完之后,他们发现,自己就是伊斯特伍德。
情者代表情感(自我),理者代表理智(超我),抚育者(本我)代表人类的本能或欲望。
杜阿所代表的情感为什么失败了呢?
因为为了物种(这里主要讽刺人类)的生存,本能与理智压过了情感。三者类似于人类成长的三个方面,最后合在一起成为长老的设定就是我们成长的隐喻。
我们睁开眼睛面对愚昧,自我欺骗着,我这么做也是没办法。


第三部分 …也缄口不言
地球上有一部分人移居到了月球,成为月球人。地球上人们愚昧地发动战争与政治的黑暗导致地球科技发展停滞不前,远远落后于月球科技。地月之间开始相互试探和戒备。
狄尼森出场,认识有预测能力的月球女孩赛琳娜。背后操控赛琳娜的巴伦渐渐让赛琳娜察觉到了两人思维的差距。
狄尼森和赛琳娜的配合越来越默契,二人最终把这些能量转移到另外一个平行宇宙去,那个蛋形宇宙还是大爆炸之前的状态,从而解决电子通道的副作用。
最后巴伦野心的暴露,彻底让赛琳娜放弃了他,与狄尼森在一起。
不断前进,更新认知,开拓视野,才能战胜愚昧,战胜自己。
书中那些领导人物都愚昧而自私,有的关心权利,有的关心名誉,有的关心永生。更不用说我们这些只关心自己是否舒服的普通人。
不过书的结尾,宇宙蛋的发明,电子通道副作用的消弭,赛琳娜与狄尼森走到一起(地月矛盾的和解),都符合小说开头的题词:
献给人类——


愿与愚昧的战争终有胜利的一天。




你的问题 这里有答案 微信公众号 【精读君】

阿西莫夫的《神们自己》几个疑问

1、文章里说了,那个星球的人在所谓做爱的时候其实就是三人融为一体,在那个时候他们三就是伊斯特伍德,只是融合结束后又会变成三个人。 2、因为电子通道交换的不是能量,而是法则。

《基地》阿西莫夫,每一章读后感。跪求

基本信息:

《基地》(Foundation,意为地基、基石。),是美国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出版于1951年的科幻小说短篇集,是"基地三部曲"的第一部。

本书讲述了在统治银河系达一万两千年之久的银河帝国逐渐走向衰亡期间,只有心理史学的一代宗师哈里·谢顿预见未来银河将会经历一段长达三万年、充满无知、野蛮和战争的黑暗时期,于是设立集合帝国中最优秀的科学家,来到银河边缘的一个荒凉行星建立"基地",使之成为未来世代人类的希望灯塔的科幻史诗故事,共由五个短篇故事组成。


《基地》阿西莫夫读后感:



一、心理史学

当初一开始能够将《基地》听下去,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一开篇介绍的“心理史学”。这是一个什么鬼呢?这是一套统计学理论,就像是统计物理,只不过它的应用对象不再是大量的微观粒子,而是大量的人。

换句话说,心理史学可以抓住大量人类进行互动的宏观规律。这听起来好像非常不靠谱,但是书中却假设,他的发现者哈里.谢顿不仅为心理史学建立了精确的数学方程,而且还利用理论构造了一个庞大的谢顿计划,即在银河系的边缘——端点星建立了一个基地以抵抗银河帝国不可避免的灭亡命运,并以此为原点,蓬勃发展出一个全新的帝国。

于是,所有的历史演进全部按照谢顿计划运行下去。


作为系统科学的从业者,我当然知道心理史学是什么玩意儿。这不就是我们现在的人类行为动力学吗?

