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三年级,老是粗心,明明会的题目老是做错,怎样才能克服粗心的毛病?
- 学习方法
- 2022-11-21 17:43:15
三年级孩子,做题总是粗心,有哪些好办法可以帮孩子改正这个问题?
每次考完试后,让孩子把卷子带回去家,让家长签名签意见,家长经常反馈回来的问题更多的是"孩子太粗心了,都是会做的题,不用给他讲解,自己就改对了,下次一定要细心"。"题都会做,就是不读题,拿起来就做,太粗心了!"……等等,由此看来,孩子们出错的原因大多数情况是粗心造成的。可是怎么改掉粗心这个问题呢?是老师们和家长们都很苦恼的问题。如果是不会的题,老师可以给你讲解,会的题做错,怎么办?想要解决“粗心”这个问题,如果在思想上没有足够、正确和清醒的认识,那么“粗心”的问题是解决不好的。
克服粗心的毛病必须做到:上课认真听讲,弄清楚所学知识点,课后及时复习。准备错题本,把每次做错的题写在这个本上,用红笔把错的地方画出来,分析错误原因,并重新做一遍。再找一些同类的题反复训练,并能举一反三。无论写作业还是做试卷,都要求孩子把每道题把的题目要求多读几遍,弄懂题意,再一步一步仔细做题。做完题后不要急于交卷,一定要认真检查,演算。
孩子已经三年级了,正是逐渐形成自己认知,产生自己的人生态度的时候,这种情况下,家长就要起到规范引导作用,在孩子有粗心犯错迹象的时候及时引导,不能一味责怪,否则孩子产生厌学心理可就得不偿失了,应当心平气和地与孩子讲到粗心大意所带来的害处,相信孩子能明白您的良苦用心。当孩子因粗心而做错题目时,要给孩子讲清利害关系,并采取一定的奖惩制度,让孩子懂得什么是错误的,不为自己的失误找任何借口,这样孩子才能逐渐改正这一问题,不能把粗心当成理所应当,更不能为粗心找借口。
孩子做题总是粗心大意怎么办?有什么解决的好办法吗?
孩子做题总是粗心大意怎么办,下面这些方法可以改善孩子粗心大意的坏习惯。
1.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父母合理的为孩子安排时间,让孩子学会“专时专用”,玩就玩得舒心痛快,写作业就要全神贯注,决不走神。
2.培养认真仔细的做作业习惯
告诉孩子要认真看问题,用心想问题,做作业首先求做对、做好,之后才是求快。平时要经常催促孩子“读题三遍,再下笔”,培养用心读题,做完检查的良好习惯。
3.把做功课的时间变成所做功课量
很多孩子在做作业的情况下总会惦记着玩手机,看电视。有的父母为了更好地让孩子进行作业,便要求做1个小时作业,才可以看电视。但孩子在做作业的环节中总是溜号。如果父母把催促孩子学习的标准改成“再做对5个题才可以玩”,结果很可能是他5个题做都得有质有量。所以,父母帮助孩子改正“粗心大意”的办法是:化时为量,即把“再做30分钟”,改成“再做对5个题”。
4.提前准备一本错题集
当孩子因粗心大意而做错作业时,父母不妨让孩子在错题集集中把错误整理出来,同他一起分析做错的根本原因,并找出规律。这类方式对于提高孩子了解粗心大意的危害,提高纠正粗心大意缺点的自觉性很有益处。
5.避免做作业疲劳
很多孩子作业的上半部分质量好,后半一部分字迹潦草,错字很多,大部分父母会说孩子粗心大意,实际上 这也是疲劳而致。疲劳无法清除,粗心大意问题就无法改正。
6.奖励机制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制订减少错误的短期目标,并约定奖励措施。每做到一个目标就给予孩子精神或物质奖励。这类用目标来激励孩子上进,也能帮助孩子逐渐解决因粗心大意引起的错误,进而培养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怎样才能让孩子改掉粗心的毛病
一、共情:小的孩子自我管理意识不强,粗心丢东西会让您感觉到困扰,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吧。 二、具体化:您说“总是粗心,丢三落四”具体是指什么? 三、探究问题成因,并具体分析: a 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自我管理习惯:1-3年级的孩子,粗心、丢三落四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因为他们基本上只想着玩,拿出东西来用,但是没有培养出良好的收拾东西与自我管理的意识,加上有的家庭,有时东西丢了就丢了,再给孩子买就可以了,这样有的孩子就会觉得不所谓,反正丢了自己也不会承担什么责任,慢慢的,就会养成类似的习惯。 解决: (1)出现粗心,丢东西的问题,家长切不可单纯、过多的训斥孩子,这样以后孩子丢了东西可孩子很粗心,经常把会做的题做错,家长应该怎么办?
