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号2·根号6+4|1-根号3|·sin60°-(1/2)-1
- 教育综合
- 2024-01-28 17:44:24
三角函数
角 θ的所有三角函数它有六种基本函数(初等基本表示):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从点O引出一条射线OP,设旋转角为θ,设OP=r,P点的坐标为(x,y)有 正弦函数 sinθ=y/r 余弦函数 cosθ=x/r 正切函数 tanθ=y/x 余切函数 cotθ=x/y 正割函数 secθ=r/x 余割函数 cscθ=r/y (斜边为r,对边为y,邻边为x。) 以及两个不常用,已趋于被淘汰的函数: 正矢函数 versinθ =1-cosθ 余矢函数 coversθ =1-sinθ 正弦(sin):角α的对边比上斜边 余弦(cos):角α的邻边比上斜边 正切(tan):角α的对边比上邻边 余切(c三角函数公式
三角关系 倒数关系: tanα ·cotα=1 sinα ·cscα=1 cosα·secα=1 商的关系: sinα/cosα=tanα=secα/cscα 平方关系: 一个特殊公式 (sina+sinθ)*(sina-sinθ)=sin(a+θ)*sin(a-θ) 证明:(sina+sinθ)*(sina-sinθ)=2 sin[(θ+a)/2] cos[(a-θ)/2] *2 cos[(θ+a)/2] sin[(a-θ)/2] =sin(a+θ)*sin(a-θ) 坡度公式 我们通常把坡面的铅直高度h与水平宽度l的比叫做坡度(也叫坡比), 用字母i表示, 即 i=h / l,坡度的一般形数学符号都有哪些
数学符号有很多,主要常用的是以下五个类型,在此列举几个:
应用数学符号
CRng 交换环范畴
R-mod 环R的左模范畴
Field 域范畴
Poset 偏序集范畴
来历
加号,减号
“+”号是由拉丁文“et”(“和”的意思)演变而来的。十六世纪,意大利科学家塔塔里亚用意大利文“plu”(加的意思)的第一个字母表示加,草为“μ”最后都变成了“+”号。“-”号是从拉丁文“minus”(“减”的意思)演变来的,简写m,再省略掉字母,就成了“-”。
也有人说,卖酒的商人用“-”表示酒桶里的酒卖了多少。以后,当把新酒灌入大桶的时候,就在“-”上加一竖,意思是把原线条勾销,这样就成了个“+”号。
到了十五世纪,德国数学家魏德美正式确定:“+”用作加号,“-”用作减号。
乘号,除号
乘号曾经用过十几种,现在通用两种。一个是“×”,最早是英国数学家奥屈特1631年提出的;一个是“·”,最早是英国数学家赫锐奥特首创的。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认为:“×”号象拉丁字母“X”,加以反对,而赞成用“·”号。他自己还提出用“п”表示相乘。可是这个符号现在应用到集合论中去。
到了十八世纪,美国数学家欧德莱确定,把“×”作为乘号。他认为“×”是“+”斜起来写,是另一种表示增加的符号。
“÷”最初作为减号,在欧洲大陆长期流行。直到1631年英国数学家奥屈特用“:”表示除或比,另外有人用“-”(除线)表示除。后来瑞士数学家拉哈在他所著的《代数学》里,才根据群众创造,正式将“÷”作为除号。
平方根号曾经用拉丁文“Radix”(根)的首尾两个字母合并起来表示,十七世纪初叶,法国数学家笛卡儿在他的《几何学》中,第一次用“√”表示根号。“√”是由拉丁字线“r”变,“——”是括线。
等于号,不等于号
十六世纪法国数学家维叶特用“=”表示两个量的差别。可是英国牛津大学数学、修辞学教授列考尔德觉得:用两条平行而又相等的直线来表示两数相等是最合适不过的了,于是等于符号“=”就从1540年开始使用起来。
1591年,法国数学家韦达在菱形中大量使用这个符号,才逐渐为人们接受。十七世纪德国莱布尼茨广泛使用了“=”号,他还在几何学中用“∽”表示相似,用“≌”表示全等。
大于号“>”和小于号“<”,是1631年英国著名代数学家赫锐奥特创用。至于“≯”、“≮”、“≠”这三个符号的出现,是很晚很晚的事了。
括号
大括号“{}”和中括号“[]”是代数创始人之一魏治德创造的。
2根号3-3是几度角的正切值
tan30°=三分之根号三 tan45°=1 tan60°=根号三 角的弧度数 正弦 余弦 正切 π/6 1/2 根号3/2 根号3/3 π/4 根号2/2 根号2/2 1 π/3 根号3/2 1/2 根号3 π/2 1 0 不存在 2π/3 根号3/2 -1/2 -根号3 3π/4 根号2/2 -根号2/2 -1 5π/6 1/2 -根号3/2 -根号3/3 π 0 -1 0 7π/6 -1/2 -根号3/2 根号3/3 5π/4 -根号2/2 -根号2/2 1 4π/3 ...角的弧度数 正弦 余弦 正切 π/6 1/2 根号3/2 根号3/3 π/4 根号2/2 根号2/2 1 π/3三角形数学问题
你说的是三角函数吧 临边比斜边等于sin 对边比斜边等于cos cos25°=0.90630778703664996324255265675432 tan是对边比邻边 cot是邻边比对边 sin65°=0.9063077870366499 cos65°=0.42261826174069944 sin25°=0.42261826174069943618697848964773 计算器算的 诱导公式太麻烦了,建议不用 还有正割函数 sec=斜边比对边 余割函数csc=斜边比邻边 以及两个不常用,已趋于被淘汰的函数: 正矢函数 versin =1-cos 余矢函数 covers =1-sin 同角三上一篇
用发货人的BOND清关而用收货人的TAX ID,对收货人有影响吗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