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综合 > 正文

这个世界至少80%的人不懂农业知识,都是饭桶和生育狂人,如果把土豆大米提价到每斤100元,会饿死人么

求一部美国搞笑电影名称 主角是一个印度人和韩国人的搞笑旅程,两人曾被关入古巴监狱,最后遇小布什而得救

中文名称:生活大爆炸(第一季)
英文名称:The Big Bang Theory Season 1
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类型】: 剧情/喜剧
【影片长度】: 平均20分钟
【集数】: 17集
【内容介绍】:
这是一部以 "科学天才" 为背景的情景喜剧,这倒非常罕见。主人公Leonard (Johnny Galecki, "Roseanne") 和 Sheldon (Jim Parsons "Judging Amy") 是一对好朋友,他们的智商绝对高人一等,因为他们对量子物理学理论可以倒背如流,无论你问他们什么问题,都难不倒他们。但是说到日常生活,这两个不修边幅的男孩就彻底没了脾气--生活中柴米油盐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让他们有迷失在太空里一样的感觉,他们所掌握的那些科学原理在这里根本没有用武之地。直到有一天……隔壁搬来一位美貌性感的女孩Penny (Kaley Cuoco, "8 Simple Rules..."),顿时吸引了两人的目光。Penny是个在蛋糕店打工的女孩儿,同时做着不是很现实的演员梦,但令Leonard和Sheldon失望的是,美女不但对两人都没有意思,而且对他们的好友花公子Howard Wolowitz(Simon Helberg, "Studio 60 on the Sunset Strip")十分厌恶。Howard称自己是加州理工学院的"卡萨诺瓦"其实只是一个在25岁还对母亲言听计从的工程学怪人。和同性就可以大谈特谈相对论,但是当着女性就一句话都说不出来的 Rajesh Koothrappali (Kunal Nayyar, "NCIS")也是本剧的笑点之一。
一个美女和四个科学怪才的故事就这样在笑声中悄然开始上演……
一、人物形象设置
从人物形象来看,编剧对于人物形象的设置还是比较成功的。这里有五个nerd(我把Leslie Winkle 也算进去,她是个不亚于sheldon的天才,在未来的剧集中这个女士应该有更多的戏份才对)和一个普通女孩。五个nerd的特点鲜明,笑料基本是由他们不同于常人的行为展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这部剧集中,这些天才超高的IQ和超低的EQ之间的矛盾,造就了那些令我们捧腹的笑料。
1、Sheldon Cooper:
Sheldon同学是IQ高达187的天才,加州理工学院物理系的科学家,15岁去德国Heigelberg学院做客座教授,研究方向是弦论。作为IQ最高的nerd,相应的,具有最低的EQ。 极其自负,拒绝相信世界上有比他聪明的人,认为自己是万能的,不可能出错。极其率真,总是直截了当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比如在第一次与加州理工学院的物理系 主任时,“坦率”地指出对方很愚蠢。完美主义者,有极强的强迫症,不能忍受一切他认为不合理的东西:例如如果他看你穿的衣服不顺眼,他会不厌其烦地通过各 个学科的理论规劝你把衣服脱下来,当然这是在你清醒的情况下。如果是在你睡着时,你醒来之后会发现你的衣服已经不见了。
因为他的IQ和EQ差值最大,所以Sheldon是这个剧集中笑料最多的人。他的笑料来自于自己的率真。可以明显感觉到,在剧集进行过程中,编剧对他的性格特点不断调整:开始几集中Sheldon是率真得可爱。可能编剧感觉到这种率真的“笑果”,于是在后面几集中不断加大Sheldon同学率真的程度,于是后面几集中,Sheldon同学虽然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笑料,然而他的率真开始往刻薄、自大、令人讨厌的方向发展。随后,编剧慢慢发现了这个趋势,所以在“时光机器”这一集中将这种趋势阻断。在这一集中Sheldon同学没有再像前几集那么讨厌,甚至开始主动关心别人,用他自己的话说,这真是很大的进步。然而可能调整力度过大,这一集的“笑果”稍显平淡。在之后的剧集中,Sheldon的率真逐渐往无害方向调整,当这一季结束时,个性特点已经基本定型,率真可爱,一本正经。
其实从Sheldon身上能够看到很多前辈天才的特点:他不爱户外运动,这点和很多天才类似。据说爱因斯坦在瑞士的专利局当小职员,刚刚发现相对论时,劳厄去拜访他,并邀请他一起登山远足。爱因斯坦去了。劳厄爬山爬得很开心,然而爱因斯坦却不理解人们为什么要登山。再者,Sheldon极 其自负,不承认自己会犯错,不承认别人会有能力指出或改正他的错误。这点像极了施温格。上世纪中期,施温格和费曼独自用不同的方法发展了量子场论。两人的 方法在数学上等价,只是施温格的方法复杂难懂,费曼的方法简单易算。当全世界都接受费曼的方法时,施温格坚持不使用费曼的方法,导致他任教的哈佛大学物理 系的学生,无法在课堂上学习到这种费曼的简便方法。此外,Sheldon的率真、尖刻,不是活脱脱就是费曼吗?
