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庭教育 > 正文

代替惩罚的技巧是什么精河县家庭教育作业

您知道代替惩罚的技巧是什么不输在家庭教育上p50页

代替惩罚方式就是和孩子做游戏,然后在游戏中让他懂得,生活和学习的不一样。 当然也可以用其他的方法,比如说让他去劳动。在劳动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进行改正。

想让孩子更优秀,要用哪些方法代替惩罚?

经常有家长在后台留言,说即使看了各种育儿文章,仍然在用自己不喜欢的方式来教育孩子,总是在惩罚孩子之后才开始后悔,这让他们很沮丧。

当问起他们为什么要惩罚孩子,很多家长这么说:

如果不惩罚,孩子怎么知道他做错了,以后不再做;我惩罚他,是因为那是他唯一能理解的管教方法;

有时候,我实在太生气了,除了惩罚没有别的方法。

难道惩罚就是唯一的方法吗?

//惩罚是一种非常没有效果的管教方式//

在我们教育孩子、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其实是需要我们不断地控制自己,不要回到老路上去。

但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批评、惩罚已植入我们的语言当中,要放弃这些东西并不容易。

闺蜜有一个4岁的女儿,叫朵朵,是个有点难缠的小女孩。

上周末,闺蜜带朵朵去超市,不知道那天怎么回事,朵朵精力特别旺盛,在过道上跑来跑去,什么东西都要摸一摸看一看。

直到她差点撞倒一位老奶奶,彻底把闺蜜给惹火了。

也不顾是在超市,闺蜜直接把朵朵拉到一边,开始训斥她:

“妈妈买东西的时候,你不帮妈妈扶着推车,在过道上跑来跑去,刚才还差点撞倒老奶奶,看来你是该受罚了。今晚别想吃一口冰激凌!”

话音刚落,朵朵“哇”地一声哭了。

“别想吃一口冰激凌”,这对朵朵来说是一个“天打雷劈”的惩罚。

接下来,不论闺蜜和她说什么话,她都听不进去。

最后闺蜜只能抱起哭得“撕心裂肺”的朵朵快速结账回了家。

其实,闺蜜说,在吼完朵朵之后就后悔了。只是在那一刻,能想到的唯一办法就是惩罚。

当天晚上,为了对今天的行为进行补救,闺蜜先向朵朵道了歉,不该在超市对她大声训斥,同时也让朵朵反省了自己在超市的错误行为。 孩子在犯错后,应该经历自己不当行为所带来的自然后果,而不是受罚。

惩罚孩子,这让他们错失了对自己错误行为的反省。//惩罚不是发泄,而是对孩子成长起促进作用//

记得隔壁邻居讲过一件事:

当邻居女儿小妞还只有五岁的时候,正是有点调皮的年纪,经常做出一些让她有些“发狂”的举动。 有一次回家,邻居看见小妞用彩笔在墙上乱画。

气得她立刻没收了小妞的画笔,不让她再靠近被画花了的墙壁。

结果第二天早上,发现小妞又用她的口红在厕所的瓷砖上乱画。

而这一次,她突然意识到了什么,没有像昨天一样生气,而是平静地问小妞:


“你这么做,是不是因为妈妈昨天对你发了脾气,还拿走你的画笔?”

小妞点点头。

她继续说:“小妞,墙上被你画得乱七八糟,妈妈需要花很长很长时间去清理,才能弄干净,你这样做,让我很伤心也很生气。”

没想到,小妞听了她的话,转身去拿了抹布,开始擦瓷砖上的口红。

她花了大约10分钟的时间在擦瓷砖。

后来,邻居把画笔还给了她,又给了她一些画纸,让她想什么时候画,就什么时候画。

从此以后,小妞再也不会在除了画纸之外的地方乱画了。//不把孩子看做麻烦的制造者,而是解决问题的参与者//

惩罚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影响了孩子对自己的反思。

有些家长会问了:那么我们该用什么来代替惩罚呢?下面给大家支几招:

1.转移注意力

把孩子对“问题”行为的注意力转移到帮助家长做事或者有趣的事情上。 就拿朵朵在超市这件事来说,当孩子在超市里不听妈妈的话,在过道上各种跑的时候,作为大人,这时候可以请孩子帮忙。

比如对孩子说:妈妈要采购的东西实在太多了,需要你的帮助,你可以帮妈妈从水果的货架上拿三个柠檬吗? 当孩子按照你的要求完成帮助后,可以给予孩子表扬:真棒,因为你的帮助,妈妈轻松了许多!

