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做这道物理题?(要有详细的过程和步骤)
- 教育综合
- 2022-06-30 12:58:36
这个物理题要怎么做呀。求详细的步骤?
第一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收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本题中液体是水,那么排开的水的重力等于排开水的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g,质量又等于体积乘以密度,排开水的体积就是物体浸在水里的体积,所以总结起来本题中物体受到的浮力计算方法是该物体浸在水中的体积乘以水的密度ρ乘以重力加速度g。物体浸在水中的体积小于物体本身的体积,说明物体处于悬浮状态,悬浮状态时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浮力的,所以该物体的重力等于上述所求的浮力,除以重力加速度g得到该物体的质量,那么这个物体的密度就非常简单了,质量除以体积就可以了。下面这道物理题怎么做?要详细过程。答得好的酌情奖励分数5-20分。
1、 R1、R2、R3串联;滑片P在左端时变阻器联入电路的电阻为R3,滑片P在中点时变阻器联入电路的电阻为R3/2, P1=I1²R3 I1²=P1/R3 P2=I2²R3/2 I2²=2P2/R3 I1²:I2²=P1:2P2=4:9 I1:I2=2:3 2、 V1测R1与R3两端电压,V2测R2与R3两端电压 U1=I1(R1+R3) U2=I2(R2+R3/2) ∵U1=U2 I1:I2=2:3 ∴2(R1+R3)=3(R2+R3/2) 6R2-4R1=R3 ① 再利用电源电压不变,得到 I1(R1+R2+R3)=I2(R1+R2+R3/2) 2(R1+R2+R3)=3(R1+R2+R3这道电学物理题怎么做?
不要使用“短路线”的概念,用移动线头的方法很简单。见下面:
1、将6Ω电阻接在g点的线头拆下,沿着导线gf移动到f点,可以看出6Ω、3Ω、4Ω三者并联;
2、再将左侧4Ω电阻左侧的线头拆下,沿着刚才那根导线移动到f点(刚才那根导线就断开了,没有用了),可以看出这个4Ω的电阻跟刚才那三个并联。如下图:
R1=4Ω,R2=6Ω,R3=3Ω,R4=4Ω
因此,这四个电阻是并联关系。求出并联总电阻即可。
1/R=1/4+1/6+1/3+1/4
=3/12+2/12+4/12+3/12=12/12=1
1/R=1,所以R=1Ω。
各位兄弟小弟求一道物理题,要详细过程
解题技巧 从前面各专题可以看出,在高中物理各类试题的解析中常用到的方法有:整体法、隔离法、正交分解法、等效类比法、图象法、极限法等,这些方法技巧在高考计算题的解析中当然也是重要的手段,但这些方法技巧涉及面广,前面已有较多的论述和例举,这里就不再赘述.本模块就如何面对形形色色的论述、计算题迅速准确地找到解析的“突破口”作些讨论和例举. 论述、计算题一般都包括对象、条件、过程和状态四要素. 对象是物理现象的载体,这一载体可以是物体(质点)、系统,或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固体、液体、气体,或是电荷、电场、磁场、电路、通电导体,或是光线、光子和光学元件,还可以是原子、核外电子、原子核、基本粒子等. 条件是这道物理题怎么做?
此问题中M、m由一丝绸相连,因为绸带与斜面间无摩擦,丝绸受到合力等于ma,由于丝绸质量不计,m=0,所以两边摩擦就总想等。因此两边摩擦总想等,最大为μmg;又两边倾角相等,下滑力Mgsin α > mgsin α,此时将两物块看成一个整体,此时摩擦力为内力,有推广的牛顿第二定律列出方程(以沿左侧斜面向下为正): 情形1(没有滑动):Mgsin α-mg sin α=(M+m)a 立即得到:a=(M-m)gsin α /(M+m),明显为正,可知系统向左运动。易解出摩擦力。 情形2(有滑动):由于正压力M>m,因此必为m滑动,再分情况: 1:最大摩擦小于下滑力,二者均下滑或临界条件m静止,M向下展开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