经典场景:
Sheldon的姐姐告诉他,自己常常向别人夸耀自己有个聪明的弟弟,是个火箭科学家(美国人常常这样称呼天才)。Sheldon立刻火冒三丈:火箭科学家?火箭科学家?我是理论物理学家!你干脆告诉他们我在金门大桥当收费员得了?火箭科学家?太丢人了……
PS:(1)有人说Sheldon长得像吴彦祖……
(2)Sheldon喜欢在一件长袖T恤外面套一件短袖T恤,T恤上的图案通常是科幻电影或者卡通中的形象。某日居然在网上看到一个专门网站http:// sheldonshirts.com ……
2、Howard Wolowitz
Howard是加州理工大学 应用物理系的科学家,有工学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应该是智能控制方面,设计了一颗给木卫星拍摄高分辨率照片的卫星。此人极其猥琐,总有不切实际的性幻 想,并且自认为魅力非凡。有较高语言天赋,会六种语言(包括中文),这些外语主要用途是用来和女人搭讪,和让周围的人感觉到恶心。对花生过敏,吃了花生后 全身会肿得不成样子。智力应该算是五个nerd之中较低的,经常被Sheldon嘲笑。
作为次要的主角,Howard的塑造是成功的,由于这个戏的主线较为单一,Howard等次要角色的存在很好的分担了主角产生笑料的工作。此外,虽然Howard是猥琐至极的人物,但也可以理解成,天才的率真,敢于表现自己的饥渴和猥琐。其实,每个男人心中都有一个Howard。
PS:
(1)此人在Friends后传Joey中也扮演过一个类似的角色,也是加州理工的,一样的天才,一样的猥琐。
(2)喜欢穿搞笑的紧身裤,皮带扣是亮点(常常用蝙蝠侠等的皮带扣)——在http:// sheldonshirts.com 里有专门介绍。
3、Rajesh Koothrappali
羞涩的印度小男孩,一口地道的印度英语。我自始至终没有搞清楚他是研究什么的,仅仅在其中一集里发现,他的办公室右侧贴着dark matter,或许是研究暗物质的。据说Sheldon站在他身后十分钟后,设计出一个软件来替代他的工作。这样看来也许他是从事实验数据处理方面的工作。他具有非常强的社交障碍——不能和女人说话(喝酒和服特效药的状态下除外)。Raj的智商在nerd中应该是最低的。
Raj的设定无疑是很成功的。他的文化背景、个性特点自然而然地就引出很多笑料。在大学课堂上,有老师告诉我们,在美国的sitcom中种族歧视比较严重,常常是白人做主角,其他人种通常都是龙套。仔细回想看过的sitcom,还真是这样,Friends中,你见过黑人吗?唯一的一个华裔女孩Julie,还被Ross甩了。只有一部由黑人投拍的Everybody Hates Chris是以黑人为主角。在The Big BANG Theory中,Raj作为一个次要的主角,实属不易。
4、Leslie Winkle
这个女士虽然不是主角,在全季中只有3集出场,然而表现实在抢眼。她应该是一个实验物理学家,在她的实验室中,有激光(她用来加热方便面)、液氦(因为没有刀切香蕉,所以用液氦把香蕉急冻,继而敲碎用来冲麦片)。她正在研究双轻粒子超对称性。
她是一个绝对理性的人,在她身上,看不到任何感性的存在。无论是什么话题,约会、调情,她都保持着一成不变的冷静。她定义了评测接吻好坏的参数,解释了与主角之一上床的原因——大脑中激素使得她产生性欲,因此通过此次上床解决了到新年期间的性欲问题?!!
这个角色虽然出场不多,但是是十分重要的一个角色——为Sheldon提供了一个对手。Sheldon总认为自己是天下第一,然而Leslie的出现给了他沉重的打击——Sheldon没有解决的问题Leslie随手解决了;Leslie帮助其他nerd击败Sheldon拿到了“物理碗”。 Sheldon虽然嘴上不承认Leslie的优秀,但从他对Leslie的忌惮也能看出他内心对于Leslie的认可。Sheldon总是不可一世,观众乐于看到他被击败的样子。Leslie的出现恰好满足了让观众的愿望。
Leslie是不亚于Sheldon的天才。首先,她与吴健雄类似,是顶尖的实验物理学家。一般说来,实验物理学家都是紧跟理论物理学家身后,验证他们的理论;或者是偶然发现某个现象,为理论物理学家提供素材。然而,Leslie能够轻易地完成理论物理学家Sheldon没有完成的推导过程,这说明她的理论功底也很强,强到如Sheldon说能够获得诺贝尔奖的程度。自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发现以来,举世公认的最后一个能够在理论和实验上都有建树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独一无二,连费曼也不得不佩服的,培养出李政道等人的费米。Leslie显然具有成为费米的潜质。
PS:很多人都有让Leslie和Sheldon成为一对,看看有什么好戏发生的欲望……
5、Leonard Hofstadter
IQ为173,加州理工的实验物理学家,本剧的第一男主角。目前正在研究海平面宇宙射线中的软成分。视力奇差,离了眼镜无法看清东西。体内缺乏消化乳糖的半乳糖苷酶,因此不能吃乳糖。
之所以将本剧的第一男主角放到后面,是因为与前面四位相比,Leonard具有较为正常的EQ,没有前面几位那么突出的社交障碍。这是必然的:各种各样的nerd都有,但是主线却是正统的爱情故事,那么,必须要一个EQ较为正常的人来担负起第一男主角这一重任。想必EQ超低的爱情,编剧也无法想象是什么样子的吧。也正是因为他的EQ正常,他的笑点只是普通的羞涩和书卷气,很多时候不如Sheldon抢眼。与别的几个nerd相比(高IQ的无敌的理智和实用主义,或者是猥琐或者是语言障碍),他的善良朴实为他赚了不少形象分。
6、Penny
女主角,金发美女,The Cheesecake Factory的女服务员。这个角色的文化程度和智商与前几位角色相比,显然不是一个档次的。有很多人认为,这个角色不出彩,没有存在的必要。然而,也正是要有一个稍微平凡的普通人在这些nerd中间,才能够衬托出这些nerd的天才。性格热情开朗,是典型的邻家女孩。也只有这样开朗的女孩,能够忍受Sheldon的唠叨和Howard的猥琐。