粗心马虎”是挡箭牌,是遮羞布,不要用这样的词语给孩子的错误进行掩盖。如果把错误的原因都归到粗心马虎上,那么就没有发现问题的本质,也不可能进行改变和提升。
家长要挖掘“粗心马虎”背后的真正问题与短板。
孩子们常见的“粗心马虎”的原因,常见的有这样几种。
1.不知道写作业的标准是什么,对自己的要求不高。
小孩子,尤其是一年级的孩子,认知能力有限。他们不知道作业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对标准不清楚,所以有的时候,写起作业来寥寥草草,以为写上字了,就等于是做完了,不追求正确,更不追求好。
老师和家长要跟孩子讲清楚,写作业的时候认真审题,按要求完成作业,写的字要工整、规范、正确,写完以后进行检查。
如果书写潦草,内容糊弄,那么要撕掉以后重新写,更费事儿。
有了明确的要求,孩子在写字算题的时候,就会更加严谨,态度会更加认真。
2.知识点掌握不牢,有漏洞。
有些错误对于咱们成年人来说觉得犯得特别可笑,以为孩子只是粗心马虎,但是对小孩子来说,是他知识点掌握不牢,在知识系统上有漏洞导致的。
对于这部分知识点应该high实,查漏补缺,及时弥补。如果不弥补的话,这个漏洞依然存在,以后做题还会犯相同的错误。
例如,孩子在组词的时候,把“坐下的“坐”,写成了“座位”的“坐”。这只是粗心马虎吗?不是,是孩子根本没有理解同音不同形的两个字“坐”“座”,在意义和用法上的区别。
3.冲动型认知风格。
认知风格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所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它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杰罗姆-卡将认知风格分为沉思型和冲动型。
冲动型认知风格的人会以很快的速度形成自己的看法。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往往强调速度而非精度。他们更善于从整体角度思考问题。
例如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时候,有些孩子总是举手非常快。但老师叫起他来,他回答的并不是很全面。总是举手抢答的孩子,并不是觉得自己都会了,而是他们的认知风格属于冲动型的。
对于冲动型认知风格的孩子,可以适当地跟他们玩儿一些提升专注和思考力的游戏。例如打乒乓球,拼图,找不同,找错字等等。
如果家长认为孩子总是粗心马虎,那么家长怎么做才能改善呢?
第一,不给孩子乱扣粗心马虎的帽子,要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
如果家长把孩子犯的错误都归结到粗心马虎上。孩子在心里就会认为自己就是一个粗心马虎的孩子。从而做事会更粗心更马虎。如果自己犯了粗心马虎的错,也会更容易原谅自己,觉得自己就是这样的孩子。这就是潜意识的力量。
家长千万不要用自己的语言,给孩子造成这种潜意识的消极影响。
家长要给予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
例如,孩子写数字的时候,把“0”写成了“6”。
家长可以先引导孩子看一看这两个数字有什么不同。孩子会说6比0多了一个冲天小辫子。
家长就要表扬孩子这种细致的发现和形象的解说。表扬孩子是一个认真观察,能够发现细致不同的孩子。
然后让孩子把写错的数字改过来。
家长的这种引导过程,并没有批评孩子粗心马虎。而是正进行了正面积极的引领。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还激发了孩子的成就感。经常这样做,就会给给孩子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就是如果我们能够充分相信孩子,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他就会朝我们期望的方向发展。
第二,有秩序,有条理。
在家庭生活中,给孩子一个秩序井然的生活环境,家长做事有条有理,也是给孩子非常好的示范对象。
孩子也会养成一个做事有条理,一切井然有序的好习惯。
能力会形成一种迁移作用,孩子在做事的时候有条理有秩序,那么他在写作业,在答题的时候,也会讲究条理,步骤清晰,认真仔细。
例如,有的孩子在草稿纸上能够计算准确,但抄写在作业本儿上就把得数抄错了。
凡是有这种粗心马虎的孩子,你看看他的草稿纸。他的草稿纸一定是乱七八糟的。
这时候首先就要让他养成在草稿纸上书写,也要一步一步写清楚的好习惯。
先把草稿纸进行竖折,一分为二。在草稿纸上书写计算的时候,按照上到下,由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即使在草稿纸上计算的时候,也要在最前面写清题号,以便检查的时候能够迅速找到。
对于最后计算出来的总结果,可以随手用个圈儿标注出来。这样在抄写的时候能够一眼就看到。
如果按照以上的步骤,一步一步地进行,非常有条理,孩子还会抄错数吗?
