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德巴赫猜想有多少个版本?
- 教育综合
- 2024-07-03 17:44:28
哥德巴赫猜想是什么
哥德巴赫猜想(Goldbach Conjecture)大致可分为两个猜想(前者称"强"或"二重哥德巴赫猜想,后者称"弱"或"三重哥德巴赫猜想):1.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素数之和;2.每个不小于9的奇数都可以表示为三个奇素数之和.考虑把偶数表示为两数之和,而每一个数又是若干素数之积.把命题"每一个大偶数可以表示成为一个素因子个数不超过a个的数与另一个素因子不超过b个的数之和"记作"a+b",那么哥氏猜想就是要证明"1+1"成立.1966年陈景润证明了"1+2"成立,即"任何一个大偶数都可表示成一个素数与另一个素因子不超过2个的数之和"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猜想简介 1742年6月7日,德国人哥德巴赫,给当时侨居在俄国的大数学家欧拉的一封信中提出了一个数学问题,其实质内容是:是否任何不比6小的偶数都可表示为两个奇质数之和?(质数是指除了能被1和它自己整除之外,无法被其余的任何整数整除的自然数。比如2、3、11都是无法被“除1和它自己之外”的其他任何整数整除的,都是质数。奇质数是除了2之外的其余质数。)这个问题,就是在原始意义上的著名哥德巴赫猜想! 十九世纪,数学家康托(Cantor)耐心地试验了1000以内所有的偶数(如:8可表示为3+5;20可表示为3+17,7+13;56可表示为3+53,13+43,19+37。1000以内的所有偶数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猜想是数论中存在最久的未解问题之一。这个猜想最早出现在1742年,哥德巴赫猜想可以陈述为:“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表示成两个素数之和。哥德巴赫猜想在提出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毫无进展,目前最好的结果是陈景润在1973年发表的陈氏定理(也被称为“1+2”)。哥德巴赫猜想另一个较弱的版本(也称为弱哥德巴赫猜想)是声称大于5的奇数都可以表示成三个质数之和。这个猜想可以从哥德巴赫猜想推出。1937年,苏联数学家维诺格拉多夫证明了每个充分大的奇数,都可以表示成三个质数之和,基本证明了弱哥德巴赫猜想。哥德巴赫猜想是什么内容
1742年哥德巴赫在给瑞士数学家欧拉的一封信中提到一个猜想:
任一大于2的整数都可写成三个质数之和。
质数也称为素数,现在的定义是指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的大于1的自然数。但是在哥德巴赫生活的年代1也被认为是质数。
哥德巴赫觉得自己的猜想是对的,但是他自己想尽了办法,也没能把猜想实际证明出来。于是他想起了大名鼎鼎的欧拉,就写信说了自己的想法,想让欧拉帮忙证明。但是欧拉最终也没能成功地证明出来。不过欧拉做了一个等价的猜想:
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质数之和。
现在采用的哥德巴赫猜想的版本就是欧拉的这个版本。也被称作 “强哥德巴赫猜想”或“关于偶数的哥德巴赫猜想”。就这样哥德巴赫猜想成为了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也成了数学界大佬们都想破解的难题。
简单的1+1和世界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到底是什么关系?
什么是哥德巴赫猜想?
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哥德巴赫是德国一位中学教师,也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生于1690年,1725年当选为俄国彼得堡科学院院士。1742年,哥德巴赫在教学中发现,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只能被和它本身整除的数)之和。如6=3+3,12=5+7等等。 公元1742年6月7日哥德巴赫(Goldbach)写信给当时的大数学家欧拉(Euler),提出了以下的猜想: (a) 任何一个≥6之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奇质数之和。 (b) 任何一个≥9之奇数,都可以表示成三个奇质数之和。 这就是着名的哥德巴赫猜想。欧拉在6月30日给他的回信中说,他相信这个猜想是正确的,但他不能证明。叙述如此简单的问题展开全文阅读
上一篇
rev翻译平台难过吗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