二、剧情设置
前面说过,故事的主线应该只有一条,就是Leonard追求Penny。在最终追到penny之前的时间里,这些天才的业余生活都是笑料的来源。
从season 1来看,这样的剧情设置还是能够满足需要的。观众从没有看到过以天才的生活为题材的剧集,从而将目光都注视在了这些nerd身上。理工科出生的观众会眼前一亮,产生强烈的共鸣,而其他观众即使听不懂Sheldon的长篇大论,也可以把他说的东西当作冷笑话,不影响“笑果”。
然而若只是这一条主线,还想继续保持剧集的高质量,只能依靠编剧的功力了。Friends之所以能够坚持10季长盛不衰,是因为里面主角性格各异,主线丰富——有Ross和Rachel的爱情,Monica和Chandler的爱情,Joey的事业,等等。而从The Big BANG Theory Season 1来看,主要情节都是集中在Leonard和Sheldon身上,而他们讨论的话题,也主要是Penny。
主线好比是剧集的骨架,如果骨架不结实,撑不起里面的内容。在以后几季的发展中,应该还会有新的角色,新的主线的加入。Sheldon虽然是主角,但是通常他的笑料都是在唱独角戏,经常抢Leonard和Penny的风头。所以Sheldon的角色还会有适当调整。也许还会加入一个能够容忍Sheldon并疯狂爱他的女孩,为Sheldon发展一段感情。
三、The Big BANG Theory的科普意义
不得不赞扬美国编剧们的高素质。在The Big BANG Theory中,nerd们张口就来的科技知识包罗万象。除了他们本行的物理学,其他的诸如化学、生物学、医学、电子信息等他们也能脱口而出。所介绍的知识,有最前沿的,也有最贴近生活的。
这无疑是充满了积极意义的。还是回到Friends。在Friends中,只有Ross一个人是科学家,当他介绍科学知识时,周围的人都显得不耐烦,甚至嘲笑他。他们并不觉得Ross当知识分子有什么好,甚至很多时候觉得Ross很愚蠢,观众也跟着接受了这一观念。
而在The Big BANG Theory中,到处都是有知识的nerd,他说的东西,可能会引起你发笑,可能会让你听不懂。然而观众们明白,虽然他们行事怪异,但是他们是天才。你可以不去深究,只是当成nerd在胡言乱语,一样可以让你发笑;但是有时候,nerd们会对这些名词做出一些解释,有时候,有的观众会有愿望去查找去了解这些知识。
现阶段,广大人民的素质都提高了,所以,仅仅教导人们正确的价值观,教导人们去积极向上已经不够了。拥有正确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的人们,需要这样 的手段,没有一点说教成分,让他们在欢笑中学到知识,这才是真正的寓教于乐。当人们坚持看下去,必定会慢慢地接受剧集宣传的那个观念:Smart is the new sexy。
最后,以里面我最喜欢的一个场景来结束本文:
四个nerd通过电脑发送信号到卫星,然后让信号经过长途跋涉后传送回来,控制电灯的开关。
Penny问他们:有开关你们为什么要这么干?
他们说:
Because we can.

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有何影响?


不会对身体健康有影响。转基因食品与非转基因食品的区别就在于转基因表达的目标物质。只要外源基因表达的蛋白质不是致敏物和毒素,它和食物中的蛋白质没有本质差别,都可以被人体消化、吸收利用。

跪求修改病句(教我如何判定病句和修改病句),越详越好,多多益善。

所谓病句,是指在语法或逻辑上有毛病的句子。如何判别句子的正误呢?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再看句子主干的修饰成分使用是否合理,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其次,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等方面仔细推敲,逐一分析。
一、语序不当
二、搭配不当
三、不合逻辑
四、结构混乱
五、表意不明
六、成分多余或残缺
一、具体地说辨析病句、修改病句有如下几种方法:
(一)、语感觉察法:
审读病句,可以从感觉上察觉毛病,按习惯的说法会觉出别扭。以上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语义重复的地方,都可以用此法辨析、修改。
(二)、提取主干法:
运用语法分析的方法,光将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去掉,提取出主干,检查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果主干没毛病,再检查附加成分,看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修饰语内部是否有毛病。以上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的病句,都可以用此法辨析、修改。
(三)、有的放矢法:
语病往往会出现在句子中的一些特定部位,如:多重定语、多重状语,可能会出现语序不当的问题;多重否定词,可能会出现否定不当的问题;是非句中,可能会出现前后不对应的问题。
如:“是否刻苦学习,是取得良好成绩的关键。”“在老师的帮助下,使他提高了学习成绩。”
(四)、逻辑分析法:
有的病句没有语法毛病,但不合乎情理,逻辑分析法是从概念使用,判断、推理方面考虑是否违背逻辑。以上语义重复,不合情理的病句,都可以用此法辨析、改正。
学好任何知识都需要多思,改病句也是如此。不能满足于知道答案,要多揣摩,多实践,在语言运用的实际活动中不断提高能力。
二、下面介绍一下常见的语病:
1.成分残缺,主要是缺少主语、宾语:
如:当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使我想起许多往事。(没有主语,去掉“使”。)