2.明确表达立场

向孩子表达强烈不同意的立场,让孩子了解问题本身的影响。 比如明确对孩子说:我不喜欢你这样,小朋友在过道乱跑会干扰别人购物的。你要做打扰别人的小朋友吗?

3.提供选择

提供给孩子合理且我们能接受的选择,给他被尊重感,而不是被强迫感。

很多家长面对孩子在公共场合捣蛋会说:“你再乱跑,我就不带你回家了!”

其实我们可以给孩子一个选择,告诉他,你要么好好走,要么坐在购物车里,由你来决定。

4.让孩子体验错误行为的自然后果

当孩子存在一定的主观意识行为,即“明知故犯”的行为,需要承担因此引发的后果。

比如面对孩子在超市不听话,家长可以在下一次要去超市的时候,不带孩子去。

如果孩子表示为什么不能一起去,就可以告诉他,因为你之前在超市表现得不够好,我不能再带你去了。

通过以上这些代替惩罚的技巧,可以让孩子明确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反省,效果比直接惩罚来得要好得多。

无论是正面的鼓励,还是惩罚,都源自父母对孩子的爱,不管父母采取什么样的方式,都要严而有度、严中有爱。

代替惩罚的方法总结

详细介绍下这六种代替惩罚的方法。 一、明确表达强烈不同意的立场 “我寒假安排的五天亲子游,现在看来要被你的作业挤掉了,我非常的失望及生气,写不完作业是不能去的。” 二、表明你的期望 “我希望在亲子游之前,你的作业全部结束。到时能够轻轻松松的享受这愉快的旅程。” 三、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自己的失误 “你现在需要抓紧时间写作业。” 四、提供选择 “要么这两天加班加点的做完,我们如期亲子游,要么就只能遗憾的取消这场亲子游。” 五、采取行动 孩子:妈妈,你在日历上标注什么? 妈妈:标明日期期限。如果在这个时间段,你没完成作业,那么后面的安排就没时间了。 六、解决问题 “我们一起制定作业计划,能够在这个期限

哪些教育方法能够代替惩罚孩子,让他更愿意听?

孩子在养育的过程中,最初几年需要的是父母的悉心教导,学校能够教授孩子知识,而家庭可以教授孩子如何做人。

孩子没有健全的认知体系,做事情难免会犯错或者是不尽如人愿,这个时候父母采用说教或者惩罚的方式,可以让孩子改正错误并且牢记于心。

虽然道理讲了很多,但是生活中孩子总是会出其不意的制造出许多问题和麻烦,家长也会根据孩子当时的状况来用新的方式和孩子进行交流,教导孩子。

在教导孩子的时候,家长首先就是先会控制自己的脾气,很多家长看到孩子犯错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孩子劈头盖脸说一顿,其实这就是对自己管教无能的一种情感宣泄。

或者新方法用了两次发现不管用,还是把打骂那一套拿出来,总觉得这种方式能够树立权威最管用,然后又让教育回到恶性循环的老路上去。

对于大多数的父母来说,什么教育方式都不如惩罚,挖苦,警告,威胁来的惯用,因为父母一代大多数经历的都是这样的教育方法,一朝一夕很难扭转这种观念。

家长会觉得惩罚才是管教孩子最有效的方式,其他“温和”一点的手段对孩子来说就是毫无用处,但是家长有没有想过,到底是为了什么而惩罚孩子?

家长会说,孩子不罚记不住,或者是逃避父母的管教,如果孩子惹大人生气,就要付出代价,不惩罚孩子就不知道自己做错了,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金贵,而且也越来越聪明,不用惩罚的方式他们根本就不听话。

但是无数事实证明,惩罚虽然能够带来一个暂时听话的孩子,还会带来的是仇恨,抗拒,羞耻感。

到头来惩罚总有一天会不管用,当父母最后的杀手锏都用无可用的时候,对孩子的教育就即将走到“江郎才尽”的地步,无法约束和管制孩子了。

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虽然是长辈,但是不能用惩罚来建立威严,因为孩子总有一天要长大,如果孩子不听话总是用惩罚来解决问题,孩子也会从无数次的惩罚中吸取经验,慢慢学会如何逃避惩罚或者是内心的叛逆会越积越多。

很多熊孩子并不是家长不管,而是他们会趁着家长不注意的时候就出来捣乱,但是家长说,我也不是上来就发火,道理说了不少,甚至还会和孩子约法三章,但是到最后总是以令人十分尴尬的结局收场。

每次都是以打骂或者惩罚作为最终解决问题的方式,孩子也答应的好好的下次不会再犯,然后真的到了下次孩子还是会我行我素,完全忘记自己上次说的是什么。

孩子会暂时屈从与暴力,但是最后问题并不会解决,而且父母可能自己心里也清楚,一时的惩罚并不会让孩子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这就是由惩罚孩子开始形成的恶性循环,到底有没有什么办法是可以不通过惩罚孩子就能达到管教的目的,让孩子真正改过坏习惯呢?