现在,随着大数据的累积,人们已然可以做到为人类群体行为写出精确的方程了。例如Barabasi的辐射模型可以精确预测两地的通勤人流量(参见https://en.wikipedia.org/wiki/Radiation_law_for_human_mobility,点击“阅读原文”可以访问)。但是,要知道阿西莫夫是从1940年开始写《基地》小说的,我不得不佩服他超前的洞察力。

小说的第一部花费了大量的篇幅描述基地人是如何一点点建立起一个全新国家的。然而,在大国构建过程中,每隔几十年就会出现一次谢顿危机,于是端点星的人类就开始聚集在谢顿穹窿聆听谢顿在上百年前录制的教导。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谢顿本人死后将近好几百年了,人类还是按照谢顿计划发展,谢顿的每一个预言竟然全部正确。这不得不让我产生了两个问题:即使这是科幻小说,心理史学的预测也太准了吧,超级离谱了;二、谢顿到底是何许人也?竟能这样牛B哄哄地预测那么久的未来?

二、骡与第二基地

就在我感到略有厌烦和困惑的时候,小说突然来了一个变奏,出现了骡这个怪物。骡是个什么东东?他是天地造化生出来的一个变种——基因突变体。这个家伙有一种超强的能力——能够读取、改写他人的心灵,从而用心灵的力量来操控整个世界。骡的出现第一次让谢顿的预言失败了(但我觉得,失败了我反而感觉更高兴呢)。

更有意思的是,骡将基地攻陷了,谢顿计划这就完全泡汤了。但是,一小批人开始另一套拯救计划,这就是第二基地。据说,在当年谢顿建立基地的时候,不是建立了一个,而是建立了两个,一个精于物理科学,另一个却精于心理科学。事实上,端点星第一基地上的人们根本就不懂心理史学,他们只是谢顿计划的执行者,而真正的心理史学在第二基地,这帮人是心灵力学的高手。

到此为止,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阿西莫夫将这套理论命名为心理史学,而不是什么人类行为统计学,或社会力学之类的。原来,这个心理二字埋伏着第二基地的伏笔。这不禁让我联想到了现在的量子认知科学的研究,我咋感觉未来的量子认知就是心理史学呢。

于是,第二基地的隐君子们和骡之间展开了一场颇为激烈,而且尔虞我诈的心理战争。谁说西方人不擅长勾心斗角的?读一读第二基地与骡这段,你就会发现阿西莫夫如果从政必然也是玩弄权术的高手。

然而,最最让我大跌眼镜的还不是这些,而是,谢顿计划其实压根就不是什么预测,而是一套控制手段。第二基地的心理大师们可以像骡一样操控人们的心灵,从而通过在关键时刻影响关键人物而保证了第一基地的发展可以按照谢顿计划完满地进行下去。

原来如此,谢顿计划压根就不是什么计划,而是一套控制手段,心理史学也不是什么单纯的动力学,而是一种控制理论。这类似于自我实现的预言。怪不得,当第一基地的有识之士们了解到此事以后都要拼了命地和第二基地人死磕呢。

三、谢顿与机器人

我的第二个疑问是,为什么谢顿那么厉害,能凭空创造心理史学和谢顿计划。阿西莫夫好像了解我内心一样,于是他在基地三部曲之后,又写了一个基地前传,专门为我们讲述科学家谢顿的故事。

原来年轻的谢顿也很挫,是一个乡巴佬数学家,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玩数学游戏搞出了一套谢顿方程,但他自己却并不相信这些。然而,比较悲催的是,当时的政治人物们却很感兴趣,因为他们想借心理史学来玩后来谢顿自己玩的这套自我实现的预言。

就在谢顿百般困惑,躲避事实的过程的时候,一位特别特别牛B的朋友出现了,这就是浮名。这家伙不仅在各个地方都有一批跟随他的死党,而且还能起到心灵导师的作用,促使谢顿在经历了一系列波折之后终于全身心投入到了心理史学的研究过程中。

但是,我们凭脑袋想想就知道,要想预测人类社会显然需要大数据啊大数据。可是,按照阿西莫夫的论述,那时候的人虽然早已经可以在银河之间超空间越迁,却并没有大数据研究,电脑落后啊。所以,谢顿怎么可能完成这么牛的学问呢?