如:工商管理部门立即查清了这家商场擅自提价。(缺少宾语,在句末加上“的问题”。)
2.搭配不当,包括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复句中关联词搭配不当:
如:他那锐利的眼睛投向了人群。(主谓搭配不当,把“眼睛”改为“目光”。)
如:这篇小说通过平凡而又出充满生活气息的细节描写,充分揭露了主人公的心灵美。(把“揭露”改为“表现。”)
如:只要稍微深思熟虑一下,这个道理是不难领会的。(“深思熟虑”是需要时间的,是反复思考的过程,“稍微”是不可能做到深思熟虑的,所以用在这里修饰不当,应该删去。)
如:对他的错误,不但不应该袒护,而应该提出批评。(这句关联词搭配不当,应改成“……不但不应该袒护,而且还应该……。”)
3.词序颠倒:
如:我们不能忘记英法联军烧毁并洗劫圆明园的历史。(“烧毁并洗劫”这样表达不合事理,应对调。)
如:我们看见火车、轮船在水上、陆地上行驶着。(语序的排列不仅要符合事理,而且还要在行文上前后照应,连贯一致。这句话应把“水上”和“陆地上”对调一下。)
4.重复啰嗦:
如:李大爷老了,头上的头发全白了。(头发不在头上在哪里呢?可见“头上的”三个字是不必要的,否则啰嗦。)
如:老马和老李一起多次反复地进行水稻高产试验。(“多次”和“反复”是一个意思,不必要重复使用,应删去其中一个。)
5.前后表达不一致或矛盾:
如:这场篮球赛的胜败关键是队员们的齐心协力。(前半句讲“胜败”,后半句只讲“胜”,两面对一面,不一致,应改为“取胜的关键”,或改为“是队员们能否齐心协力”。)
如:王芳同学到现在还没有来,大家断定她大概是生病了。(“断定”和“大概”矛盾,去掉“大概”或去掉“大家断定”。)
6.概念含混:
如:张敏同学的书柜里整齐地摆放着《西游记》、《水浒》、《新华字典》等几十本文学书。(《新华字典》不属于文学书,应去掉。)
7.滥用副词,介词以及否定词的混乱使用:
如:这将保证了粮食的大面积丰收。(“将”和“了”的时态不同,去掉副词“将”。)
如: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忌”就是“不能”,后三句中的“不”应去掉,否则意思完全相反。)
如:为了避免今后不发生类似事故,我们应尽快健全安全制度。(这句话中的“避免”“不发生”就是“发生”,意思完全相反,应去掉副词“不”。)
如:对于这篇作文,我写了整整一小时。(介词“对于”是多余的,应删去。)
8.有歧义:
如:我校举办的数学、物理两个短训班开设了农用数学、农业机电课程。(这句话有两种理解:(1)这两门课程是数学、物理短训班各开设的,即数学短训班开设了这两门课,物理短训班也开设了这两门课。(2)这两门课程是数学、物理短训班分别开设的,即数学短训班开设了农用数学课程,物理短训班开设了农业机电课程。看来应该是第(2)种理解,应该在“开设”前加上“分别”。)
三、修改符号:
对有语病和错别字包括标点使用不当的地方应使用下列符号加以修改:
(1)换用号: (2)增补号: (3)删除号:(4)复原号:(5)调位号:(6)留空号:
四、修改病句要遵守两条原则:
A、尽量保持原句的基本意思不变;
B、尽量少改。
五、实战演练:
(一) 修改下面病句:
(1)小明给母亲写信说:“他在这里一切都很好,希望家里不要挂念!”
(2)通过少年团校的学习,使我在思想认识上有了明显的提高。
(3)朱德出生在劳动人民家里,从小就养成爱劳动,能吃苦。
(4)经过总结,我提高了学习方法和学习成绩。
(5)上海科技开发公司聚集了一批水平上乘、技术精良的专业化队伍。
(6)某公司开业广告说,免费赠送小礼品,赠完为止。
(7)新开张的商店在广告里表示:“欢迎新老顾客光临”。
(8)人们很难想像一个不关心他人痛痒的人能否写出感人的作品来。
(9)中国人民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10)这部长篇小说虽然大致翻一下,也要花费不少时间。
(11)他家的菜地里共生产了茄子、冬瓜、西红柿共计1200多斤。
(12)为了写好这篇通讯,他深入了解了许多张老师的先进事迹。
(13)听了科学家的报告,使我更加坚定了为建设祖国而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决心。
(14)一进教室,只见全班同学正在进行读书,一位女教师在进行巡视。
(15)现在勤奋求知、苦练自学能力,是同学们将来能否大有作为的关键所在。
(16)王大海临危不惧、舍身救人的革命精神时时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17)大家认真地讨论了今夏课外游泳运动训练。
(18)内容是否充实,语句是否通顺,这是对中学生作文的起码要求。
(19)只要稍微深思熟虑一下,这道数学题是不难做出来的。
(20)张勇是个好学生,谁都不会否认他能做出这种不文明的事情。
(二)、修改下列语段。
1、人们都知道,鸡、猫、狗等动物和人身上都是热气腾腾的,蛇身上却是冷冰冰的。前者叫“变温动物”,后者叫“恒温动物”。恒温动物为了保持体温的恒定,就要消费体内的能量物质来惟持。拿重量相等的猪和大蟒蛇相比较,只要猪每大消耗150份重量的能源物质,那么,蛇只要一份就够了。
2、主题班会一开始。林非就首先第一个上台发言。他说:“我语文学不好的原因是课余时间没有阅读课外书的结果。我决心向张红学习,每天课外阅读量至少在2000字以上,争取天天写读书体会……”林非的发言赢的了同学们热列的掌声。
3、音乐是我至爱的饮料,告别一天,带着一身的疲备离开学校,难免头昏脑涨,此时,回到家中,我总会轻扭录音机,静静地品赏那来自远方的自然之声:溪水潺潺地流淌,在低声地吟唱小鸟,绿茸茸的小草在窃窃欢呼,还有那野花星星点点的在欢笑,我完全走入了大自然的怀抱。陶醉在深深地音乐世界之中。
4、小明晚上学习到九点。感到有些劳累,正好电视台正在转播世乒赛绝赛实况。他钢打开电视,妈妈就走过来,愤怒生气地说:“马上就要考试了!还看电视!”小明回答:“妈,你嚷什么!学习要讲究效率,你懂不懂?我学习累了,想看看电视松驰一下。再说运动员的拼博精神对我难道不是一种鼓舞吗?你说对吧!
