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综合 > 正文

终苟免而不怀仁

"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出自哪里?如何理解?

出自唐朝魏征的《谏唐太宗十思疏》,是唐朝著名宰相魏征写给唐太宗的一篇奏疏。在这篇文章中,魏征紧扣“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它为当时历史条件下安邦治国的重要思想作了非常精辟的论述,具体提出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等十个建议。

"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的意思是说:

虽然很谨慎使用严刑来监督他们,用声威吓唬他们,结果大家只图苟且免除罪罚,却不怀念仁德,表面上恭顺而不是内心里悦服。


原文: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复舟,所宜深慎。

  奔车朽索,其可忽呼?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此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出自哪首诗?

“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出自:

《谏太宗十思疏》

原文:

《谏太宗十思疏》

唐代:魏征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望国 一作:思国)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赏析:

《谏太宗十思疏》是唐朝著名谏议大夫魏征写给唐太宗的一篇奏疏。唐太宗即位初期,因隋鉴不远,故能励精图治。随着功业日隆,生活渐加奢靡,“喜闻顺旨之说”,“不悦逆耳之言”。魏征以此为忧,多次上疏切谏,本文是其中的一篇。文章先以比喻开篇,通过成败得失的比较推论,归结到“可畏惟人” ,指出了争取人心的重要性。在这篇文章中,魏征紧扣“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规劝唐太宗在政治上要慎始敬终,虚心纳下,赏罚公正;用人时要知人善任,简能择善;生活上要崇尚节俭,不轻用民力。这个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安邦治国的重要思想作了非常精辟的论述,其主题是在于提醒唐太宗要想使国家长治久安,君王必须努力积聚德义,具体提出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等十个建议。写得语重心长,剀切深厚。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心不服。的翻译

翻译为: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人们),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臣民)只求苟且免于刑罚而不怀念感激国君的仁德,表面上恭敬而在内心里却不服气。

原文: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译文:

(古代)所有的帝王,承受了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他们没有一个不为国家深切地忧虑而且治理成效显著的,但大功告成之后国君的品德就开始衰微了。国君开头做得好的确实很多,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不多,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困难吗?过去夺取天下时力量有余,现在守卫天下却力量不足,这是为什么呢?

通常处在深重的忧虑之中一定能竭尽诚心来对待臣民,已经成功,就放纵自己的性情来傲视别人。竭尽诚心,虽然一在北方,一在南方,也能结成一家,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路之人。

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人们),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臣民)只求苟且免于刑罚而不怀念感激国君的仁德,表面上恭敬而在内心里却不服气。(臣民)对国君的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是百姓;(他们像水一样)能够负载船只,也能颠覆船只,这是应当深切谨慎的。疾驰的马车却用腐烂的绳索驾驭,怎么可以疏忽大意呢?

出自《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徵于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唐太宗李世民跟随其父亲李渊反隋时作战勇敢,生活俭朴,颇有作为。公元627年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在贞观初年,他借鉴隋炀帝覆亡的教训,进一步保持了节俭、谨慎的作风,实行了不少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策。

经过十几年的治理,经济得到发展,百姓生活也富裕起来,加上边防巩固,内外无事,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

魏征对此极为忧虑,他清醒地看到了繁荣昌盛的后面隐藏着危机,在贞观十一年(637)的三月到七月,“频上四疏,以陈得失”,《谏太宗十思疏》就是其中第二疏,因此也称“论时政第二疏”。

唐太宗看了猛然警醒,写了《答魏征手诏》,表示从谏改过。这篇文章被太宗置于案头,奉为座右铭。贞观十三年,魏征又上《十渐不克终疏》,直指太宗十个方面行为不如初期谨慎,被太宗书于屏风之上。

“终苟免而不怀仁”的“终”是什么意思?

结果

1、终于

造句:经过反复推敲,他们终于找到了消除双方分歧的一套方案。

解释:(1)副词,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试验~成功了|她多次想说,但~没说出口。(2)毕竟;终究。

2、终点

造句:但是,我只剩下三天每天50英里的行程,然后在周六跑步35英里进入中央公园,这样安排能留下足够时间在到达终点后喝上几杯。

解释:(1)一段路程结束的地方:~站。(2)专指径赛中终止的地点。

3、终日

造句:所有这些对来上海的外地人来说都不是好消息,他们处在这种在上海总能感受到你们和我们的心态中,并且终日都要应对这种紧张关系。

解释:从早到晚;整天:参观展览会的人~不断。

4、善终

造句:同时明代在户部的用人政策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户部尚书任职的短暂以及他们大多不得善终的结局,也暴露出当时的政治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解释:(1)指人因衰老而死亡,不是死于意外的灾祸。(2)把事情的最后阶段工作做完做好:善始~。