第三,在做游戏和做家务中进行能力锻炼。
小孩子都喜欢玩游戏,而很多游戏就是对于孩子能力锻炼的好方法。
一年级的父母,可以在家中跟孩子多玩儿一些精细和对比训练的游戏。
例如“找不同”游戏,找两张相似的图,家长跟孩子比赛,一起找出两张图中的不同点。在这种游戏中,能够锻炼孩子关注细节,提高认知和视觉辨别能力,从而改变粗心的习惯。
做家务,也是一个锻炼孩子细致、耐心、专注的好方法。
家长可以每周跟孩子一起做一道菜,简简单单的一道菜,也可以提升孩子做事专注、动脑筋思考的能力。
就说凉拌黄瓜吧,孩子需要提前清洗好黄瓜,切黄瓜,并且调配调味品。哪一道工序应付,最后都会在味道上体现出来。
有些家长做事爱包办代替,让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孩子能力不足,学习上就会粗心马虎,这也正是孩子能力的体现。
孩子写作业总是粗心爱出错,该如何去纠正他?
粗心是一种行为习惯,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和学习中。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其实不仅是小孩子,大人也会粗心大意。但是孩子粗心的问题是常见的,但不能轻视。
粗心大意使孩子做事马虎马虎,具体表现为孩子考试时容易发挥失常。生活中用完了,看完的东西到处都是。经常忘记关灯,关水龙头,浪费公共资源。孩子的粗心大意轻轻给他带来物质损失,中甚至影响到他个人的前途、人身安全等。
如果父母发现孩子粗心大意,大部分情况下只能简单地理解为孩子忙于工作或不习惯工作而导致的错误。孩子们有粗心的坏习惯,还有更复杂的理由。粗心的坏习惯谁都可以有,但对孩子来说更为明显。例如,玩具衣服自己放着,但用的时候找不到。考试时能问的问题,脑子里的答案和写的答案不一样。
在大人看来,有时孩子表现出的粗心是非常可笑和莫名其妙的。但是,这可能不坏,因为儿童受生理发展特点的限制,记忆能力限制,视觉感知能力不强,大脑思维处理能力不足,大脑需要高速操作时,容易发生混乱和错误。这也是年龄越小的孩子越容易粗心的原因。
孩子粗心,做事不严谨。在短时间内,摆在他们面前的任务可能太多,孩子太焦虑,急于完成任务,只能用最少的时间完成任务,慢慢养成了粗心大意的坏习惯。像生活中的很多孩子一样,平时的作业都写得很好,但一旦到了考试,就要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考试题,做的问题不忍心看。因此,当孩子粗心大意时,父母应该观察孩子的粗心大意是否有很大的压力和任务。
大部分孩子粗心大意是因为工作注意力不集中。现在有些孩子平时不养成好习惯,学习有老师的严格监督,生活上经常受到家长的帮助,时间久了,孩子自己不养成好习惯,孩子需要独自完成一件事的时候,不容易集中注意力,疏忽大意。
如何改掉孩子粗心的坏习惯?孩子的粗心不是一夜之间养成的,父母想帮助孩子改掉粗心也不是那么容易。如果家长想改掉孩子粗心的习惯,这里有一些方法。我身边的一些老师朋友都说有用,就分给你。
“地车确认”法最初是日本发明的,是为了保障铁路的安全而操纵的。具体的方法是用手指指东西,同时背诵确认,并用手掌来实现减少人的失误的效果。简单地说,做一件事的时候,不仅要用手指指出,而且通过声音阅读来提高注意力,会减少错误。父母可以用“地检”方法训练孩子,使孩子减少粗心。例如,孩子们做题时总是看错题目,父母可以让孩子用手指指着题目,小声朗读,孩子的注意力集中,不轻易看错问题,做错问题。
鼓励孩子们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反复检查后,如果是事先有充分准备的孩子,总是细心的孩子。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做事前可以先把事情列出来,重视细节的掌握,然后考虑到可能发生的事故,培养孩子细心周到的好习惯。同时,每当孩子完成任务时,转头耐心检查,可以减少错误,避免粗心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