5、我最爱戴的是小山鸡。你看,小山鸡那尖尖的小脑袋上,长着红红的鸡冠,像一枚盛开的鲜花。它在笼子里不时地抖抖美丽的羽毛,似乎在跟人们比美,又仿佛在给大家天堂那精彩的节目。
6、张小强同学学习勤奋,却善于动脑,他的成绩提高很快,学习非常刻苦。他在学习上有不少值得称道的做法。早晨,他总是起得很早,穿好衣服,就到操场跑步。锻炼之后,他抓紧时间读语文,背英语,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从不间断。晚上,他经常做大量的数理化习题,所以,一般的题目都难不倒他。老师布置的作业,他总是认真的完成,做作业一点儿也不马虎。遇到难问题,他不耻下问,请教老师或者与同学讨论,直到弄懂为止。他还常常帮助同学学习上的困难,从不嫌麻烦。有一次给一位生病的同学补课,一直到晚上十点多才回家。
7、今天是放假第一天,早晨,我本来还想多睡会儿赖觉,不料早晨7点多就把我从睡梦中拖了起来,我还是不起来,这时,我妈妈就火了,她随手拿了一把尺,再我的屁股上拍了拍,我感觉到她拿了尺没什么好事做,一下子爬起来,人虽然是起来了,可是我的眼皮还直往下垂,我也不知道怎么穿衣服的,裤子都穿反了。
中考备考之修改病句教案
考点例析:
(一) 常见病句类型
(1) 用词不当:
①感情色彩不当:
如:他那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效尤”的意思是“学坏的样子”,是贬义,用在这里不合适,应改为“学习”。)
②关联词用错:
如:只有坚持核查,就能和平解决伊拉克问题。(“只有”和“才”连用,应把“就”改为“才”。)
(2) 搭配不当:
①主谓搭配不当:
如: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品质”不能“浮现”,可改为“他那伟大的革命形象”。)
②动宾搭配不当:
如:上海科技开发中心聚集了一批热心与科技开发服务、善于经营管理的专业化队伍。(“聚集”的应该是“专业化人才”。)
③主宾搭配不当:
如: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劳动”与“一天”搭配不当,应删去“的劳动”)
④修辞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
如:他在培育良种方面花了很大的心血。(“很大”与“心血”搭配不当,应改为“很多”)
(3) 成分残缺:
①缺主语:
如:通过学习雷锋的感人事迹,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使”字,使“我”丧失了主语的作用,所以,应删去“使”)
②缺宾语:
如:看到他的照片,我便想起了当年我们一起玩耍、同桌共读。(这个句子缺少宾语中心词。应加上“的情景”)
(4) 语序不当:
①逻辑语序不当:
如:学校通过并研究了新的规章制度。(“通过”与“研究”顺序颠倒。应是先“研究”后“通过”)
②关联词语序不当:
如:A:不但我信任他,而且信任他的朋友。
B: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两个分句是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如例A,两个分句的主语都是“我”,“不但”应在主语“我”后边;两个分句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前边。如例B,两个分句主语分别是“我”“人”,关联词语“不但”应放在“我”前边。)
(5) 前后矛盾:
①前后不统一:
如: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能”与“否”表达完全不同的两种情况,所以,应删去“能否”)
②否定多余:
如:个别医生不讲医德,索要红包,医院领导对此并非不无责任。(“不无责任”即有责任,加上“并非”,意思相悖,应去掉“并非”或去掉“不”)
③范围不清:
如:人们一走进教学楼就会看到,所有关于澳门历史的图片和宣传画被挂在走廊的墙壁上。(“图片”包括“宣传画”,不宜并列,应说成“宣传画及其它图片”。)
(6)重复啰嗦:
如: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症疾病。(“顽症”和“疾病”重复,应删去任一个)
(7) 表意不明(歧义):
如:牧童牵着牛在吃草。(到底是“牧童吃草”还是“牛吃草”:应改为“牧童牵着牛,牛在吃草。”)
(二) 修改病句的方法(原则)
1. 检查文句,判明原因。先阅读原句,看看毛病出在哪儿。语法、修辞、逻辑方面的毛病,有不同的修改要求。找出病因是修改病句的前提。
2. 先主后次,对症下药。如果是语法错误造成的病句,修改时,首先要找出句子的主干(主、谓、宾),看看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结构是否混乱,并将发现的错误加以改正;然后再检查附加成分(定、状、补),把误用的词语、颠倒的语序或同中心语搭配不当的附加成份一一加以改正。
3. 修改病句应在不改变句子原意的基础上,采用:增(增加字词),删(删去多余字词短语),调(调整字词的顺序),换(更换其它字词)。不能另造新句。
强化练习:
1. 在优裕的家里,子女一切得来容易,因而所以难以与长辈沟通。
2. 我们将来希望能成为建设祖国的有用人才。
3. 为了推进素质教育,教师们正在努力改进教学质量。
4. 晚会上表演了音乐、舞蹈和气功等文艺节目。
5. 宁静的夏夜、繁星满天,明月高悬,我们在树下听故事。
6. 参加这次活动的都是志愿者和中学生。
7. 桔子、苹果、萝卜等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8. 杨林同学的语文成绩不仅在全校很突出,而且在我班也名列前茅。
9. 创新和实践,我认为它们最根本在于为人民服务。
10. 为了防止非典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11. 在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12. 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13. 记者又到学校采访到了许多王老师的事迹。
14.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15. 中考失败,小镜伤心极了,他多么希望知心朋友和他分享这无限的苦恼啊!
