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综合 > 正文

伪命题与偷换概念的区别

哲学里自相矛盾的情况称为什么?用术语怎么说?

您举的这些例子很有意思,这种情况事实上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就在我们生活中间。这种其实就是一种名为“悖论”的情况,悖者,不相兼容也;按逻辑论,称为“二难推理”。很多情况,从表面上看是相互矛盾的,但实质上又并不矛盾。因为往往存在前提不一致或者因为偷换概念,以致形成悖论。所以,我们在认识事物和事理时,一定要清楚问题的前提,从哲学上讲,万物是彼此对立的、矛盾的,但它们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的、统一的。 建议您再去温习一下哲学中的“对立统一”规律,或许对您有所帮助,很高兴能与您探讨这些有趣的问题。

辩证、诡辩、思辨、悖论、谬论、矛盾、伪命题这些概念的区别是什么?

辩证、诡辩、思辨、悖论、谬论、矛盾、伪命题这些概念的区别是:

辩证:指辩析考证,形容看问题的眼光全面。指人们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事物辩证发展过程的正确反映,即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诡辩:或者说诡辩论本身是一种方法论。更准确地说,诡辩论是一种论证方法,它的根本特点是歪曲地论证,诡辩不同于武断,也不同于谣言。武断是根本没有理由,人们一看就是强词夺理;谣言是无中生有,人们一听就是居心险恶。但诡辩在论证其道理时,总是要拿出或多或少的“理由”或“根据”,所以,在表面上,总能迷惑一部分人。

思辨:是一种运动,常常与实践相比较。在实践中主动的一方和被动的一方在时间上有所区别。做与做到之间不是同时发生的。在思辨中主动的一方和被动的一方在时间上合一。想与想到之间是同时发生的。从逻辑,历史和自足三方面讲,思辨都是完善的,因此思辨被称为最高级的运动。

悖论:通常是指这样一种命题,按普遍认可的逻辑推理方式,可推导出两个对立的结论,形式为:如果事件A发生,则推导出非A,非A发生则推导出A。

谬论:荒唐、错误的言论,也指错误决狱。出自《汉书·刑法志》:“夫以 孝文 之仁, 平 勃 之知,犹有过刑谬论如此甚也,而况庸材溺於末流者乎?”

矛盾:它反映了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种特殊的状态,“矛盾”不是事物、也不是实体,它在本质上属于事物的属性关系。这种属性关系是事物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关系,这种特殊的关系就是“对立”,正是由于事物之间存在着这种“对立”的关系,所以它们才能够构成矛盾。

伪命题:是指不真实的命题。所谓不真实,有两种情况:其一是不符合客观事实;其二是不符合一般事理和科学道理。 另一种解释是指没有意义的命题,无法断定其真假,既不是先天的分析命题,也不是可以通过经验判断的综合命题。比如,“团结比原子弹还厉害”,“凡事都有例外”这类命题就属于伪命题。

“伪命题”到底是什么意思

伪命题是指不真实的命题。所谓不真实,有两种情况:其一是不符合客观事实;其二是不符合一般事理和科学道理。 另一种解释是指没有意义的命题,无法断定其真假,既不是先天的分析命题,也不是可以通过经验判断的综合命题。

一般事理,是指在运动演变过程中,存在于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也就是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而科学道理,是指存在于事物本身的质和量的关系,如:水是H2O,加速运动的规律是F=ma等等。一般事理和科学道理统称哲理。

扩展资料

应用:

社会上的伪命题很多。比如,中国一些所谓的咨询公司总结的很多什么这个管理、那个管理,大多数是伪命题,根本经不起检验。

还有部分人常说的“凡事都有例外”。“凡事“代表所有事,包括”凡事都有例外“本身这件事。逻辑上讲,这句话的例外就是”有的事没有例外“。既然有没有例外的事怎么能说凡事都有例外?事实来讲,例如”人终有一死“这事有例外吗?

统整下不难看出,从逻辑上讲:乍一看是A->A,其实看结果则是:A->非A,非A->非A,非A才是对的;从事例来讲:事实证明并非凡事都有例外,而那句话本身却有例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伪命题

偷换概念 是什么意思

偷换概念是将一些看起来似一样的概念进行偷换,实际上改变了概念的修饰语、适用范围、所指对象等具体内涵。

在概念上玩弄游戏,这是诡辩者惯用的手段。只要我们澄清概念,正确地解释概念,明确其内涵与外延,就足以堵住诡辩者的口。

偷换概念是在思维和论辩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违反同一律的逻辑要求,用一个概念去代换另一个不同的概念而产生的逻辑错误。偷换概念也是一种常见的诡辩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任意改变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使之变成另一个概念。

(2)利用多义词可以表达几个不同概念的特点,故意把不同的概念混淆起来。

(3)抓住概念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抹杀不同概念的本质区别。

(4)混淆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

扩展资料:

例如,当有人说欧谛德谟克说谎时,他狡辩说:“谁说谎就是在说不存在的东西,而不存在的东西是无法说的,所以没有人能说谎。”在欧谛德谟克的狡辩中,两次使用了“不存在的东西”这一语词,但其所表达的概念却是不同的。

前者表达的是“不符合事实”的概念,后者表达的是“根本不存在的事物”的概念。他就是故意用后一概念去偷换了前一概念。

在经典小品《卖车》中,赵本山给范伟出脑筋急转弯,问道:“你们家的小狗为什么不生跳蚤?”范伟回答:“因为我们家的小狗讲究卫生!”赵本山说:“错!”高秀敏接着回答:“因为狗只能生狗,生不出别的玩意来!”范伟无奈地说:“是出生的那个生啊。”

很显然赵本山在这里把“生跳蚤”的“生”和“出生”的“生”进行了混淆,偷换了概念,才会让范伟手足无措。偷换概念是诡辩者使用得最多的诡辩伎俩之一。要达到偷换概念的目的,一般需要采取一些小伎俩。我们掌握了这些小伎俩,便能一眼看穿对方的手段,揭露对方的诡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偷换概念

混淆概念和偷换概念有什么区别?哪里不一样??

主要是偷换概念。这里面有几种,一种是故意的,目的是欺诈,一种是不懂,糊涂,搞得,还是一种是水平能力问题。
展开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