其实无数的教育专家都有一个教育共识:管教孩子,惩罚是不能解决问题的,甚至会让孩子将精力分散到如何报复家长上面,从而错失对自己不当行为的反悔,以及修正思考错误行为的机会。

所以家长最应该做的,是考虑有没有方法能够代替惩罚来让孩子改正问题。

有一本《如何说,孩子才会听》中就给出了这样几点建议,来看看美国的亲子沟通专家是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的:

1. 父母明确表达自己的立场和期望

如果孩子喜欢在公共场合吵闹,父母一般都是用这种方式来惩罚孩子的“等我回家收拾你”先是用言语进行威胁,让孩子产生恐惧心理,停止自己正在做的捣乱行为。

但是亲子专家的建议则是:“父母要明确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立场”要告诉孩子父母此刻的心态是什么,让孩子知道父母现在很不高兴,因为此刻的行为是很不礼貌的,可以明确和孩子说“希望你能在这里安静下来”。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经常用的就是告诉孩子要怎么去做,而不是告诉他们为什么去做。

而且父母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会忽略自己的感受,但是表达立场最需要的就是先说明自己的态度,要坦诚的对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只有先把父母的想法先直接的告诉孩子,孩子才能理解父母的顾虑和担心。

同时要记住,表达感受的时候,千万不要对孩子进行人格攻击或者是侮辱。

2. 告诉孩子怎样弥补错误

如果孩子犯了错,其实父母不应该上来就指责他们做错了,而是引导孩子将自己犯的错亲自弥补回来,让孩子知道犯了错需要承担后果。

当孩子学会如何弥补自己的错误时,同样也会强化他自己对错误的认知,家长要求孩子停止错误或者做弥补的时候,孩子不听话,也不要马上发火或者是惩罚孩子。

3. 给孩子提供两个选择

接着上面的说,孩子不愿意承担或者弥补错误的时候,家长就可以用这招试试,可以给孩子两个选项,让他们自己选择怎么做。

好的行为带来积极的反馈,坏的行为带来消极的反馈,选择权交给孩子,家长可以这样和孩子说“如果你××做了,我可以给你买一个你最喜欢吃的零食,但如果你不愿意那样做的话,那今天和明天的零食就没有了。”

其实并不需要父母明确和孩子说哪个是奖励,哪个是惩罚,只要给出的选项有反差,他们自然就会明白哪个是有利自己的,也明白自己不那么做后果是怎么样的。

但是有的孩子还是会选择坚持和父母对着干,那么这个时候父母也要坚持,将自己给孩子的选项后果落实到位,言出必行,决不能孩子一撒娇家长就随便妥协。

4. 父母要采取行动给孩子限制

如果和孩子沟通已经无法解决问题,或者是无效的话,这个时候父母就可以采用行动措施,首先要控制孩子继续犯错的行为,比如说孩子喜欢在公共场合吵闹,家长就可以每次吃饭的时候尽量选择单间。

这样通过行动来限制孩子的行为,还可以告诉孩子如果你总是在公共场合不讲礼貌,下次想要出来就很难了,家长需要坚持自己的决定,不要轻易妥协或者是出尔反尔。

让孩子从言语中感受到家长的威信力,否则孩子只会害怕家长动手,不怕家长说话。

5. 父母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

如果孩子总是习惯性的做错一件事情,而所有的措施都不管用的时候,父母就可以要求孩子加入解题的队伍,让孩子和父母站在同一角度上想一想什么方法能够真正的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其实与孩子一起解决问题才能够更好的让亲子沟通达到和谐,而不是创造家长和孩子对立。

如果家长邀请孩子的时候,孩子表示不知道自己怎么做,家长就可以先说出自己的想法,用商量的口吻与孩子进行对话,可以提出几个如何解决眼下问题的方法,让孩子参与决策。

这样他们执行起来也更心甘情愿,而不是有种自己是被强迫的感觉。既然做法都是父母提出来的,自然也要严格遵守,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选出一个让孩子和家长都满意的做法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单方面让孩子执行父母的命令。

其实教育孩子最核心的一点就是,不要用孩子犯的错误来惩罚他们,而是要让孩子学会承担犯错之后的结果,承担后果不是包装后的惩罚方式,更不应该让孩子觉得自己是“自作自受”。

有哪些代替惩罚的技巧呢?

展开全文阅读