16. 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着。
17.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增强。
18. 扬州市歌《茉莉花》具有鲜艳的地方色彩。
19. 在抗击非典的战斗中,护士叶欣的献身精神深深地激励、感染了众多的白衣战士。
20. 升学考试即将来临,同学们都投入到全身心地复习迎考中。
21. 我记得我们演过许多莎士比亚的戏。
22. 这时,教室里没人,只有班长坐着读书。
23. 《三国演义》这部电影出色地塑造了宋江、林冲、武松、鲁达等人的英雄好汉事迹。
24. 几个学校的老师在讨论听取教学工作。
25. 张大爷的头上头发全白了。
26. 我跟他在同一个班,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7. 校门对面又开了一家卖饮料和汽水的小店。
28. 新的班委会健全并建立了一系列班级管理制度。
29. 我们一些足球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没有多大改善。
30. 要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既有丰富的知识又有高尚的品质。
31. 从他上学的那天起,语文对他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2. 我将***一张张笑脸和一句句言语摄入镜头,制成相册。
33.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每一位大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出色的美术家。
34. 从他的发言里,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35. 我们要尽可能地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
36. 团结一致是能否搞好工作的关键。
37. 能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38. 王老师告诉同学们,凡是被医院确诊为假性近视的同学,都得一律到医院用雾视法加以治疗。
39. 国家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40. 在对松亭往上,路更险峻了。
41.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的故居坐落在风光秀丽的淮安。
42. 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自我表现保护能力,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
43. 中国珠峰登山队之所以能成功登上珠峰,是因为全体队员不畏艰险、团结协作的精神。
判断修改病句的方法
一、判断病句的方法:
(一)、紧缩法。常用的语法分析方法。先把句子中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和补语)都去掉,紧缩出主干,检查主于是否存在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的语病;如果主干没问题,再检查局部,看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的搭配有无问题,修饰语的内部是否存在语序问题。
如:天的青年担负着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这个句子的主干是“青年担负着建设成为强国”。从这个主干可以看出这个句子的结构不完整。
紧缩法也适于检查句子成分是否搭配得当。
如:老红军向我们讲述了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历尽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勇往直前的一曲壮歌。紧缩以后,全句成为“老红军向我们讲述了……一曲壮歌。”这样我们可清楚地看到“讲述”与“一曲壮歌”搭配不当。
紧缩法运用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紧缩时,为了避免在否定句中去掉否定词而出现与原意相反的情况,应把否定词保留在主干里。
②紧缩时,必须保持原格式的基本结构不变。如果砍掉了修饰成分以外的词语,就会破坏原句的结构。
(二)、类比法。对句子的毛病拿不准时,按照原句格式仿造一些浅近的、容易把握的句子加以比较,就能比较清楚地看到语病所在。
如:这个经验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视。原句结构较复杂,先压缩化简为“这值得他们的重视”,再比照它的结构造句:“这值得他们的学习”“这值得我们的参观”,这三个句子和日常说法相比多了一个“的”字,原句要将“教师的重视”中的“的”删去。
(三)、语感审读法。调动语感,在审读的过程中从感性上察觉语句的毛病,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如别扭则再作分析比较,明辨原因,加以修改。
如: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国难,胜利攀登到顶峰。这个句子第一部分中的“不管……都极端不利”显然不合习惯,正确的说法是“不管……多么不利”“尽管……非常不利”。
(四)、逻辑分析法。有的语病从语法上不好找毛病,就得从事理上进行分析,这就是逻辑意义分析法。逻辑意义分析法要从概念、判断、推理方面考虑是否得当,从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方面考虑是否合适。
如:①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仿造伪劣产品”是不合事理的,应改为“制造伪劣产品”或“仿造名牌产品”。
②凡是有杰出成就的人,都是艰苦环境中磨炼成才的。用了“凡是……都”这个全称肯定判断,言过其实了,应将“凡是”改为“大多”,后边删去“都”字。
二、修改病句的原则:
把握句意,修改得要少,改动得要巧,尽可能保住原句的意思。务求全句改得妥帖,避免以错改错。
(一)、对症下药,有针对性。简单地说,就是什么地方有毛病,就改什么地方;是什么样的毛病,就用相应方法来改。所以对各种病句的类型一定要心中有数,针对造成语病的原因进行修改。
(二)、尽量保持句子的原意。每一个病句,一般都包含双重意义,一是没有正确表达出来的句子的原意,一是已经表达出来的歪曲了原意的错误意思。改正病句时,应尽量分析并把握它所要表达的原意;在尽量保持原意的前提下,将错误的地方加以造当的修改、调整。切忌违背原意,另起炉灶,按自己个人的意志另选一个句子去代替原句,或者添枝加叶来雕饰句子。这样做,往往会背离原意而达不到正确改正语病的目的。
(三)、要善于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修改。每一个病句,几乎都可以从语法、修辞、逻榻的角度来分析其造成语病的原因。这样,同一个病句,也就可以有多种不同的修改方法。至于用哪一种方法来修改更加合适,这就要看病句本身的语病类型,看表达的需要,看具体的语境。
我们还要注意,能够用调整语序的方法来修改就尽量不要增删词语;改一处可以解决问题就决不改两处;修改病句要注意句意的简洁,尽量保持句式或陈述者对象一致。总之,要记住修改病句的五字诀。
增(成分残缺的)
删(多余的)
换(用词不妥当)
简(修改应简要)
调(不搭配、不照应的)