最后,他的朋友浮名帮助他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务。因为,这个家伙居然是一个老妖精,是一个机器人,居然已经活了大概2万多岁了。而且他记忆超强,他的头脑中包含了大数据。于是,在老妖精的帮助下,谢顿终于突破了障碍,建立了心理史学,并成功构思出基地的解决方案。在这里,小说提到了那个著名的机器人三大定律,而且居然还补充了一个第零定律。

所以,说了半天,人还是太挫了,真正牛的人是机器人!

四、盖亚与地球

到了90年代以后,在读者的百般呼唤下,阿西莫夫再一次续写了基地系列,于是就有了盖亚与地球的故事。我觉得这部分的描写更牛。

首先,时间回到了谢顿计划执行了500多年的时候。基地这个时候已经非常牛了。同时,隐藏的第二基地也将自己隐藏的很深,几乎没人知道他们的存在。然而,就是在这个当口,一个端点星的奇人崔维兹却偏偏不信邪,他始终坚信第二基地的人仍然控制着第一基地的人。于是,在市长的安排下,他和一个老历史学家佩罗拉特踏上了银河之旅,去找寻银河人类的共同祖先之地——地球。

在这段旅程中,他们奇妙地踏上了一颗异常神秘的星球盖亚。盖亚是个什么东西呢?原来她是一个星球,也是一个联合在一起的超级生命体。盖亚上的河流、山川、树木、人类,全部都是联通在一起的,他们共享着同样的超级意识。

这让我联想到了阿米巴虫,这些小东西在平时是单细胞的,但是在食物匮乏的时候,他们就会聚集形成一个全新的生物个体——鼻涕虫。这就是生命系统,也是复杂系统最让人感觉振奋的想法——跨越层次的存在。

小说中展开了大量的对盖亚这种超级生物体的利弊的讨论。最搞笑的一段描述是,当盖亚的一分子——年轻女子包绮思与老佩罗拉特做爱的时候,全盖亚人都能感受到那股喜悦——完全一点点的隐私都没有。

目前,很多人开始构想未来的地球将会变成一个全球脑,但没想到的是这种想法阿西莫夫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做过详细的讨论了。

更有意思的是,崔维兹他们在寻找地球的过程中,曾经拜访过各式各样的不同世界。在我看来,这些世界都仿佛在隐喻阿西莫夫看到的人类的各种可能未来发展。其中有一个世界叫做玻利亚,非常有意思。这里面的人全部是雌雄同体,而且他们的头脑中都已经植入了芯片,于是这帮人就可以直接意念操控外物了。这恐怕已经说对了人类未来的演化方向。

最后,他们在月球找到了一切的真相。原来影响谢顿建立心理史学的老机器人丹尼尔安排了所有的一切,甚至包括盖亚这个星球的建立。他率领着机器人们渗透到人类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影响了整个人类的发展历程。

因为受到机器人三大定律的制约,他们不能伤害人类,而是善意地帮助人类发展。但最后,他们的能力仍然有限,必须要由人来作出那最后的第一推动。于是,人类将会朝向一个全银河系都要演化成一个超级盖亚的方向而努力。

个人以为最后的对话非常精彩,深刻地讨论了人和机器的关系。而且,还有那个最后的精彩绝伦的伏笔——难道飞龙是外星系的异类吗?

五、基地与三体


最后我想简单说一说我对《基地》和《三体》这两部史诗级的科幻巨著的比较和看法。记得在我刚刚看完三体的时候,我就兴冲冲地给我们学院的一个法国外教推荐这部科幻小说,他听了听我的介绍,就说你应该看基地。看来,基地对西方人的影响超大。而且,这也说出了这两部小说的相似性。他们都是以大宇宙这个尺度为参考,都在用各种途径探索人类的未来。

相比较来看,三体的故事性成分更强一些,而基地的科学探讨的成分更强一些,但是故事性稍差。也就是说,如果你想看完整的故事,那么首推三体。如果你想看关于科学的不严谨探讨,那么读基地更合适。

展开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