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时,是该扬长避短还是取长补短?怎样挖掘孩子的最大潜能,让教育更适合儿童呢?
- 家庭教育
- 2022-09-12 17:43:12
孩子的未来竞争力,究竟是该取长补短还是扬长避短?
说来奇怪,很多家长虽然希望自家孩子在某一方面有天赋,但是一旦孩子又在其他领域显出极端的不擅长之后,却不花时间发展孩子的长处,而是弥补孩子的短处。
为什么家长总是在追求一个大众化的目标指向?平均思维的影响,其实是源于一个案例。
西方学者阿道夫·凯特勒借助天文学家取平均值的理念,算出了历史上第一个“平均人”。
什么是平均人呢?
它指的是个体在身高体重甚至其他方面都和别人“差不多”,达到了平均水平,或者是高于平均水平的人。
这在19世纪中期里,是一个不小的突破,因而,“平均”一概念成为了数据分析的重要影响因素,许多人开始以“平均”为衡量标准,这才有了现在的“取长补短”等思想,因为我们都在追求“平均”,在寻找平均,它也被称为“平均思维”。
平均思维说明的就是众人在生活中寻找一定的标准,再向这些标准靠齐的过程。
在生活中,我们总是与这些标准相接触,比如孩子的学校会在每次考试以后,出示各种分数分析的数据,诸如平均分数、最高分数、最低分数,它们都是“平均思维”的衍生物,用来帮助家长判断,自己的孩子处于哪个阶段。
除此之外,家长们还有一个普遍的思维,那就是孩子这方面的能力不行,就通过其他的方面来弥补,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不被人落下。
这种非彼既他、用长板补短板的思维,也是一种“平均思维”。因为家长们在对照着某种标准,才会想要通过改变去迎合标准。
在平均思维之下,家长追求的方面不断增加,父母乐此不疲,可是孩子会变得越来越疲软,面对一次又一次的对比比较,孩子反而会失去自己的特色,影响其核心竞争力,最终变得更加平常,没有什么突出的地方。
比如家长刚看到孩子数学成绩提高了,可以再一看英语成绩的各项指数,立马就会表示,不行,这样下去会偏科的。
于是,家长开始把孩子学习、补习的侧重点放在了英语上,这样的确能够缩小学科之间的差异,但是同样会让孩子丧失对于数学科目深入思考的机会。
在其他方面也是如此,被平均思维影响的孩子,容易顾此失彼,反而丢掉了原本的擅长的东西。
1、家长摆正心态,不盲目从众
平均思维里,家长会普遍觉得,别人会的孩子也要会,别人都有一技之长,自己的孩子当然也要有突出的地方,别人家的孩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自己的孩子怎么可以对此一窍不通呢?
很多家长会在社交中把别人的特长当做一种标准,这样很容易丢失自己的目标,迷失了方向。
因而,家长应该摆正自己的心态,孩子的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性,我们不能用每个“其他人”的现状衡量自己的孩子,因为你的孩子也是独一无二的,他的天赋也是别人所没有的。这一点,家长们该深信并且保持孩子的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