三、辨析病句的原因:
(一)、用词不当:
如:他把节俭下来的钱捐给了灾区。“节俭”是形容词,不能带趋向动词“下来”。应改为动词"节省"。
也有虚词使用不当的现象。
如:伊朗厨师可能是不熟悉我们的炊具的用法,也许是由于心情紧张,反正是把烤羊肉没有做好。“把”字短语不能放在否定词前面。应改为:反正是没有把烤羊肉做好。
(二)、搭配不当:
①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
②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
③定语、状语、补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④主语和宾语意义上不能搭配;
⑤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如: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北京”是“季节”,主宾不搭配。
如:加快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加快”可以配“速度”,但不能配“规模”,这是动宾搭配不当。
(三)、成分残缺:
①主语残缺。有两种情况:a.由于滥用介词和“介词……方位词”格式,造成主语残缺;b.暗中更换主语,造成主语残缺;
②谓语残缺。有两种情况:a.一句话说了主语,还没有说完谓语,却又另外起了个头,因此造成谓语中有残缺;b.由于缺少谓语中心语造成谓语残缺;
③宾语残缺。往往由于宾语前的定语太长,使得中心语残缺;
④定语、状语缺少或者不完整;
⑤缺少关联词语;
如:这个集团目前已成为拥有11个专业公司、2个研究所、3个生产厂,现有固定资产8500万元。 (这个句子的谓语“拥有”什么,残缺。应补上宾语“的大型企业”。)
(四)成分赘余:
①主语有多余成分;
②谓语有多余成分;
③宾语有多余成分;
④定语多余;
⑤状语多余;
⑥补语多余。
如:①《人民日报》社论见诸于各大报刊。“诸”是“之于”的意思。删去“诸”或“于”即可。
如:②欢迎领导到我校光临指导。“到我校”即“光临”,造成赘余,修改的办法是留其一,去其重复。
(五)结构混乱:
①词序不当。几种情况:a.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b.把定语错放在状语的位置上;c.把状语错放在定语的位置上;d.多层定语语序不当;e.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如:太监是我国封建皇宫中特有的产儿,是被阉割过的封建帝王的奴仆。对太监的介绍应先将其特点说明“是……的奴仆”,再言其“是……的产儿”。否则“特有的产儿”的概述设着落,交代不清。
②句式杂糅。有两种情况:a.两种说法混杂;b.前后牵连。
如:客房内均设有闭路电视、国际国内直披电话音响、房间酒吧等应有尽有。该句把两种句式拼在一起造成杂糅。一种是“客房内均设有……酒吧等”,另一种是:“客房内闭路电视……应有尽有”。两种句式应删其一种,从而保持句子表达的明确。
③复句中暗换分句主语,造成混乱。
如:老工人的一席话深深触动了小邱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也该句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老工人的一席话”;第二个分句的隐含主语是“小邱的心”。由于句子是隐含转换主语,因此造成句式混乱。
④层次不清。
如:新华社发出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人工全合成在上海胜利完成的消息后,广大读者非常重视,科学界人士也非常重视,引起了强烈的反应。新华社发出的这条消息,就重视程度而言,科学界人士重于广大读者,因此,应先说“科学界人士”的反应,再说广大读者的动态;另外最后一句“引起强烈的反应”属于抽象性语言,应先说,然后再说具体的。
(六)表意不明。
①指代不明:
如:王新和李红赛跑,经过一段激烈的竞争,终于他取得了胜利。“他”是指王新还是李红不明确。
如:我站在窗前向操场一看,这里有很多同学在打球。“这里”指代不明,应改为“那里”
②意思混杂,不知所云:
如:这些年,写文章的人特别喜欢“该”和“其”这两个带有文言色彩的词。“该”和“其”当然可以用,因为今天我们用的是现代汉语,很多时候,用“这”“那”“他”之类,文章更流畅。这就提出一个问题:“该”和“其”要用得恰到好处。前面说“该”和“其”当然可用,中间又讲现代汉语中的“这”“那”“他”使文章更流畅,最后又说“该”和“其”要用得恰到好处,使读者无法明白“该”和“其”与“这”“那”“他”用哪个更好。
③歧义句:
如:请你代我买两张北京到西安的往返飞机票。此句有两种理解:其一,往、返共两张。其二,往,两张;返,两张。
如:这个厂超额完成了全年计划的百30%,受到上级表扬。此句两种理解:一种,比全年计划多出30%;另一种,只超出全年计划的30%。
(七)不合逻辑:
①强拉因果:
如:由于今天是公园里游园活动的最后一天,因此游人寥寥无几。此句强拉因果,“游人少”的原因不能推出是因为游园的最后一天所致。
②自相矛盾:
如: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既然幸免,就没有死,可又说是“死难者”中的一个,犯了前后矛盾的错误。
③概念误用:
如:图书馆增添了许多文学作品,如《语文知识指南》《教师语文大全》《辞海》等。文学作品与语文教学用书是不同的概念。可改成“图书馆增添了许多教学用书”。
④主客倒置:
如:那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该句应改为:“我与报纸接触”,“我”为主动,“报纸”为被动。
⑤否定不当:
如:全校师生没有一个人不否认,素质教育使整个校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该句去掉“否认”前的“不”字。
⑥前后失衡,缺乏照应:
如:有没有人毁树,是树能成活的重要条件。该句前面是两种条件"有没有"。后面只说了“能成活”的一个条件,两面失衡,应在“能成活”前加“是否”二字。

16世纪美洲玉米在世界各地传开,玉米的外传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事件对世界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15世纪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前,生活在美洲大草原的印第安人根本不认识玉米。现在的玉米长得更高、种植密度也更大了,以便提高每英亩土地所能种植的玉米株数,这是几百年前的人们无法想象的种植密度。当然,如果当时的印第安人没有教会早期的美洲开拓者如何种植玉米,那么现在这一切都不可能发生了。哥伦布来到美洲是要探索新大陆、找寻宝藏的,但是我很怀疑他能否明白他要找的宝藏就是这些食物和纤维物种。玉米、棉花、土豆、豌豆、草莓和烟草都起源于美洲。
不过,如今玉米的起源问题还备受争论,人们普遍认为玉米来自墨西哥,后来的几千年间在美洲大陆上广泛传开。玉米是从一种叫做墨西哥类蜀黍的野生植物演变而来的。这一演变过程是相当戏剧性的。贾雷德•戴蒙德在其撰写的《枪炮、病菌与钢铁》(Guns, Germs, and Steel)一书中说,墨西哥类蜀黍作为粮食作物的价值并没有给采集者留下深刻印象:因为野生墨西哥类蜀黍的产量比野生小麦少,结的种子数量也比较少。要使墨西哥类蜀黍变成一种有用的作物,它在生殖生物学方面就必须发生变异……戴蒙德甚至指出,小麦和大麦的优点以及墨西哥类蜀黍的种植难题可能是新大陆和欧亚人类社会发展存在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