5、终止

造句:因此,事实上,我们为他们举办了研讨会,我们向他们展示了平台是什么,想法是什么,但是他们终止了设计。

解释:结束;停止。

6、始终

造句:你看不见、闻不到、也品尝不了能,但是,它始终存在着,关于能量,最吸引人的就是,它具有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外一种形式的能力,简直如同魔术。

解释:从开始到最后:贯彻~|~不懈(自始至终不松懈)。

7、终生

造句:那些日子里你能够在一个学期里发现一位新的诗人,遇见一个终生好友,谈一场恋爱,重塑你的世界观,然后再在第二个学期中将上述的事情通通重复一遍。

解释:一生(多就事业说):奋斗~。

8、终场

造句:最令曼联和英格兰担忧的是,鲁尼终场时蹒跚下场,能否出战第二回合在老特拉福德的比赛以及周六与切尔西的联赛关键战仍是个未知数。

解释:(1)(戏)演完;(球赛)结束:当~落幕的时候,在观众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前一分钟,主队又攻进一球。(2)旧时指分几场考试时考完最后的一场。

9、终了

造句:到最后,你会失去你的生命,因此,适应或习惯于这个事实和完全接受所有事物的无常(暂时性),甚至于生命本身,是结束或终了痛苦的关键。

解释:(时期)结束;完了。

10、终年

造句:1930年,在他那位于奥斯陆郊外里萨的城堡状房子里,南森在阳台上死于心脏病发,终年69岁;现在他的骨灰就埋在南面草坪一块简单的墓碑之下。

解释:(1)全年;一年到头:~积雪的高山。(2)指人去世时的年龄。

11、终归

造句:毕竟你也许是一个真正的尼采主义者,比我想的还要纯粹,这样的话,讲授尼采终归是正确的决定??因为讲授尼采本身就是对听众意志的考验。

解释:毕竟;到底:~无效|技术无论怎样复杂,只要努力钻研,~能够学会的。

12、终极

造句:终极五问中有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存在能量,如果能量是用来衡量运动与运动趋势的话,那么这个问题就变成了为什么物质会运动,物质为什么运动?

解释:最终;最后:~目的。

13、终身

造句:如果我们终身也不能得到某种程度的安全感,我们自身的架构便会受损,因为我们会持续不断的尝试令我们的基础扎实去抵消那里的所有缺失。

解释:一生;一辈子(多就切身说):~之计|~大事(关系一生的大事情,多指婚姻)。

14、临终

造句:由《内部医学档案》所做的一项研究表明,医生和病人之间的这种谈话可以减少大约35%的开支??而同时却提高了临终生活质量。

解释:人将要死(指时间)。

15、终局

造句:该协议称。“我们所有国家都准备作出贡献,我们承诺授予谈判方完整的权利使其能作出必要的让步以最终进行终局协商。”

解释:结局;终了。

16、年终

造句:索尼和罗技表明,新的电视和机顶盒将会及时的发行以便于用户在年终的假日购物季节购买并且在明年面向国际市场推出。

解释:一年的末了:~结帐|~鉴定。

谏太宗十思疏第二段

1、从总结历史经验,并从创业守城,人心向背等方面论述“居安思危”的观点。

2、“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体现民本观点。

原文

凡昔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译文

(古代)所有的帝王,承受了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他们没有一个不为国家深切地忧虑而且治理成效显著的,但大功告成之后国君的品德就开始衰微了。国君开头做得好的确实很多,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不多,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困难吗?

过去夺取天下时力量有余,现在守卫天下却力量不足,这是为什么呢?通常处在深重的忧虑之中一定能竭尽诚心来对待臣民,已经成功,就放纵自己的性情来傲视别人。竭尽诚心,虽然一在北方,一在南方,也能结成一家,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路之人。

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人们),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臣民)只求苟且免于刑罚而不怀念感激国君的仁德,表面上恭敬而在内心里却不服气。

(臣民)对国君的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是百姓;(他们像水一样)能够负载船只,也能颠覆船只,这是应当深切谨慎的。疾驰的马车却用腐烂的绳索驾驭,怎么可以疏忽大意呢?

观点:

1、从总结历史经验,并从创业守城,人心向背等方面论述“居安思危”的观点。

2、“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揭示了历代创业的君主难于守成的普遍规律。这是因为创业之难虽平庸之辈亦知其所以然,而守成之难即使是圣明之君也往往有所忽视。魏征尖锐指出“取之易而守之难乎”的问题,接着分析了创业与守成亦难的道理。

文章从难易这一观点上立意,诤言规谏守成之君,切莫得志纵情,傲物结怨,以失掉人心。“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引经据典,苦口婆心,将君和民的关系比作水与舟的关系,切中要害,令人警觉。

展开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