“从野生植物到种植植物的这一转变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是选种和新一轮种植。”英国伯明翰大学玉米进化学博士斯蒂芬•史密斯说。
玉米、小麦和大麦都属于禾本科植物,这科植物还包括稻米、燕麦、高粱和甘蔗。一般认为这些植物有一个共同的祖先,时间大概是在过去的5 500万~7 000万年间,也就是恐龙繁盛末期。
穿越千万年的历史长河,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玉米来到了今天美国的西南部;到公元1000年的时候,玉米已在美国东北部的新英格兰地区有所种植。遍布美洲各地的印第安人已经充分发展了玉米的种植技术,而且熟知玉米的多种用途,例如煮、烤、爆、研磨和酿造等。在哥伦布抵达美洲新大陆的时候,玉米已经成为印第安人日常饮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6世纪末叶,哥伦布在美洲登陆,后来又返航回欧洲,沿途哥伦布的船只就将玉米带到了欧洲、非洲、印度和远东的部分地区。哥伦布还把甘蔗带到了美洲大陆,种植在加勒比海的圣多明各。
当英国殖民者在400多年前到达今天的弗吉尼亚州时,玉米并不是他们最为关心的东西。“1607年,伦敦公司派出的殖民者到达弗吉尼亚州,建立了詹姆斯敦市。他们对农业知之甚少,也并不感兴趣。他们来这里是想一夜致富的,指望伦敦公司为他们从英国运来食品和其他生活必需品。”为了生存,殖民者不得不依赖当地印第安人部落——波瓦坦部落的帮助。我们应该重视在印第安人和殖民者之间早期的交换活动,因为这产生了今天的现代玉米产业。许多人都很熟悉迪士尼的一部电影——《风中奇缘》(Pocahontas),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位当地的印第安公主和英国海军上尉约翰•史密斯之间的爱情故事。影片背景中就出现了印第安人的玉米田。然而,这个故事还有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述的版本,这一版本不太为大家所熟悉。
接受玉米
真实的约翰•史密斯背负了一项任务,那就是寻找愿意用玉米和鱼来交换英国的铜和玻璃珠的当地部落。史密斯取得了成功,解决了殖民者的吃饭问题,尽管他个人还是倾向于炮舰外交。“上帝让印第安人捎来了半熟的玉米让我们恢复体力,这已经让我们相当满足了”,9月份的时候,他们“又给我们送来了更多的玉米和现成的面包”,海军上尉约翰•史密斯的话被卡丽在其1923年版的书中引用。最终还是印第安人给这些殖民者讲授了农业这一课。
还有一位名叫斯匡托的印第安人,也在美洲海岸英国殖民地的早期玉米种植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尽管还有很多未被记载的故事)。斯匡托给那些从城市来的、根本不懂农业生产的清教徒传播种植玉米的知识。在弗吉尼亚州第一次玉米丰收之后,这些清教徒都十分感激印第安人的帮助。这就是现在美国最为重要的节日之一——感恩节的来历。这也是墨西哥人和南美印第安人由来已久的一个传统节日,只是具体的风俗礼仪有所不同而已,这个节日表达的是他们对上帝的感激之情,感谢上帝让他们收获丰收、有足够的食物过冬。玉米对于现代美国传统节日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它和火鸡、南瓜、酸果蔓的果实以及豆子一起都是感恩节的象征。每年11月底的感恩节原本是个庆祝丰收的节日,因为这个时间正好是玉米收获的日子、也是农民知道自己为来年储备了多少粮食的日子。
玉米是美洲殖民者日常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玉米粒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研磨成玉米粉来制作面包。玉米叶可以给牛当草料,玉米外皮可以用来制作床垫、地垫和细绳。发酵后的玉米碎渣可以酿成啤酒和威士忌,其余的玉米残留物可以用来饲养牛、猪和鸡,而这些动物又为人类提供更多的肉、蛋、奶。一旦殖民者从印第安人那里学会了玉米这种作物的轮作和播种,他们就不需要再向本土人学习其他农业方面的技巧了。
西进
玉米从美国东海岸向中西部挺进的过程是当时美国西部大开发的一个写照。1776年美国独立时,280万人口中90%生活在农村地区,美国南部种植的烟草是当时最主要的经济作物。玉米从热带到美国中西部大草原的旅程是玉米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一次快速变革。到19世纪30年代,美国的玉米种植带主要以田纳西州、肯塔基州和弗吉尼亚州三州为中心,不过随着“袋与狐”部落首领黑隼在1832年的战败,伊利诺伊州和艾奥瓦州肥沃的农田面临着被开发的命运,玉米种植带向着更西和更北的方向延伸。伊利诺伊州很快就成为主要的玉米产地;随着19世纪铁路大开发,芝加哥也正在成为美国玉米和家畜的主要产地;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因此于1848年创立,它的最初目的就是为谷物交易设立专门的场所。
一名叫约翰•迪尔的铁匠发明了铁犁,这种工具进一步推动了中西部农业人口的暴涨。迪尔后来创办了同名公司,以生产绿色和黄色的农业设备闻名一时。
1862年5月20日,林肯总统签发了《宅地法》(Homestead Act)。这项法案使得中西部160英亩的土地归联邦士兵所有,其余想拥有田地的美国人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在当地生活满一年,并且在西部和中西部广袤的土地上盖建了房屋。
此时,玉米已经成为美国种植规模最大的农作物,但是它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要比棉花小得多,棉花依然被誉为“南部之王”。
到1866年,美国内战结束后仅一年,美国玉米的种植面积是3 002万英亩(不到2007年的种植面积的1/3),玉米产量是现在年均产量的1/6。这和当时大麦的产量差不多,不过低于燕麦的产量(如今玉米的产量是大麦和燕麦总产量的25倍)。美国完成了从大西洋沿岸到太平洋沿岸的发展之后,整个国家遍布着四通八达的铁路。铁路系统为农民创造了新的机会,因为他们的谷物通过铁路可以被运往全国甚至到达港口、出口国外。竞争激烈的铁路公司把农业视为一个重要的货运客户;它们甚至为农民提供与时俱进的农业技术服务并且提供相应的培训。“我们乘坐火车前往中西部地区,向那里的人们讲解如何种植玉米。”来自先锋良种国际公司的史密斯说。玉米很快在1910年达到了102 267英亩的种植高峰,这一面积是美国所有耕地面积的1/3,这个记录依然高于2007年和2008年的玉米种植面积。
20世纪早期,随着内燃拖拉机、收割机、割草机、喷雾器和断路器这些具有革命性的机器成为农业设备的一部分,农业正经历着快速的技术变革。通过使用拖拉机,农民们得到了“解放”,实现了从畜力到机器力、从人工收获到机器采摘的转变。机器力取代人力和畜力从根本上改变了土地的使用状况。1915年,美国大约有9 300万英亩的农作物种植地(占总种植地的27%)被用来为马和骡种植饲料作物,但是到了1960年,这一种植面积已经缩减到了400万英亩,腾出了全国农作物种植面积的1/4作为其他作物的种植地。养马用地实际上就是生物燃料产业的早期形式,因为有1/4以上的土地不是用来种植粮食作物的。当时这一种植面积占美国农场面积的比例比近10年还要大。林肯总统在1862年签署了《莫雷尔赠地学院法案》( Land Grant College Act),随后在19世纪中期建立起一些赠地学院,农民的孩子在这些学校里学习农业科学。
由于美国政府没有再进一步扩张土地,所以产量的提升只能依靠更好的培育、轮作、耕耘、使用化肥和控制虫害等生产手段。
展开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